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2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12:22:40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3.2 双曲线
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探究点一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探究点二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标
准方程
探究点三 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能类比椭圆几何性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
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及其代数表达.
2.能认识双曲线特征量的几何意义.
知识点一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 焦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焦距 ____ 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或,
或,
标准方程
性质 对称性 __________________ 顶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离心率 轴对称、中心对称
,
,
续表
标准方程
性质 实轴 虚轴 渐近线方 程 _ _________ _________
续表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双曲线的焦点在 轴上.( )
×
[解析]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知,双曲线的焦点在 轴上.
(2)双曲线 与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相同.( )
×
[解析] 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不相同.
(3)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开阔.( )

[解析] 双曲线的离心率决定双曲线的开口大小,离心率越大,开口越开阔.
2.(1)双曲线的渐近线确定时,其标准方程能确定吗
解:不能.每条双曲线对应唯一一组渐近线,但当渐近线确定时,它对应
无数条双曲线,且焦点可能在轴上,也可能在 轴上.
(2)椭圆的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否相同?
解:不相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椭圆的离心率的
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二 等轴双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
离心率为____.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
【诊断分析】
(1)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解析] ,, .
(2)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有关.( )
×
[解析] , 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与双曲线的方
程无关.
(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互相垂直.( )

[解析] 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易知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探究点一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例1 求双曲线 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
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解:双曲线方程可化为,则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 ,
,,,, ,
顶点坐标为,焦点坐标为,实轴长为 ,虚轴长
为,离心率,渐近线方程为,即 .
变式(1)曲线与曲线 的( )
A.长轴长相等 B.短轴长相等 C.焦距相等 D.离心率相等

[解析] 当时,曲线是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
线,而双曲线只有实轴、虚轴,无长轴、短轴,故A,B错误;
曲线是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半焦距 ,
双曲线的半焦距 ,
即有,故C正确;
椭圆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D错误.故选C.
(2)[2025·榆林高二期中]已知椭圆 与双曲线
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双曲线 的渐近
线方程为___________.
[解析] 椭圆中,设长半轴长为,短半轴长为 ,半
焦距为,则,,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其中为双曲线 的
半焦距,所以,所以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
[素养小结]
由双曲线的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的解题步骤:
(1)把双曲线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2)由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确定的值;
(3)由求出的值,从而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探究点二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例2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 ,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
解: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
由,,得, ,所以, ,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
(2)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 .
解:方法一: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 .
因为,所以 .
因为点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 .
联立①②所得的方程组无解.
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 .
因为,所以 .
因为点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 .
联立③④得,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方法二:设与双曲线 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点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 ,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即标准方程为 .
变式 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 且为等轴双曲线;
解:设双曲线方程为,将 代入方程,可得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即标准方程为 .
(2)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
解:根据渐近线方程设双曲线方程为 .
当时, ,,解得 ;
当时, ,,解得 .
综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
[素养小结]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当焦点
位置明确时直接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即可,当焦点位置不明确时,
应注意分类讨论,也可以不分类讨论直接把双曲线方程设成
.当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时,可
以将双曲线方程设为.
探究点三 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
例3(1)已知双曲线 的渐近线与圆
相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因为渐近线与圆相切,所以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为半径1,即,即,可得 .
又,所以,可得 .
(2)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为坐
标原点,为双曲线右支上异于右顶点的点,若 的平分线垂直
于轴,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为等腰三角形,且.
设的平分线与轴交于点,则点为线段的中点,所以 .
因为为双曲线右支上异于右顶点的点,所以,即 ,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1)若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即,又 ,
, .故选A.

(2)[2025·珠海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联考]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为坐标原点,若在 的右
支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两点,,使得 为正三角形,且
,则 的离心率为_______.
[解析] 设右焦点为,连接,,由题意知, 为正三角
形,且,,关于轴对称,
所以 ,且 ,
所以, ,
由余弦定理得 ,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即 ,
所以 .
[素养小结]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时建立方程的一般方法:
(1)利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得到关于的等式;
(2)利用焦点三角形,借助图形特点得到关于的等式;
(3)将已知条件采用代数法转化得到关于的等式.
的等式运用解方程的方法得到离心率的值,解题时要注意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拓展(1)已知点,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
右焦点,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两点,若
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由题知,则, 均为锐角,
是锐角三角形,为锐角,则 ,即
.
由题得,,即 ,
即,解得,
又 , .故选C.
(2)已知,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 是它们的一个公
共点,且,若和的离心率分别为,,则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
[解析] 设的长半轴长为,的实半轴长为,焦距为 ,
由题意可知
将②和③平方相加得,
将①代入可得 ,即.

