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2025.03
一、积累与运用(31 分)
时代需要英雄。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认识英雄,学校开展“追光而上·致敬英雄”系
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下面是小语同学写的观影体会,请根据要求完成 1~4题。
回顾先辈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电影“长津湖”①的播出,让大家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
更多关注。70 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经过长途
跋涉,越过无数 qí岖山路,他们同朝鲜军民配合密切,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
làn 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②手握爆破筒奋不顾身地冲
入敌群。先辈们忍饥受冻决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③、粉碎“绞
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歼.灭敌人无数。历经 2 年零 9 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
奋战,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侵略者终于认输,我们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闭上眼
睛,我们仿佛至今都能听到先辈们不可捉摸的呼喊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
义的侵略扩张,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他们的丰功伟
绩将镌.刻在人们心中,每个中华儿女,更当彰显新时代风貌,传承先烈精神。④
1.小语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请你帮小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3 分)
A.崎 烂 qiān juàn B.奇 烂 qiān juān
C.崎 滥 jiān juān D.奇 滥 jiān juàn
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浩浩荡荡 B.奋不顾身 C.不可捉摸 D.丰功伟绩
3.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3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保
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5.你所在班级举办“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7分)
(1)针对全校同学对各种英雄人物的了解情况小语做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图所示:
1
请分析图表,写出结论。(不要出现具体数据)(4分)
(2)请仿照示例,用比喻句说出你对英雄的认识。(3 分)
示例:英雄就是力挽狂澜的舵手。
6.班级开展了以“走进昆虫世界,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的《昆虫记》名著阅读活动。请按
要求完成下面任务。(6 分)
(1)下列昆虫名字与作者对它的称呼对应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蝉_______;天牛 ______;蝗虫 ______;金步甲 ______。
①凶狠的吞食者; ②树上的行吟诗人;③藏在树中的破坏者;④被误解的飞行员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2)结合对【甲】【乙】两段选文阅读,谈谈法布尔对昆虫称呼背后蕴涵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甲】
我的钟形罩下关着好几对蟋蟀。这些囚犯通常不挖洞。
于是,这些囚徒被迫过着单身生活,成了老寿星。
这间临时的囚室空空荡荡,不会让囚犯们受伤。
【乙】
你们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研究的是鲜活的生命;你们将昆虫塑造成恐惧和怜悯的对象,
而我要激发人们对昆虫的喜爱;你们在刑房和屠宰场一般的实验室里工作,而我在蓝天之下、
在曼妙蝉鸣中观察它们;你们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和细胞质,而我研究本能最高级的表现形
式;你们探索死亡,而我探索生命。
7.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7 分)
“(1) , ”(岑参《逢入京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
东望故园,思乡心切以至于泪雨滂沱的边塞诗人;“(2) ,散入春风满
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笛声,触动了诗人浓浓的羁旅情怀“(3)
2
, ”(王维《竹里馆》)中的琴声,衬托出月夜竹林的幽静;
“(4) , ”(韩愈《晚春》)让我们看到了百花争艳,
万紫千红的暮春景色。
二、阅读与鉴赏(59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7分)
从军行①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
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
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B.第二句写出了守边将士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困,退路受阻碍。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
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
