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3章 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3.3 3.3.2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3.3 3.3.2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13:50:56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重点) 2.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难点) 1.通过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学习,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2.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止,一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一个限速为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查,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6 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 m.
已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 m与车速v km/h之间的关系,试判断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知识点1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主导思想:化分式不等式为整式不等式
类型 同解不等式
>0 (其中a,b,c,d为常数) 法一: 或 法二: (ax+b)(cx+d)>0
≤0 法一: 或 法二:
>k (其中k为非零实数) 移项通分转化为上述两种形式
1.(1)>0与(x-3)(x+2)>0等价吗?
(2)将>0变形为(x-3)(x+2)>0,有什么好处?
[提示] (1)等价.(2)好处是将不熟悉的分式不等式化归为已经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的解集为x<1. ( )
(2)≥0的解集与(2x-3)(x+1)≥0有相同的解集. ( )
(3)解不等式>2时可转化x+2>2(2x+1)求解. ( )
[答案] (1)× (2)× (3)×
知识点2 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关的恒成立问题
(1)不等式的解集为R(或恒成立)的条件
不等式 ax2+bx+c>0 ax2+bx+c<0
a=0 b=0,c>0 b=0,c<0
a≠0
(2)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
设二次函数 y=ax2+bx+c 不等式ax2+bx+c≤k恒成立 y最大值≤k
不等式ax2+bx+c≥k恒成立 y最小值≥k
2.x-1>0在区间[2,3]上恒成立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区间[2,3]与不等式x-1>0的解集有什么关系?
[提示] x-1>0在区间[2,3]上恒成立的几何意义是函数y=x-1在区间[2,3]上的图象恒在x轴上方.区间[2,3]内的元素一定是不等式x-1>0的解,反之不一定成立,故区间[2,3]是不等式x-1>0的解集的子集.
2.若关于x的不等式(k-1)x2+(k-1)x-1<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k|-3
解得-3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3
知识点3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步骤
(1)阅读理解,认真审题,分析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准不等关系.
(2)设出起关键作用的未知量,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或表示成函数关系).
(3)解不等式(或求函数最值).
(4)回归实际问题.
3.用一根长为100 m的绳子,围成一个一边长为x米,面积大于600 m2的矩形,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0,30) [设围成的矩形一边的长为x m,则另一边的长为(50-x)m,且0
由题意,得围成矩形的面积S=x(50-x)>600,
即x2-50x+600<0,
解得20
所以,当矩形一边的长在(20,30)范围内取值时,能围成一个面积大于600 m2的矩形.]
类型1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0;
(2)≥1.
[解] (1)不等式<0可转化为(2x+1)(x-3)<0,即-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原不等式可化为-1≥0即≥0.
不等式等价于
解得≤x<3.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对于比较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可直接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但要注意分母不为零.
2.对于不等号右边不为零的较复杂的分式不等式,先移项再通分(不要去分母),使之转化为不等号右边为零,然后再用上述方法求解.
[跟进训练]
1.解下列不等式:
(1)≤0;
(2)>1.
[解] (1)由≤0知
解得x≥1或x<-,
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不等式>1可化为-1>0,即<0,
∴(6x-4)(4x-3)<0,∴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类型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2】【链接教材P67例3、P68例4】
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
[解] 设税率调低后“税收总收入”为y元.
y=2 400m(1+2x%)·(8-x)%
=-m(x2+42x-400)(0
依题意,得y≥2 400m×8%×78%,
即-m(x2+42x-400)≥2 400m×8%×78%,
整理,得x2+42x-88≤0,解得-44≤x≤2.
根据x的实际意义,知0
【教材原题·P67例3】
例3某小型服装厂生产一种风衣,日销货量x件(x∈N*)与货价p元/件之间的关系为p=160-2x,生产x件所需成本为C=500+30x元.问:该厂日产量多大时,日获利不少于1 300元?