,,且, ,
令 ,, ,

,故 .
1.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三点说明
(1)双曲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双曲线的离心率反映了双曲线开口的大小, 越大,双曲线
的开口就越大,这可以从离心率对渐近线斜率的影响上得以理解.
(以双曲线 为例,因为
,所以越大,越大,渐近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这时双曲线的开口就越大)
(3)双曲线的渐近线是两条直线,当, 趋向于无穷大时,双曲线将无
限地与渐近线接近,但永远没有交点.焦点在轴上和 轴上的双曲线的
渐近线方程分别为和 ,容易混淆,所以常把双曲线标
准方程右边的常数写成0,分解因式即得渐近线方程.
2.双曲线与椭圆的六点不同
双曲线 椭圆
曲线 两支曲线 封闭的曲线
顶点 两个顶点 四个顶点
轴 实、虚轴 长、短轴
渐近线 有渐近线 无渐近线
离心率
1.由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方程的方法:
(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双
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2)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即 .
[解析] ,,
渐近线方程为 .
例1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其渐近线
方程为( )
A. B. C. D.

2.利用双曲线的性质,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常常先利用条件设出方
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
利用双曲线的性质设双曲线方程的常见方法:
(1)与双曲线 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
(2)与双曲线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
程可设为 .
解:渐近线方程为,即 ,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若,则方程
为,有 , , ,而,
解得 ,此时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若,则方程为,有 , ,
,而,解得 ,
此时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
例2 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渐近线方程为,焦距是 ;
(2)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过点 .
解:由题意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因为双曲线过点 ,所以,
得, ,
解得或 (舍去),
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3.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是构造关于,的齐次方程,得到关于
的方程,利用方程思想求解.
例3(1)[2025·常州高二期中]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双曲线上的两点, 关
于原点对称,且满足,,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连接, ,由双曲线的对称性
可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则 ,
所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故.
设 ,,则,在中, ,
,所以,则 ,所以
.
令,得 ,又由,得.
因为对勾函数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 ,即,则,
故 ,所以 ,
所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2)[2025· 湖南名校高二联考]已知双曲线的
左焦点为,过的直线 交圆于,两点,交的右支于
点 ,若,则 的离心率为____.
[解析] 设的半焦距为,设为坐标原点,的中点为,
的右焦点为,连接,,.
因为,所以 也是的中点.
设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所以, ,
在中,由,得,
所以 ,,
在中,由,得 .
练习册
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该双曲线的( )
A.实轴长为,虚轴长为2 B.实轴长为 ,虚轴长为4
C.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 D.实轴长为4,虚轴长为
[解析] 双曲线方程可化为,可得 ,
,所以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虚轴长为4.故选B.

2.[2025·南通高二期中]已知双曲线 的一
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 由双曲线 可知其中一条渐近线的斜
率为,所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选A.

3.[2025·武汉六中高二月考]已知等轴双曲线过点 ,则该双曲
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解析] 设等轴双曲线的方程为,将点 的坐标
代入等轴双曲线的方程可得 ,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C.

4.已知双曲线,则当实数 变化时,这些双曲
线有( )
A.相同的焦点 B.相同的实轴长
C.相同的离心率 D.相同的渐近线

[解析] 当时,可化为, ,
,,焦点在轴上,实轴长为,离心率为 ,
渐近线方程为;
当时, 可化为,,
,,焦点在 轴上,实轴长为,
离心率为,渐近线方程为
这些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故选D.
5.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为( )
A.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小 B.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大
C.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 D.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大

