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总结
考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例1 下列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值,其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 m
B.做一节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为5 min
C.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 s
D.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 mm
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2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图1-甲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cm;图1-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图1
(2) 如图2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同学“一拃”的长度时,读数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该同学“一拃”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2
例3 (1)某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图3
(2)月月的衣服纽扣坏了一个,需要测量纽扣的直径重新购买。如图4所示,是他测量时的情景。请你帮他读出测得纽扣的直径为________cm。
图4
例4 如图5所示,该秒表外圈的分度值是________,内圈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示数为________s。
图5
考点量筒的使用与读数
例5 (1)如图6-甲所示,正确的读数方法为________(选填“A”“B”“C”或“D”)。
(2)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欣欣采用如图6-乙所示的方法,图中测量步骤________(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在排除该步骤后,欣欣测得的石蜡体积是________cm3。
图6
考点误差与错误
例6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测量结果如下:14.34 cm、14.36 cm、14.35 cm、14.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测量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
例7 晚饭后,小明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了,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全部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全部擦干了。小明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做的。”小明很想知道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种类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准备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三块轻重相同、____________不同的抹布,足够的水。
(2)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量的水,分别将三块抹布放入烧杯中让水完全浸透,取出抹布后,观察杯中所剩的水量和抹布所含的水量,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布料的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的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抹布所含的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3)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材料制成的抹布吸水最多。
(4)应用: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透,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能力大小这个角度来看,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章末总结
思维导图
①规律 ②米(m) ③dm ④厘米 ⑤10-9 ⑥刻度尺
⑦正对 ⑧分度值 ⑨累积法 ⑩秒(s) h min
秒表 1 量筒或量杯 相平
减小误差 不变
考点精练
例1 D
例2 (1)2.75(2.74~2.76) 0.1 3.00
(2)乙 1 19.0
例3 (1)1.85 (2)1.20
例4 0.1__s 0.5__min 99.8
例5 (1)B (2)A 5
例6 14.35 1 减小误差
综合提升练
例7 (1)布料种类 (2)相同 (3)棉 (4)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