解:由题意,得(160-2x)x-(500+30x)≥1 300,
化简,得x2-65x+900≤0,
解得20≤x≤45.
答:该厂日产量在20件至45件时,日获利不少于1 300元.
【教材原题·P68例4】
例4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个限速为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查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小于12 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 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单位:m)与车速x(单位: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
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
问: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分析:根据汽车的刹车距离可以估计汽车的车速.
解:由题意知,对于甲车,有0.1x+0.01x2<12,
即x2+10x-1 200<0,
解得-40
这表明甲车的车速低于30 km/h,未超过规定限速.
对于乙车,有0.05x+0.005x2>10,
即x2+10x-2 000>0,
解得x>40或x<-50(不合实际意义,舍去).
这表明乙车的车速超过40 km/h,超过规定限速.
答:甲车未超过规定限速,乙车超过规定限速.
解不等式应用题的步骤
[跟进训练]
2.国家为了加强对烟酒生产的宏观调控,实行征收附加税政策,现知某种酒每瓶70元,不加收附加税时,每年大约产销100万瓶,若政府征收附加税,每销售100元要征税R元(叫作税率R%),则每年的销售量减少10R万瓶,要使每年在此项经营中所收附加税金额不少于112万元,则R应怎样确定?
[解] 设产销量每年为x万瓶,则销售收入为每年70x万元,
从中征收的附加税为70x·R%万元,
由题意得70(100-10R)·R%≥112,
整理,得R2-10R+16≤0.
因为Δ=36>0,所以方程R2-10R+16=0的两个实数根为R1=2,R2=8.
由二次函数y=R2-10R+16的图象(图略)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R|2≤R≤8).
所以,当2≤R≤8时,每年在此项经营中所收附加税金额不少于112万元.
类型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例3】若函数y=x2-ax-3在x∈[-3,-1]上恒有x2-ax-3<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 要使x2-ax-3<0在[-3,-1]上恒成立,则必使函数y=x2-ax-3在[-3,-1]上的图象在x轴的下方,由函数y=x2-ax-3的图象(图略)可知,此时a应满足
即
解得a<-2.
故当a∈(-∞,-2)时,有x2-ax-3<0在x∈[-3,-1]时恒成立.
[母题探究]
若函数y=x2+2(a-2)x+4对任意a∈[-3,1]时,y<0恒成立,如何求x的取值范围?
[解] 由于本题中已知a的取值范围求x,所以我们可以把函数y=f(x)转化为关于自变量是a的函数,求参数x的取值问题,则令y=g(a)=2x·a+x2-4x+4.
要使对任意a∈[-3,1],y<0恒成立,只需满足
即
因为x2-2x+4<0的解集是空集,
所以不存在实数x,使函数y=x2+2(a-2)x+4对任意a∈[-3,1],y<0恒成立.
1.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
当a≠0时,
2.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
当a≠0时,
3.ax2+bx+c<0(a>0)对任意x∈恒成立
4.ax2+bx+c>0(a<0)对任意x∈恒成立
5.y≤a恒成立 a≥M(函数的最大值为M),
y≥a恒成立 a≤m(函数的最小值为m).
[跟进训练]
3.若不等式(a-2)x2+2(a-2)x-4<0对一切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 当a-2=0即a=2时,不等式为-4<0,恒成立.
当a-2≠0时,则a满足解得-2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2
1.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1)∪(-1,2) B.[-1,2]
C.(-∞,-1)∪(2,+∞) D.(-1,2]
D [不等式可化为解得-1
2.(教材P69习题3.3T2改编)已知x=2是不等式m2x2+(1-m2)x-4m≤0的解,则m的值为( )
A.1 B. C. D.4
A [由题意知4m2+(1-m2)·2-4m≤0,
∴m2-2m+1≤0,即(m-1)2≤0,∴m=1.]