[解析] 对于A,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故A错误;
对于B,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小,故B错误;
对于C,由知, 越大,则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
故C正确;
对于D,越小,则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小,故D错误.故选C.
6.(多选题)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 ,点
在双曲线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B.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C.若,则 的面积为9
D.点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为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得,, ,则
,.双曲线的离心率 ,A错误;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B正确;
若,不妨设 ,,,则
,,C错误;
设,则 ,即, 渐近线方程为
, 点 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为
,D正确.故选 .
7.已知双曲线,则的右焦点的坐标为______, 的焦
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____.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知,,,则 ,
所以双曲线的右焦点的坐标为.
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即,
所以双曲线 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 .
8.[2025·重庆巴蜀中学、育才中学高二联考]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①②③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②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③焦距大于2.
(答案不唯一)
[解析] 由①可设双曲线方程为 ,
由②可得渐近线方程为,则,所以 ,
由③可得,所以,可取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
9.(13分)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 ;
解:因为所求双曲线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所以设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又因为所求双曲线经过点,所以 ,解得 ,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2)等轴双曲线与椭圆 有公共的焦点;
解:由椭圆可得其半焦距 ,且椭圆的焦点
在轴上,故可设与之有公共焦点的等轴双曲线 的方程为
,
依题意,,可得,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
(3)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
解: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时,设双曲线 的方程为,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
综上,双曲线的方程是或 .
10.如图所示的冷却塔的侧面是离心率为3的双曲线的一
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已知该冷却塔的上口半
径为,下口半径为,高为 ,则冷却塔的最
小直径为( )
A. B. C. D.

[解析] 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在冷却塔的轴截面所在平
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双曲线方程为

因为冷却塔的上口半径为,下口半径为,高为 ,
所以设双曲线上的点,,且.
由 两式相减得 ,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所以,所以 ,代入可得,
得,所以 ,
将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得 ,
所以,即冷却塔的最小直径为 ,故选C.
11.(多选题)[2025·黄冈高二期中]已知双曲线的
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可能为( )
A. B. C. D.2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设的倾斜角为 .
若,则两渐近线的夹角为,, ,
又,.
若 ,则两渐近线的夹角为,,,
又 ,.故选 .
12.[2025·东莞五校高二月考]已知,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的直线与 的左、右
两支分别交于,两点.若 ,则双曲线的离
心率为_____.
[解析] 因为,所以不妨令 ,
,.
因为 ,所以.
又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
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
在直角三角形中,,
又 ,所以,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
13.[2025·深圳中学高二期中]已知双曲线
,点的坐标为,若上的任意一点 都
满足,则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 ________.
[解析] 设,则由得 ,整理得
.由得 ,代入不等式
(*)中,化简得恒成立,则 ,
即,即,即,可得 ,解得
,又,所以 .
14.(15分)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
别为, .
(1)若点的坐标是,且的面积为,求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
解:因为,的面积为 ,所以,
即,所以 ,
解得或 (舍去),
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2)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且
为原点,求双曲线 的离心率.
解:因为以为直径的圆与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
所以,所以 ,
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则,所以 ,
即,所以,所以 ,
所以,所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2.
15.(多选题)已知,分别为双曲线 的
左、右焦点,且,点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为
的内心,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当轴时,
B.双曲线的离心率
C.
D.点的横坐标为定值



