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2 19: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目标】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3点客观原因、马恩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2、
在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后,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3、
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重
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法国的
、傅立叶和英国的

代表人物
国籍






圣西门
法国
主张新社会实行
制度,被公认为“
”的预言家。
傅立叶
法国
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
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
欧文
英国
是社会主义的实验者,创办“
”,实行生产工具公有、按劳分配、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恩的个人实践
二、诞生
1、标志:
年,发表

2、基本内容
1)宣言肯定了
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宣言揭示了
的内在矛盾。
3)宣言宣告了
的历史使命。
4)宣言昭示了未来
社会的原则。
3、意义:
1)标志着
的诞生。
2)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
,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兴起,对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三、实践——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1、背景
1)1870年爆发
,法国战败巴黎人民保卫首都。
2)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
2、成立:
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群众发动起义,成立自治政府接管巴黎政权。
3、性质:第一个新型的

4、措施:
1)政治方面:最高权力机关是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
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方面: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
的利益。
3)文化方面:用
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
教育等。
5、结果及意义
1)失败:5月28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根本原因:

2)意义:
①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②其英勇斗争和
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合作探究、解惑答疑】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1)原因:
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
的程度。
(2)关系:
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又是工人斗争的需要。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出现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其失败表明他们迫切需要科学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