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作用
3.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宗法制与分封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以及在历史上的意义
●激情导入
同学们:不知大家发现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黄帝的典礼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人关注。如今,每年都有近百万人次前来谒陵祭祖,而且每逢年关不管是大雪分飞,还是天寒地冻,都挡不住人们回家探亲团聚的脚步……这一切充分的说明我们中国人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的特殊情结,这是为什么呢?
自主学习------问题导读评价单
夏商时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年,
建立夏朝。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①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
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
”。
②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③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王权特点: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
的方式来决定,具有神秘色彩。
4.行政制度:①夏商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
的行政管理制度。②商朝:中央设有
、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
,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
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内容
(1)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的义务。
(3)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形成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
4.作用
(1)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
—卿大夫—士”。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3)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5.结果:逐渐瓦解。
(1)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2)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3.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
的制度。
4.内容
(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
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
,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2)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3)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评价单
※分封制下的周王与诸侯
【例1】 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例2】下图是山西太原晋祠(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晋国属于( )
A.功臣封国
B.姬姓封国
C.商族后裔的封国
D.周人
※宗法制下的大宗与小宗
【例1】根据《红楼梦》书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展示了贾府在除夕夜祭祀祖先的宏大活动(如图)。有观众提出疑惑:为什么荣国府不搞这种祭祀活动?如果给予解释与什么制度密切相关(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例2】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该是( )
A.周天子的嫡长子
B.齐国国君
C.卿大夫
D.国君次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材料二 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材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之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
3、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存在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 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据史籍记载,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随堂测验-------问题训练评价单
一、选择题
1.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名( )
A.师、侯
B.卿士、王
C.相、侯
D.师、伯
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主要有( )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图是2011年10月27日,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洪洞大槐树寒衣节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隆重举行的盛况。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的移民后裔聚首大槐树景区,共祭移民祖先,共话同根亲情。中国人这种寻根问祖的情节源自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 )
A.祭祀制度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