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2 12: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及其暴露的矛盾;(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和代表人物;(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产生及影响。
2、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2)从多角度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影响。
3、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和历史教训。
(1)巴黎公社的背景和革命措施;(2)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历史教训。
【过程与方法】
1、内容概括:引导学生阅读“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一目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史料研读: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问题探究: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斗争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采取的革命措施。
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巴黎公社的性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播放《国际歌》,并在屏幕上显示歌词。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与旋律,用乐曲悲壮的气氛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和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正是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懈斗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而导入本课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多媒体展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授】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教师可运用好教材提供的相关插图及材料,并作适当补充,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讲授过程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是欧洲产生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爆发三大工人运动的主要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
探究一: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工业方面的棉花消费量,在1825年平均每周为12,000包,而1826年头三个月内平均每周仅为8,000包。在约克郡和兰开郡的所有工业中心,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加深了工人的苦难。各工厂缩短了开工时间,曼彻斯特的工业家们已决定把工资再消减10%。
──英国《泰晤士报》1826年4月8日
材料二
在希罗普郡和斯塔福德郡约有17座炼铁炉停了火。……煤价的跌落同过去上涨时一样迅速,──已经跌落了三分之一以上。许多矿井每周只开工三天,其它矿井则完全停办。
──《泰晤士报》1826年4月25日
材料三
工业空前萧条,兰开郡和约克郡的工业区有许多人无工可做,使一个时候灾难极为深重。……忍饥挨饿的失业工人被逼得走投无路,以致爆发了公开的暴动(在布拉克本、阿克林顿)。……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冲入厂房,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在普雷斯顿、克利瑟罗、罗奇德耳,也发生了这种破坏自动织机的骚动。曼彻斯特也露出了暴动的苗头,多亏军警迅速干预,防止了严重后果。
──[英]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理论与历史》第一卷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教材84页第一目内容概括分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空想社会主义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能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
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前提下,简要概括归纳以下要点: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利用PPT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两者的了解。肯定二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中起的重要作用。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不懈的精神感染并教育学生。
【讲授】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马克思主义诞生
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教材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并在小字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教材部分引用《共产党宣言》的原文,主要涉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和任务。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探究二:阅读与思考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85页和86页的“资料回放”,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出:(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共产主义最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2)《共产党宣言》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讲授】三、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巴黎工人以革命首创精神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反映出其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说明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学习这一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把握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关键。
教材在正文部分明确地列举了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方面和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讲解时可采用表格形式清晰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探究四: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颁布:
第一条废除征兵。第二条除国民自卫军外,任何军事力量,均不得建立或调入巴黎。
第三条国民自卫军由一切能服军役的公民组成。
──巴黎公社公告,第42号,1871年3月29日
巴黎公社决定:
第一条公社委员应担负本区的行政领导工作。第二条他们可以自行指定人选组成一个委员会,并在他们领导下处理日常事务。第三条只有公社委员才有资格办理公民身份证件。

──巴黎公社公告,第46号,1871年3月30日
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
巴黎公社,鉴于到目前为止,各国家机关的高级职务由于支给高薪,是被当作肥缺来钻营和授予;鉴于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里,既不应有乾俸,也不应有高薪;
为此决定:单独条文各公社机关的职员,最高薪金规定为每年六千法郎。

──巴黎公社公告,第56号,1871年4月2日
根据材料分析,“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本课的难点,分析时注意结合教材中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学思之窗”以及相关材料。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1)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2)从巴黎公社政权的领导人和阶级成分来看(3)从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
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能找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得出。并引导学生升华知识。教师讲授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提炼有效知识的能力。
探究五: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我们祝贺工人阶级在3月18日的公社革命中登上了政治舞台,祝贺社会改造时代的开始……巴黎的兄弟姐妹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的事业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工人解放的事业……世界各国工人向你们表示的巨大热忱和热烈同情说明,你们的事业不会失败……你们是国际社会革命的先锋。
──《国际报》(布鲁塞尔)1871年4月14日

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1871年5月23日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归纳得出其功绩)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诞生,以及巴黎公社。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性质以及失败原因。
【课堂延伸】
《共产党宣言》迄今已用二百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那么《共产党宣言》对今天的世界有哪些现实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