[解析] 当轴时,,此时 ,故A错误;
, ,整理得,又,,
故B正确;
设 的内切圆半径为,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
,, ,
, ,
故,故C正确;
设 的内切圆与,,的切点分别为,,,则 ,
, ,
由 ,
,可得,
的坐标为 ,即的横坐标为定值,故D正确.故选 .
16.(15分)对于双曲线 ,定义
为其伴随曲线,记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
(1)当时,记双曲线的焦距为,其伴随曲线 的焦距为
,若,求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
解:因为,,所以由 ,
可得 ,即,所以,
所以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
(2)若双曲线,的弦轴,记直线与 的
交点为,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
解:设,则, ,因为,,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与直线 的方程可得,,代入,
可得 ,化为 ,
所以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轴对称、中心对称,,,,,,,,
【诊断分析】 1.(1)× (2)× (3)√ 2.(1)不能.(2)不相同
知识点二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 【诊断分析】(1)√ (2)× (3)√
课中探究 例1.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轴长为,离心率,渐近线方程为.
变式.(1)C (2)
例2.(1).(2)
. 变式.(1).(2).
例3.(1) (2) 变式.(1)A (2) 拓展.(1)C (2)
快速核答案(练习册)
1.B 2.A 3.C 4.D 5.C 6.BD 7., 8.(答案不唯一)
9.(1).(2).(3)或.
10.C 11.AD 12. 13.
14.(1).(2)2
15.BCD 16.(1).(2).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F1(-c,0),F2(c,0)
F1(0,-c),F2(0,c) 2c
x≥a或x≤-a,y∈R
y≥a或y≤-a,x∈R
轴对称、中心对称 A1(-a,0),A2(a,0)
A1(0,-a),A2(0,a) c2=a2+b2
e= ±=0 ±=0
诊断分析
1.(1)× (2)× (3)√ [解析] (1)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
(2)双曲线-=1(a>0,b>0,a≠b)的渐近线方程为±=0,双曲线-=1(a>0,b>0,a≠b)的渐近线方程为±=0,不相同.
(3)双曲线的离心率决定双曲线的开口大小,离心率越大,开口越开阔.
2.解:(1)不能.每条双曲线对应唯一一组渐近线,但当渐近线确定时,它对应无数条双曲线,且焦点可能在x轴上,也可能在y轴上.
(2)不相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1,+∞),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0,1).
知识点二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 y=±x 
诊断分析
(1)√ (2)× (3)√
[解析] (1)∵a=b,∴c=a,∴e==.
(2)∵a=b,∴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与双曲线的方程无关.
(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易知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解: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则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a2=4,b2=9,∴c2=4+9=13,∴a=2,b=3,c=,
∴顶点坐标为(0,±2),焦点坐标为(0,±),实轴长为2a=4,虚轴长为2b=6,离心率e==,渐近线方程为y=±x,即y=±x.
变式 (1)C (2)y=±2x
[解析] (1)当91,故D错误.故选C.
(2)椭圆C:+=1中,设长半轴长为m,短半轴长为n,半焦距为c',则m2=9,n2=8,c'2=9-8=1,所以椭圆的离心率e1==,所以双曲线E的离心率e2==3,其中c为双曲线E的半焦距,所以====2,所以双曲线E的渐近线方程为y=±2x.
探究点二
例2 解:(1)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由=,2a=6,得a=3,c=5,
所以b2=c2-a2=16,b=4,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
(2)方法一: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
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1(a>0,b>0).
因为=,所以b=a①.
因为点A(2,-3)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1②.
联立①②所得的方程组无解.
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1(a>0,b>0).
因为=,所以a=b③.
因为点A(2,-3)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1④.
联立③④得a2=,b2=4,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方法二:设与双曲线-=1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为-=λ(λ≠0).
因为点A(2,-3)在所求的双曲线上,所以λ=-=-,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即标准方程为-=1.
变式 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x2-y2=λ(λ≠0),将(5,3)代入方程,可得λ=52-32=16,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2-y2=16,
即标准方程为-=1.
(2)根据渐近线方程设双曲线方程为-=λ(λ≠0).
当λ>0时,a2=4λ,∴2a=2=6,解得λ=;
当λ<0时,a2=-9λ,∴2a=2=6,解得λ=-1.
综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或-=1.
探究点三
例3 (1) (2)(2,+∞)
[解析] (1)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因为渐近线与圆(x-3)2+y2=1相切,所以圆心(3,0)到直线y=±x的距离为半径1,即=1,即=+1,可得=.又c2=a2+b2,所以e2===+1=,可得e=.
(2)由题意可知,△OPF为等腰三角形,且|PO|=|PF|.设∠OPF的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H,则点H为线段OF的中点,所以H.因为P为双曲线C右支上异于右顶点的点,所以>a,即e=>2,故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2,+∞).
