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5.12.2 消化和吸收
制作者:雨中喵喵
目录
添加标题
01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4
添加标题
05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旨在唤起人们对口腔健康的保护意识。口腔是外界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的门户,健康的口腔让我们自信地微笑、说话和歌唱。在口腔中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参与下,食物开始被逐步消化。
除了口腔,人体还有哪些消化器官?
这些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分别具有什么重要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本节关注
消化道和消化腺
01
人体的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
成年人口腔中的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每颗牙又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组成。
牙冠的牙本质
构成牙的主体
主要包含神经、血管、淋巴等,与营养、感觉等功能有关
牙根的牙本质
牙本质内的腔称为牙髓腔,其中充满牙髓
牙健康是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不注意口腔卫生,不维护好牙健康,就可能患龋齿等口腔疾病。
龋齿的形成原因
调查:
调查
1.分小组开展“饮食喜好和龋齿的关系”的调查。
2.小组同学讨论确定调查内容,如统计各人“是否经常吃甜食”和“是否经常吃零食”的情况,以及龋齿数。
3. 各小组分别整理和记录调查结果。
龋齿的形成原因
建议:
调查
可以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记录表。
表 饮食喜好与龋齿数调查记录表 姓名 饮食喜好 龋齿数
是否经常吃甜食 是否经常吃零食
龋齿的形成原因
建议:
调查
可以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记录表。
交流:
小组同学讨论饮食喜好对龋齿发生的影响,各小组相互交流,进一步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
龋齿除了与饮食喜好有关,还与卫生习惯有关。口腔中的细菌能将残留的糖类物质转化成酸性物质,慢慢腐蚀牙表层的牙釉质。受到腐蚀的牙釉质会逐渐变软、变色,当腐蚀由牙釉质向牙本质发展时,牙会逐渐形成龋洞,最后龋洞深达牙髓腔(牙髓中有神经),引起牙痛。因此,早晚、餐后我们应该注意清洁牙。
一般情况下,刷牙很难清洁到牙的所有表面,久而久之,牙会出现由牙垢和菌斑等钙化而成的牙石(又称牙结石),继而诱发牙周炎等。
所以,养成定期牙洁治(专业检查、洁齿和去除牙石)的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
舌是口腔中覆以黏膜的器官,具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声等功能。
唾液腺分泌唾液,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的咀嚼被切断、磨碎,并经过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
除了口腔,消化道还包括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食管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有贮存食物的作用);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全长5~7 m;大肠是消化道的末段。
消化腺除了唾液腺,还包括肝、胰和其他分布在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如胃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分别进入消化道。
食物的消化
02
食物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是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通过牙的咀嚼、舌的搅拌、胃与肠的蠕动等,食物被切断、磨碎,这属于物理性消化。
食物的消化还与消化酶有关。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又称生物催化剂。在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酸碱度)下,消化酶具有类似“剪刀”的作用,可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
思考
一位同学认为,把各种消化酶比喻为“剪刀”很贴切。另一位同学认为,酶不一定都像“剪刀”那样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推测一下,酶还可能有什么作用?
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无甜味的淀粉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因此,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目标:
实验
验证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器材:
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玻璃棒,镊子,消毒棉絮,馒头,淀粉糊,碘液,清水,37°C的温水,凉开水等。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步骤:
实验
1.分小组,每位同学取一小块馒头细细咀嚼,体验咀嚼过程中味道的变化。根据味道的变化,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2.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步骤:
实验
3.根据假设,进行实验。
(1)用凉开水漱口后,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 min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并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建议:如果一次取得的唾液量比较少,可以重复进行几次。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步骤:
实验
(2)取2支试管,分别贴上标号为1、2的标签,按照表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将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情况填入表中。
注意安全使用镊子等锐器和各种玻璃器具。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步骤:
实验
表 实验记录表 处理方法 分组实验 试管1(实验组) 试管2(对照组)
添加淀粉糊 2 mL 2 mL
添加唾液 2 mL —
添加清水 — 2 mL
在37°C水中保温 10 min 10 min
滴加碘液 2滴 2滴
颜色变化情况
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分析讨论:
实验
食物在口腔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为什么?
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中有胰腺分泌的多种消化酶,能分别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肝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
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渐被分解为氨基酸,
淀粉逐渐被分解为葡萄糖,
脂肪逐渐被分解为脂肪酸等。
→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
03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会先通过上皮细胞,然后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小肠容易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在小肠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中
部分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其余的脂肪酸、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几乎所有的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
胃能吸收部分水,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
小肠是最长的一段消化道,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
小肠的皱襞、绒毛和微绒毛(小肠上皮细胞膜的突起)等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小资料
当我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小肠内壁结构时,只能看见许多皱襞、小肠上皮细胞。借助电子显微镜,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小肠上皮细胞上还有许多微绒毛。科学家仔细观察发现,每个小肠上皮细胞对着小肠腔面的一侧有1 000多条微绒毛。这样的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一、理解题
1.下列关于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唾液腺、胰是消化腺
B.胃腺是消化腺
C.消化液通过相应的导管进入消化道
D.肝不是消化腺
2.下图为龋齿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会引起剧烈牙痛的是( )。
A.甲阶段 B.乙阶段
C.丙阶段 D.甲、乙、丙3个阶段
二、应用题
1.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尝试说出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小肠中被消化的过程。
(2)为什么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 在探讨食物消化问题时,一位同学说,细嚼能将食物研磨成小分子物质;另一位同学说,化学性消化必须有消化酶的参与。他们的观点正确吗?理由是什么?
3.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很多器官,下图为人体消化道的部分结构。
(1)尝试用画线和注字的方式,标出图中消化道的 3 种器官及其名称。
(2)尝试说明这些器官的消化功能。
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
小肠壁结构模型可用于说明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尝试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设计、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
活动目标:
设计、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理解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活动建议:
1. 收集和分析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的资料,以及小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资料。
2. 制订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如纸、布、塑料等)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的方案,并完成制作。
活动交流:
把模型带到学校与同学、老师分享,交流如何用模型说明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进一步完善模型制作。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青少年只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才能满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了解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下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食物,使日常饮食更有营养。
每 100 g 食物(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 食物 蛋白质含量 / g 食物 蛋白质含量 / g
黄豆 35.0 海虾 16.8
瘦猪肉 20.3 草鱼 16.6
牛肉 19.9 鸭胸脯肉 15.0
鸡胸脯肉 19.4 鸡蛋 13.3
羊肉 19.0 豆腐 6.2 ~ 12.2
鲤鱼 17.6 牛奶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