3.(多选题)对于x∈R,式子恒有意义,则常数m的值可能为( )
A.0 B.2
C.3 D.4
ABC [m=0时,mx2+mx+1=1满足题目要求,m≠0时,mx2+mx+1>0恒成立,需解得0
4.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___.
{x|-2
5.某产品的总成本y(单位:万元)与产量x(单位: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 000+20x-0.1x2(0
150 [y-25x=-0.1x2-5x+3 000≤0,
所以x2+50x-30 000≥0,得x≤-200(舍去)或x≥150,
又因为0
所以150≤x<240,x∈N.
即生产者不亏本时的最低产量是150台.]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怎样解分式不等式?
[提示] 等价变形为一边为零的形式,然后化归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
2.怎样求函数ax2+bx+c>0在集合A中恒成立问题?
[提示] 集合A是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的子集,可以先求解集.由子集的含义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关键在于构造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列出不等关系.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x|-1
C.{x|-1≤x≤1} D.{x|-1
B [原不等式 ∴-1≤x<1.]
2.不等式<2的解集为( )
A.{x|x≠-2}
B.R
C.
D.{x|x<-2或x>2}
A [原不等式等价于x2-2x-2<2x2+2x+2 x2+4x+4>0 (x+2)2>0,∴x≠-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2}.]
3.当x∈R时,不等式x2+mx+>0恒成立的条件是( )
A.m>2 B.m<2
C.m<0或m>2 D.0
D [因为x2+mx+>0恒成立,所以Δ=m2-4×<0,即0
4.(多选题)不等式组有解,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为( )
A.0 B.1
C.2 D.3
ABC [由题意知,a2+1
∴只需4+2a>a2+1即a2-2a-3<0,
∴-1
5.在R上定义运算⊙:A⊙B=A(1-B),若不等式(x-a)⊙(x+a)<1对任意的实数x∈R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1,1) B.(0,2)
C. D.
C [因为(x-a)⊙(x+a)=(x-a)(1-x-a),
又不等式(x-a)⊙(x+a)<1,
即(x-a)(1-x-a)<1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即x2-x-a2+a+1>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
所以Δ=1-4(-a2+a+1)<0,
解得-
二、填空题
6.当x∈(1,2)时,不等式x2+mx+4<0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5] [设y=x2+mx+4,要使x∈(1,2)时,不等式x2+mx+4<0恒成立.
则有x=1和x=2时,函数的值均为非正数,即解得m≤-5.]
7.不等式≥2的解集为________.
∪(1,3] [由≥2可得即
所以x∈∪(1,3].]
8.某地每年销售木材约2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价格为2 400元.为了减少木材消耗,决定按销售收入的t%征收木材税,这样每年的木材销售量减少t万立方米.为了既减少木材消耗又保证税金收入每年不少于900万元,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5] [设按销售收入的t%征收木材税时,税金收入为y万元,则y=2 400××t%=60(8t-t2).
令y≥900,即60(8t-t2)≥900,解得3≤t≤5.]
三、解答题
9.若不等式(1-a)x2-4x+6>0的解集是{x|-3
(1)解不等式2x2+(2-a)x-a>0;
(2)b为何值时,ax2+bx+3≥0的解集为R.
[解] (1)由题意知1-a<0,且-3和1是方程-4x+6=0的两根,
∴解得a=3.
∴不等式2x2+(2-a)x-a>0,
即为2x2-x-3>0,
解得x<-1或x>,
∴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
(2)ax2+bx+3≥0,即3x2+bx+3≥0,
若此不等式解集为R,则Δ=b2-4×3×3≤0,
∴-6≤b≤6.
10.某汽车厂上年度生产汽车的投入成本为10万元/辆,出厂价为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0 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0
(1)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的关系式;
(2)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则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 (1)由题意得y=[12(1+0.75x)-10(1+x)]×10 000×(1+0.6x)(0
整理得,y=-6 000x2+2 000x+20 000(0
(2)要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
则
即
所以0
所以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范围为.
