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制作者:雨中喵喵
“民以食为天。”想要吃得健康,我们就需要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信息,如营养成分表。表中既有国家强制要求标示的项目,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又有生产厂家自愿标示的项目,如维生素 C。
国家为什么要强制要求标示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有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既要吃得营养又要吃得安全?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本节关注
合理膳食
01
多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这与合理膳食有关,但也存在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
2022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还提供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平衡膳食在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基本要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八条平衡膳食准则: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数据为每人每天的建议食物摄入量。但是,在参照这些标准安排饮食时要因人而异。例如,健康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在膳食需求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饮食结构上也应该有所不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需要摄入适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满足生长发育和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我们的日常膳食问题
调查:
调查
1.分小组回忆每位同学昨天的一日三餐,列出自己吃的每种食物的名称和数量。
建议: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分类方式,将食物按“盐”“油”“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动物性食物”“蔬菜类”“水果类”“谷类”“薯类”“水”进行归类。
我们的日常膳食问题
调查:
调查
2.对照图12-13,画出自己的膳食宝塔简图。
我们的日常膳食问题
交流:
调查
1.小组同学讨论各自的膳食宝塔简图,分析和评判是否有偏食、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2.各小组推选1位同学展示自己的膳食宝塔简图,相互讨论、评价,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日常膳食改进意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
青少年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该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
要避免高盐、高糖、高脂等饮食,降低罹患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肥胖作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肥胖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包括降低生活质量、缩短预期寿命等。严重肥胖还会影响呼吸,甚至造成呼吸困难。
贫血和消瘦是青少年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贫血的类型很多。其中,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缺铁性贫血的青少年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头昏、心悸、气促、耳鸣等。
针对青少年肥胖,应该减少摄入甜食和高脂食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针对青少年缺铁性贫血,应该合理膳食,不偏食,适量增加富铁食品,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等药物;针对青少年消瘦,应该增加进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食品安全
02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卫生和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该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的标签、说明书上,按照规定标出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储藏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目标:
讨论
理解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对食品安全的意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素材:
讨论
下面为一种“玉米虾仁水饺”的包装说明。
产品名称 玉米虾仁水饺 保质期 6个月
规格 230 g(10只装) 储藏方式 -18°C以下密封冷冻保存
食用方法 加工至熟后食用 生产日期 见包装侧面
产地 ×××××× 生产许可 SC12237148×××××
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学习与讨论:
讨论
1.分小组研读素材,分析素材中有哪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具体信息,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其他的信息。
2.讨论在选购食品时应该重点关注包装上的哪些信息。
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交流与评价:
讨论
各小组相互交流,反思本小组对食品安全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对食品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禁止用非食品原料或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禁止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等。该法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思考
食品安全不仅要有法律保障,还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这些习惯对我们的健康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生食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其他食物一般要加热至熟后再食用,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餐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餐前要洗手,应该分餐、用公筷等。这些习惯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我们的健康。
制订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
合理膳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计划涉及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及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等。
人在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旺盛,有特殊的营养需求,制订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数学、营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
跨学科知识和方法引导
◎膳食指南是由政府和权威学术机构根据营养科学的原则和人体的营养需求,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人们生活实际,专门针对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如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是制订膳食指南的依据和基础。
跨学科知识和方法引导
◎各年龄段人群需要的营养与膳食有所不同,了解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是制订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的关键。制订计划还可以参照《学生餐营养指南》等。
◎运用“物质与能量”的跨学科概念,结合不同类型食物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与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尝试制订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
跨学科知识和方法引导
◎运用“因果关系”的跨学科概念,分析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与青少年健康的关系,解释营养不良、肥胖等的原因。
如何确定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青少年时期特殊的营养需求是什么?
如何制订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
一、实践目标
1.发展核心素养:能基于资料确定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基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
2.理解相关概念: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二、实践操作
1.收集资料:分小组收集有关食物营养价值、合理膳食,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的资料,探访超市、农贸市场等,记录并比较各种食品的价格。
思考:为什么要了解各种食品的价格?
二、实践操作
2.处理资料:小组同学分析、评价收集到的资料的可信度,提取对制订膳食计划有帮助的信息。例如,图书馆中可能有《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该书提供了详尽的我国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等;网络上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该指南提出了12~14岁青少年每人每天午餐、晚餐的食物种类及质量等。
表12-3 12~14岁青少年每人每天午餐、晚餐的食物种类及质量 食物种类 质量/g
谷薯类 谷薯类 140~160
蔬菜水果类 蔬菜类 160~180
水果类 100~120
鱼禽肉蛋类 畜禽肉类 20~24
鱼虾类 20~24
蛋类 30
奶、大豆类及坚果 奶及奶制品 100
大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 40
植物油 10
盐 2
二、实践操作
思考:《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内容很丰富,但是其中只有米、面、油等食材的营养成分,没有馒头、油条等具体食品的营养信息;《学生餐营养指南》明确提出了午餐、晚餐的食物种类及质量。那么,如何合理使用这些信息呢?
二、实践操作
3.方案及分工:依据资料和思考,小组同学制订本小组的实践方案,明确具体分工。
4.制订膳食计划:小组同学先制订个人的青少年膳食计划,再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最后形成本小组的青少年膳食计划。
思考:制订计划时如何兼顾营养合理和经济实惠?
5.反思:可以从方案设计、膳食计划、实践过程、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并讨论如何改进。
二、实践操作
6.撰写报告:小组同学共同撰写小组实践报告。报告应该包括:实践目标、收集到的各种可信度高的资料、制订的青少年膳食计划及反思等。还可以在报告中描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三、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将小组实践报告在班级内展示交流,也可以上传到校园网进行分享。
2.各小组通过相互质疑和评价,填写实践评价量表(表12-4)。
表12-4实践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反思与改进
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科学,参考资料可信度高
膳食计划 计划科学、合理,能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实践过程 小组同学参与度高,并能较好地分工合作
实践成果 实践报告科学、完整
展示评价 能进行合理展示和客观评价
注:以填涂五角星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不达标填涂1颗星,达标2颗星,较好3颗星)。
四、迁移与运用
1.积极与家长沟通,用完善后的青少年膳食计划指导自己今后的一日三餐。
2.根据家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他们制订膳食计划或提出合理膳食的建议。
一、理解题
1.大部分同学坚持每天吃早餐,说明这些同学关注了( )。
A.饮食结构 B.饮食习惯 C.饮食卫生 D.饮食安全
2.每天的午餐很重要,午餐为青少年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占全天总量的( )。
A.25%~30% B.35%~40% C.45%~50% D.55%~60%
二、应用题
1.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肥胖,有些人消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尝试提出改善肥胖或消瘦状况的具体建议。
2.观察社区附近的3个早点摊,记录可能存在的饮食卫生问题。尝试撰写一篇改进早点摊卫生状况的简要报告。要求:报告的一部分为早点摊的饮食卫生问题,另一部分为针对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
绿色食品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更强调“无污染”或“无公害”的安全卫生特征,具备“安全”和“营养”的双重质量保证(标志如右图)。
有机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有机农业生产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相比,有机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更高(标志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