变式 (1)A (2)+1 [解析] (1)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即b=a,又c2=a2+b2=a2+a2=a2,∴e2==,∴e=.故选A.
(2)设右焦点为F2,连接PF2,OP,由题意知,△PF1Q为正三角形,且OQ⊥F1P,P,Q关于x轴对称,所以|OQ|=|OP|=|OF1|=c,且∠PF1O=30°,所以|PF1|=2c·cos 30°=c,|PO|=c,由余弦定理得|PF2|=
=c,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即c-c=2a,所以e===+1.
拓展 (1)C (2)(,2) [解析] (1)由题知∠F1AB=∠F1BA,则∠F1AB,∠F1BA均为锐角,∵△ABF1是锐角三角形,∴∠AF1B为锐角,则∠AF1F2<45°,即<1.由题得|AF2|=,∴=<1,即c2-a2<2ac,即e2-2e-1<0,解得1-1,∴1(2)设C1的长半轴长为a1,C2的实半轴长为a2,焦距为2c,由题意可知将②和③平方相加得2(|PF1|2+|PF2|2)=4(+),将①代入可得2c2=+,即+=2.设x=,y=,∵e1∈(0,1),e2∈(1,+∞),∴x∈(1,+∞),y∈(0,1),且x2+y2=2,∴x∈(1,),令x=cos θ,y=sin θ,θ∈,∴+=x+y=cos θ+sin θ=2cos,θ-∈,故+∈(,2).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B [解析] 双曲线方程x2-8y2=32可化为-=1,可得a=4,b=2,所以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虚轴长为4.故选B.
2.A [解析] 由双曲线-=1(a>0,b>0)可知其中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所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故选A.
3.C [解析] 设等轴双曲线的方程为x2-y2=λ(λ≠0),将点(2,1)的坐标代入等轴双曲线的方程可得λ=22-12=3,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x2-y2=3.故选C.
4.D [解析] 当m>0时,-=m可化为-=1,∴ a=2,b=,c=,焦点在x轴上,实轴长为4,离心率为,渐近线方程为y=±x;当m<0时,-=m可化为-=1,∴ a=,b=2,c=,焦点在y轴上,实轴长为2,离心率为,渐近线方程为y=±x.∴这些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故选D.
5.C [解析] 对于A,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故A错误;对于B,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小,故B错误;对于C,由e==知,e越大,则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故C正确;对于D,e越小,则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小,故D错误.故选C.
6.BD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得a=3,b=4,c==5,则F1(0,5),F2(0,-5).双曲线的离心率e==,A错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x,B正确;若PF1⊥PF2,不妨设|PF1|=m,|PF2|=n,m>n,则∴mn=32,∴=mn=16,C错误;设P(x,y),则-=1,即16y2-9x2=144,∵渐近线方程为3x±4y=0,∴点P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为×==,D正确.故选BD.
7.(3,0)  [解析] 由双曲线C的方程知,a=,b=,则c==3,所以双曲线C的右焦点的坐标为(3,0).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x,即x±y=0,所以双曲线C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
8.-=1(答案不唯一) [解析] 由①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由②可得渐近线方程为y=±x,则-=-1,所以a=b,由③可得2c>2,所以c>1,可取a=b=,所以双曲线方程为-=1.
9.解:(1)因为所求双曲线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所以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λ(λ≠0),
又因为所求双曲线经过点(,-1),所以-=λ,解得λ=,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2)由椭圆+=1可得其半焦距c==2,且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故可设与之有公共焦点的等轴双曲线C的方程为x2-y2=a2(a>0),
依题意,a2+a2=4,可得a=,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x2-y2=2.
(3)当双曲线C的焦点在x轴上时,
设双曲线C的方程为-=1(a>0,b>0),
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1;
当双曲线C的焦点在y轴上时,设双曲线C的方程为-=1(a>0,b>0),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1.
综上,双曲线C的方程是-=1或-=1.
10.C [解析] 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在冷却塔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因为冷却塔的上口半径为3 cm,下口半径为4 cm,高为8 cm,所以设双曲线上的点A(3,y1),B(4,y2),且y1-y2=8.由
两式相减得==,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所以==e2-1=8,所以b2=8a2,代入可得=,得y2+y1=-7,所以y1=,将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1,得a=,所以2a=,即冷却塔的最小直径为 cm,故选C.
11.AD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设y=x的倾斜角为θ.若θ=,则两渐近线的夹角为,∴tan θ==,∴a=,又∵c==2,∴e===.若θ=,则两渐近线的夹角为,∴tan θ==,∴a=,又∵c==,∴e===2.故选AD.
12. [解析] 因为|AB|∶|BF2|∶|AF2|=3∶4∶5,所以不妨令|AB|=3,|BF2|=4,|AF2|=5.因为|AB|2+|BF2|2=|AF2|2,所以∠ABF2=90°.又由双曲线的定义得|BF1|-|BF2|=2a,|AF2|-|AF1|=2a,所以|AF1|+|AB|-|BF2|=5-|AF1|,所以|AF1|=3,所以|BF1|-|BF2|=3+3-4=2a,所以a=1.在直角三角形BF1F2中,|F1F2|2=|BF1|2+|BF2|2=52,又|F1F2|2=4c2,所以c=,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13. [解析] 设P(x,y),则由|PB|≥b得≥b,整理得x2+y2-2by≥0(*).由-=1得x2=a2,代入不等式(*)中,化简得y2-2by+a2≥0恒成立,则Δ=4b2-≤0,即b4≤a2c2,即b2≤ac,即c2-a2≤ac,可得e2-e-1≤0,解得≤e≤,又e>1,所以114.解:(1)因为A(0,b),△AF1F2的面积为a2,