C.第三句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中取上
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全诗没有一字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平淡地叙事,塑造了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
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9.品析“独领残兵千骑归”中“独”字的妙处。(4 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完成 10~14 题。(18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
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
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
3
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 寇准传》)
【注释】①张咏:宋初名臣。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
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10.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是“告别、辞别”的意思。
B.“何以教准”与“静以修身”两个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
C.“及”在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追上,赶上;②涉及,推及;③趁着,等到
……时候。结合语境,乙文中加点的“及”是“等到……时候”的意思。
D.“准莫谕其意”中的“谕”根据句意判断,可以理解为“理解,明白”。
11.下列对选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
的。
B.甲文通过写鲁肃和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
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C.乙文中,寇准读到“不学无术”才明白张咏要告诉他的内容。
D.乙文中,寇准是“奇材”,可惜“学术不足”,但他位居高位仍虚心请教,值得称赞。
12.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标出。(3分)
及 准 出 陕 咏 适 自 成 都 罢 还 准 严 供 帐 大 为 具 待
13.借助下面资料,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足”在词典中的常见义项有:①<名>专指脚。②<副>值得。③<形>足够;充足;满足。
14.【甲】【乙】两文所讲内容都是劝人学习,两文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13 分)
材料一: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悠悠的历史长河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汉语词汇极其丰富,成语是
词汇的重要形式,它以四字结构为主,但是四字结构的词语数不胜数,有些同学经常将诸如
“简明生动”“洁白晶莹”等四字结构的词语也说成是成语,其实,这些并不是成语。因此,
要弄清什么是成语,除了四字结构外,我们还要搞清楚它的其他基本特点。
4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如“有恃无恐”
“打草惊蛇”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
从结构成分来看,成语不得任意换用和增减,因此成语是定型不变的。例如,不能把“欢
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也不能把“南腔北调”说成“东腔西调”。
成语的意义跟词的意义一样,往往不是成语各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
表达特定意义的。这就是说,要透过字面的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如“水落石出”古
义指写景,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今义指事情真相大白。例如:“周大勇想问
个明白,又不敢问,可是不能不问个水落石出。”
(摘自《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
材料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新成语”不断产生,并迅速推广
流传。“新成语”是针对千百年以来固定流传下来的传统成语而言的。所谓“新”不仅指新
生,还指新颖。具体指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产生的成语。而这些“新成语”,能否正式
成为成语,需要时间的验证,不过这些词汇的出现,代表了汉字的极大包容性和当下青年的
奇妙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喜大普奔”,意思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
相告。将四个成语的首字相连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词汇,是语言艺术表达的又一次升华。这些
看似带点“无厘头”的词语,会不会成为成语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古代成语之所以能够成为
成语,是因为流传的普遍性。创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需要时间的验证,如果一个词汇
流传的时间较久,而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较深,那么自然而然地会变成成语。
(摘自《浅谈中国成语的演变》)
材料三:
近年来,“新成语”在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并迅速走红。这些“新成语”不仅丰富了
