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2 19: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设计教师
授课教师
时间









教学目标
课标:了解我国古代中枢决策体系和主要官僚制度的发展变化概况一、知识与技能:1、丞相制向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及其加强皇权的作用;三省制向一省制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意义;对官僚系统监督控制的措施和制度。2、理解君主专制的意义,培养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评价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展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通过阅读课文等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教育;2、认识官僚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内容及作用。难点: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的影响与意义。
教法
















【导语】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政治制度不断成熟,在官制、法制、科举选官制度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突出特点。【目标定向】课标解读: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总体格局,运行特点以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自主学习】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早期:秦汉
秦:三公九卿制




师生活动
西汉:中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雏形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承秦制,西汉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中书省,门下省,这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承隋制,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机构组成: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户籍、土地和赋税)、礼(礼仪、科举)、兵(军政)、刑(刑狱)、工(国家工程建设)六部,行政机构。作用: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②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选官制度西周时期: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立军功便授官爵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东汉末年,出现“累世公卿”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弟的高低成为选官标准。科举制的意义: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三、监察与谏议(一)监察制度的必要性:官僚制度的确立和维系对于国家机器的运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保证这支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也同样重要。秦朝御史大夫就掌管监察。汉武帝为监督郡国长官而专门设立十三州刺史。隋唐时期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师生活动
5.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二)意义: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合作探究、解惑答疑】省六部制的确立与演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古代政治的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后者更为突出,因为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三省分别体现了相权的一部分,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明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延续,宋朝以另外的方式继续分割相权。元朝出现反复,出现权力集中的现象,相权一度得到扩大。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提示:监察、谏议制度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低效,但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考向调研】1.汉武帝时期不再推行按军功授爵的原因是()和平年代维护统治的需要打击士族的需要选拔大量文官的需要庶族地主的崛起答案:A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别贯彻各种政令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根本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答案:D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心加强皇权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防止军阀割据势力的膨胀答案:B4.明清时期在地方设立的专门负责监察的是()御史大夫
B.十三州刺史
C.六科给事中
D.按察使司答案:D【总结升华】【测评反馈】【推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