所以×2c×b=a2,即(a2+b2)b2=2a4,所以+=2,解得=1或=-2(舍去),
所以=1,所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是x±y=0.
(2)因为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C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所以|F1O|=|OP|=c,所以|F1P|=|OP|=c,
在△POF1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POF1===-,所以∠POF1=,则∠POF2=,所以=,
即b=a,所以3a2=b2=c2-a2,所以c2=4a2,所以e==2,所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
15.BCD [解析] 当PF2⊥x轴时,|PF2|==|F1F2|,此时tan∠PF1F2=,故A错误;∵|F1F2|=,∴2c==,整理得e2-e-1=0,又e>1,∴e=,故B正确;设△PF1F2的内切圆半径为r,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F1F2|=2c,=|PF1|·r,=|PF2|·r,=·2cr=cr,∵=+λ,∴|PF1|·r=|PF2|·r+λcr,故λ====,故C正确;设△PF1F2的内切圆与PF1,PF2,F1F2的切点分别为M,N,T,则|PM|=|PN|,|F1M|=|F1T|,|F2N|=|F2T|,由|PF1|-|PF2|=|F1M|-|F2N|=|F1T|-|F2T|=2a,|F1F2|=|F1T|+|F2T|=2c,可得|F2T|=c-a,∴T的坐标为(a,0),即I的横坐标为定值a,故D正确.故选BCD.
16.解:(1)因为c1=,c2=,所以由c1=2c2,可得a2+b2=4(a2-b2),
即3a2=5b2,所以=,所以双曲线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
(2)设P(x0,y0),则Q(x0,-y0),x0≠±2,
因为A(-2,0),B(2,0),所以直线PA的方程为y=(x+2),直线QB的方程为y=(x-2),联立直线PA与直线QB的方程可得x0=,y0=,代入-=1,可得-=1,化为+=1,
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1(x≠±2).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习目标】
  1.能类比椭圆几何性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及其代数表达.
  2.能认识双曲线特征量的几何意义.
◆ 知识点一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双曲线-=1的焦点在y轴上. (  )
(2)双曲线-=1(a>0,b>0,a≠b)与双曲线-=1(a>0,b>0,a≠b)的渐近线方程相同. (  )
(3)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开阔. (  )
2.(1)双曲线的渐近线确定时,其标准方程能确定吗
(2)椭圆的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否相同
◆ 知识点二 等轴双曲线
         叫作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离心率为    .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2)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有关. (  )
(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互相垂直.(  )
◆ 探究点一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例1 求双曲线4x2-9y2=-36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变式 (1)曲线+=1与曲线-=1(9A.长轴长相等 B.短轴长相等
C.焦距相等 D.离心率相等
(2)[2025·榆林高二期中] 已知椭圆C:+=1与双曲线E:-=1(a>0,b>0)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双曲线E的渐近线方程为    .
[素养小结]
由双曲线的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的解题步骤:
(1)把双曲线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2)由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确定a,b的值;
(3)由c2=a2+b2求出c的值,从而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 探究点二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例2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
(2)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A(2,-3).
变式 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5,3)且为等轴双曲线;
(2)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y=±x.
[素养小结]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当焦点位置明确时直接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即可,当焦点位置不明确时,应注意分类讨论,也可以不分类讨论直接把双曲线方程设成mx2+ny2=1(mn<0).当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时,可以将双曲线方程设为-=λ(λ≠0).
◆ 探究点三 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
例3 (1)已知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与圆(x-3)2+y2=1相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右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异于右顶点的点,若∠OPF的平分线垂直于x轴,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 (1)若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2
