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2 19:1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设计教师
授课教师
时间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课标: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斗争。
2.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一、知识与技能: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二、过程与方法
: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任何制度的确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很多人士的共同努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
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形势探究其原因。
教法
















【导语】 【目标定向】
课标解读:近代法国政体: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政治斗争中,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共和政体的确立。前者作为背景知识了解即可,后者是重要知识点,注意从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与行政权,理解宪法的内容及其确立的政体。【自主学习】(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的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建立君主立宪制。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教师导入(2分钟)教师解读课程标准和命题趋势;(2分钟)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开始。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政局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变换的过程: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2)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3)人民革命力量:(巴黎公社)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4)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总结: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在广大工人群众和士兵的强烈要求下,保皇派恢复帝制的幻想只能是破产,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艰难的斗争中得以确立。2、1875年宪法(行政权归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内阁有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属法国国歌是《马赛曲》,法国国庆日是7月14日(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1、统一的历史背景14世纪以来德意志就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三次王朝战争:1864到1870年在俾斯麦的策划下,先后进行了丹麦、普奥、普法三次战争。完成了统一。2、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同年,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宪法的主要内容:
3、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4,德意志帝国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4、评价:1)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2)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二位)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5分钟)第一小组派代表展示:引领复习前半部分知识点(5分钟)学生点评、质疑,生或师解惑,教师小结,(2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他组点评质疑,教师小结。(6分钟)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合作探究、解惑答疑】指出德意志的君主立宪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不同: 英国德国君主国王统而不治,属虚君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内政、外交、法律、军事)内阁内阁首相只对议会负责内阁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两院)普选产生的下院拥有实权,君主任命的上院作用较小。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上院)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院)作用较小。 德国和英国确立起来的都是资产阶级政体,但都保留了君主。2)原因: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是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保留了很大的封建残余。②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封建势力遭到了比较重大打击。他们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C、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
D、总统和内阁掌握行政权
3)、“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 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考向调研】
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1791年宪法的颁布
C、拿破仑加冕称帝
D、1875年宪法的颁布2、关于1875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参议院通过直接选举产生C、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
D、总统和内阁掌握行政权3、“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
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
烂泥浆。”
第二小组派代表展示:引领复习后半部分知识点(5分钟)学生点评、质疑,生或师解惑,教师小结,(2分钟))学生做题,总结规律方法,教师小结(3分钟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总结升华】
【测评反馈】
【推荐作业】
见练习册
先学生总结,后教师点评、总结(2分钟)学生自愿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