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2 19: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知识目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重
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自主学习】
一、五十年代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基本外交方针:
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在同
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渐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平等互利、

③特点:超越了

的差异,具有


④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同
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54年,参加
会议。特点:
(3)1955年,参加
亚非国际会议,提出
的方针。(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七十年代的外交
1.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
(1)背景:

7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衰落。

亚非拉____________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中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取得的成就。
(2)标志:
_______年第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_______、阿尔及利亚等23国代表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①宣告美国
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
③大大增强了
在联合国的力量。
2.
中美关系的改善:
(1)原因:根本原因:符合两国的
和战略利益。
(2)进程:

_
____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__
______》,中美关系重大突破,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_______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__
____
4.出现了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新时期的外交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主要成就:
1、不断扩大同_______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
关系。
2、_______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九十年代以来,参加___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
4、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______________》,决定建立__
_____。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反对_____
__,维护世界和平。
2.改善和发展同大国间的关系,与_______、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形成面向21世纪的
的外交格局。
3.2001年正式建立_______
。积极致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2001年,积极开展“
”外交,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

【合作探究、解惑答疑】
1.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1)改善原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②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改善过程:①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产生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70年代:中国的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4)80年代以来,“实行无敌国外交”。原因是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