(2)[2025·珠海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联考] 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焦点为F1,O为坐标原点,若在C的右支上存在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P,Q,使得△PF1Q为正三角形,且OQ⊥F1P,则C的离心率为    .
[素养小结]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时建立方程的一般方法:
(1)利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得到关于a,b,c的等式;
(2)利用焦点三角形,借助图形特点得到关于a,b,c的等式;
(3)将已知条件采用代数法转化得到关于a,b,c的等式.
由a,b,c的等式运用解方程的方法得到离心率的值,解题时要注意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拓展 (1)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过F2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F1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
A.(+1,+∞) B.(1,)
C.(1,1+) D.(,+∞)
(2)已知F1,F2是椭圆C1和双曲线C2的公共焦点,P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PF1⊥PF2,若C1和C2的离心率分别为e1,e2,则+的取值范围是    . 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x2-8y2=32,则该双曲线的 (  )                 
A.实轴长为4,虚轴长为2
B.实轴长为8,虚轴长为4
C.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4
D.实轴长为4,虚轴长为8
2.[2025·南通高二期中] 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3.[2025·武汉六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轴双曲线过点(2,1),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
A.x2-y2=1 B.x2-y2=5
C.x2-y2=3 D.y2-x2=3
4.已知双曲线C:-=m(m≠0),则当实数m变化时,这些双曲线有 (  )
A.相同的焦点 B.相同的实轴长
C.相同的离心率 D.相同的渐近线
5.设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
A.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小
B.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大
C.e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
D.e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大
6.(多选题)已知双曲线-=1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B.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C.若PF1⊥PF2,则△PF1F2的面积为9
D.点P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为
7.已知双曲线C:-=1,则C的右焦点的坐标为    ,C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    .
8.[2025·重庆巴蜀中学、育才中学高二联考] 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②③的双曲线方程为    .
①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②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③焦距大于2.
9.(13分)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1);
(2)等轴双曲线C与椭圆+=1有公共的焦点;
(3)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
10.如图所示的冷却塔的侧面是离心率为3的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已知该冷却塔的上口半径为3 cm,下口半径为4 cm,高为8 cm,则冷却塔的最小直径为 (  )
A. cm B. cm
C. cm D. cm
11.(多选题)[2025·黄冈高二期中] 已知双曲线-=1(a>0)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可能为 (  )
A. B. C. D.2
12.[2025·东莞五校高二月考] 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过F1的直线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AB|∶|BF2|∶|AF2|=3∶4∶5,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13.[2025·深圳中学高二期中] 已知双曲线C:-=1(a>0,b>0),点B的坐标为(0,b),若C上的任意一点P都满足|PB|≥b,则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4.(15分)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1)若点A的坐标是(0,b),且△AF1F2的面积为a2,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
(2)若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C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且|F1P|=|OP|(O为原点),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
15.(多选题)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且|F1F2|=,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I为△PF1F2的内心,若=+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当PF2⊥x轴时,∠PF1F2=30°
B.双曲线的离心率e=
C.λ=
D.点I的横坐标为定值a
16.(15分)对于双曲线C1:-=1(a>0,b>0),定义C2:+=1为其伴随曲线,记双曲线C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
(1)当a>b时,记双曲线C1的焦距为2c1,其伴随曲线C2的焦距为2c2,若c1=2c2,求双曲线C1的渐近线方程;
(2)若双曲线C1:-=1,C1的弦PQ⊥x轴,记直线PA与QB的交点为M,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