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作业(三)2.3 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A.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
2.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D.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3.(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下列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D)
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
B.产物无污染
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
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5.在电解水实验中存在着许多“改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
A.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6.(2025淄博高青期末)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D)
A.氯化镁氯气+镁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7.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8.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D)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9.(2025济南莱芜区期中)小江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水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B)
A.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组成: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净化: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用途:应用于日常饮用、农业灌溉、交通运输等生活生产各个方面
10.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A.纯净物:氮气、氧化镁、碳酸钙
B.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清新空气
C.化合反应:水+泥沙黄泥水
D.分解反应:氢气+氧化铜铜+水
11.(2025淄博高青期末)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
B.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2.(12分)(2025东营区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微观示
意图。
图1
图2
(1)图1中B管内气体燃烧产生 淡蓝色 火焰,点燃该气体之前要进行 检验气体(或氢气)的纯度 的操作。B管内产生的气体和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
(2)图2粒子变化按照顺序①②③是电解水的微观实质,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 氢原子、氧原子 。其中①和③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③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反应 。
(3)若粒子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由此可以推断氢气被视为“理想能源”的最大优点是 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
13.(22分)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较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小 。
图1
(2)图2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氢气燃烧的微观变化示
意图。
图2
①图2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的是 A (填字母)。
②图2中C表示的反应现象为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 淡蓝 色火焰;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验纯 。
③图2中的B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水氢气+氧气 ,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有新分子生成 ;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
④在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时,与正极相连的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
⑤从图2中氢气燃烧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ACD (填字母)。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阶段评价作业(三)2.3 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
2.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D.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3.(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下列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 )
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
B.产物无污染
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
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5.在电解水实验中存在着许多“改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6.(2025淄博高青期末)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氯化镁氯气+镁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7.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8.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9.(2025济南莱芜区期中)小江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水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组成: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净化: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用途:应用于日常饮用、农业灌溉、交通运输等生活生产各个方面
10.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氮气、氧化镁、碳酸钙
B.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清新空气
C.化合反应:水+泥沙黄泥水
D.分解反应:氢气+氧化铜铜+水
11.(2025淄博高青期末)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
B.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2.(12分)(2025东营区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微观示
意图。
图1
图2
(1)图1中B管内气体燃烧产生 火焰,点燃该气体之前要进行 的操作。B管内产生的气体和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图2粒子变化按照顺序①②③是电解水的微观实质,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 。其中①和③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若粒子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由此可以推断氢气被视为“理想能源”的最大优点是 。
13.(22分)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较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图1
(2)图2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氢气燃烧的微观变化示
意图。
图2
①图2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的是 (填字母)。
②图2中C表示的反应现象为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③图2中的B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
④在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时,与正极相连的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⑤从图2中氢气燃烧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