我们的语言,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思潮和文化风尚。究其走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新成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社交媒体
上,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与他人分享有趣的内容。“新成语”大多出
自年轻人之手。年轻人富有创造力,他们喜欢用新鲜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社会热点事件也对“新成语”的走红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某个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人们有
时会用“新成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此外,名人对“新成语”的走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某个“新成语”被名人使用
后,它就更有可能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5
(摘自《“新成语”走红背后的原因分析》)
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语词汇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极为丰富,它的形式就是成语。
B.不是所有的四字结构词语都是成语,如“简明生动”就不是成语。
C.相对传统成语而言的“新成语”要成为正式成语需要时间的验证。
D.“新成语”既丰富了语言,又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思潮和文化风向。
16.阅读材料一,概括成语的特点。(4分)
17.结合以上材料,探究“新成语”产生的原因。(6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 题。(21 分)
母亲的年货
许 锋
①当我告诉母亲我会回老家过年时,她便忙碌了起来,迅速下楼,去超市采购物品。我
跟她说,别急,过年还早呢,哪能提前一个月备年货。我心里想的是,这么早买肉买鸡到时
候吃也不新鲜啊。她居然还准备早早地把肉剁成馅子,拌上菜冻上,年三十或初一早上包饺
子。
②在母亲的生活经验中,过年是要提前备一些吃食的,鸡鸭鱼肉多多益善。鸡鸭鱼是后
来的事,早先只有肉。肉买回来,她先把大部分剁碎,炒成臊子,为了保质,多多放盐,齁
咸。一坛臊子能吃大半年甚至一年,经历春夏秋冬。
③豆腐也必须备上。母亲年轻时自己磨豆腐,手摇磨盘,一圈圈下来,满屋子豆汁香。
豆腐蒸了一笼屉又一笼屉,雪白雪白的,然后放到户外,在风雪中冷冻。东北的冬天非风即
雪,河水结冰,屋檐下,挂着一串又一串亮晶晶的冰溜子。
④大白菜是不可少的。大白菜有牛头那样大,不能冻,一冻再一炖,就水汪汪的,不好
吃。家家有地窖,地窖恒温,适合储存大白菜。记得当年,总是一卡车拉到部队家属院,当
兵的爸爸们分菜,然后过秤,家家都要把地窖塞满。东北的冬天,蔬菜除了大萝卜就只有这
个。
⑤那时没有超市,家附近也没有商店。冰天雪地,若不储藏一些物品,是过不成年的。
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母亲总习惯预先购置大量年货,尤其是过年的吃食。
⑥前些天,我去一家大型超市,问卖鸡的摊主过年是否营业,她说不休息,只是售卖时
间有一些调整。我心想,老家的超市应该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母亲过早准备食材的习惯该
改改了。
6
⑦想了想,我南迁 20 年以来,似乎只在老家过过一两次年,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后来父母来南方过年,再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人来。今年,想起很久没在北方过年了,
不如回去一趟,毕竟母亲岁数大了。
⑧老家是座小城,买菜肯定方便。我告诉母亲,南方超市的大白菜可便宜了,一斤五毛
钱。母亲说,她那里一棵才五毛钱。我啧啧称羡。大白菜多好吃呀,醋熘白菜、酸辣白菜、
白菜炖粉条,或是加肉,加排骨,加鸡架或鸭架,汤汁浸菜身,鲜美得很。还可以涮麻辣火
锅。榆中大萝卜也好吃,用肉汤烩,一口菜一口馍,菜香汤浓馍美。又和母亲聊起饺子。过
年,老老少少围坐,饺子热腾腾地出锅上桌儿,蘸凉州熏醋、甘谷辣椒,得多香啊!聊着聊
着,我的思绪回到了记忆中的年少时光,心也仿佛飞到了母亲身边。
⑨其实,过年主要为了吃的年代早已过去。和我的童年比,和母亲的青年、中年比,现
在天天都在过年。所以年货不需要备太多,多了反倒成了负担。我订票时,高铁票已所剩无
几。想象一下,亿万人千里奔波回家过年为的是什么?是温暖的亲情和喧闹的烟火。
⑩劝归劝,母亲不听。她已急急地备了鸡,备了羊肉,备了土豆,还把几种菜切得细碎,
拌在一起,放了盐,给我语音留言:“你爱吃我腌的咸菜,我给你腌了一钵子。”
我觉得母亲“顽固”,思想不与时俱进。慢慢琢磨,又理解了母亲。说起过年,我总
想到儿时放鞭炮、堆雪人的情景,而母亲的记忆里,是物资匮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母亲在,家在。既是回去陪母亲,那么以她的方式准备年货,以她的方式过年,便
很好。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由南向北,奔波千里回家过年,实际是为温暖的亲情和喧闹的烟火。
B.选文围绕母亲制备年货展开叙述,语言质朴平实,但字里行间充满温情。
C.作者常年在外心生愧疚,对独居母亲预先购置大量年货的做法听之任之。
D.因先前有物资匮乏、不储存食物便过不成年的经验,母亲习惯早备年货。
19.请帮母亲完成以下“年货清单”。(8分)
所备食材 制备方法
肉 (1)
豆腐 (2)
(3) 地窖储存
几种菜 (4)
7
20.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她居.然.还准备早早地把肉剁成馅子,拌上菜冻上,年三十或初一早上包饺子。(赏析加
点词)
(2)我的思绪回到了记忆中的年少时光,心也仿佛飞到了母亲身边。(赏析句子)
21.文章标题有何深层含义?请简要分析。(4 分)
三、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把父母的爱刻进生命里,你将在亲情的陪伴下成长;把朋友的鼓励刻进生命里,你将
在友情的温暖中前行;把信仰刻进生命里,你将在迷茫时找到方向;把责任刻进生命里,
你将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请以“把 刻进生命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