11.下列选项中,使不等式x<
A.(-∞,-1) B.(-1,0)
C.(0,1) D.(1,+∞)
A [法一:取x=-2,知符合x<
法二:由题知,不等式等价于<0,即<0,
从而<0,解得x<-1,故选A.]
12.(多选题)在R上对任意x,y=总有意义,则实数k的可能取值为( )
A.0 B.1
C.2 D.3
AB [由题意知kx2-6kx+(k+8)≥0恒成立.
当k=0时满足条件.
当k≠0时,需
所以0
13.若关于x的不等式x2-4x≥m对任意x∈[0,1]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 [设y=x2-4x=(x-2)2-4,
∴在 [0,1]上,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3,
∴要使x2-4x≥m对于任意x∈[0,1]恒成立,则需m≤-3.]
14.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1,+∞),则a-b=________,则关于x的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___.
0 (-∞,-1)∪(2,+∞) [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1,+∞),所以a>0,且=1即a=b,所以a-b=0.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0,可化为>0,此不等式等价于(x+1)(x-2)>0,即x<-1或x>2.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15.某地区上年度电价为0.8元/kW·h,年用电量为a kW·h.本年度计划将电价降低到0.55元/kW·h至0.75元/kW·h之间,而用户期望电价为0.4元/kW·h.经测算,下调电价后新增的用电量与实际电价和用户期望电价的差成反比(比例系数为k).该地区电力的成本价为0.3元/kW·h.
(1)写出本年度电价下调后,电力部门的收益y与实际电价x的函数关系式;
(2)设k=0.2a,当电价最低定为多少时仍可保证电力部门的收益比上年度至少增长20%
[解] (1)设下调后的电价为x元/kW·h,依题意知,用电量增至+a,电力部门的收益为
y=(x-0.3)(0.55≤x≤0.75).
(2)依题意,有
整理,得
解此不等式,得0.60≤x≤0.75.
所以当电价最低定为0.60元/kW·h时,仍可保证电力部门的收益比上年度至少增长20%.
1 / 15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重点) 2.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难点) 1.通过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学习,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2.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止,一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一个限速为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查,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6 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 m.
已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 m与车速v km/h之间的关系,试判断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知识点1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主导思想:化分式不等式为整式不等式
类型 同解不等式
>0 (其中a,b,c,d为常数) 法一: 或 法二: (ax+b)(cx+d)>0
≤0 法一: 或 法二:
>k (其中k为非零实数) 移项通分转化为上述两种形式
1.(1)>0与(x-3)(x+2)>0等价吗?
(2)将>0变形为(x-3)(x+2)>0,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的解集为x<1. ( )
(2)≥0的解集与(2x-3)(x+1)≥0有相同的解集. ( )
(3)解不等式>2时可转化x+2>2(2x+1)求解. ( )
知识点2 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关的恒成立问题
(1)不等式的解集为R(或恒成立)的条件
不等式 ax2+bx+c>0 ax2+bx+c<0
a=0 b=0,c>0 b=0,c<0
a≠0
(2)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
设二次函数 y=ax2+bx+c 不等式ax2+bx+c≤k恒成立 y最大值≤k
不等式ax2+bx+c≥k恒成立 y最小值≥k
2.x-1>0在区间[2,3]上恒成立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区间[2,3]与不等式x-1>0的解集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关于x的不等式(k-1)x2+(k-1)x-1<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知识点3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步骤
(1)阅读理解,认真审题,分析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准不等关系.
(2)设出起关键作用的未知量,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或表示成函数关系).
(3)解不等式(或求函数最值).
(4)回归实际问题.
3.用一根长为100 m的绳子,围成一个一边长为x米,面积大于600 m2的矩形,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类型1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0;
(2)≥1.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于比较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可直接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但要注意分母不为零.
2.对于不等号右边不为零的较复杂的分式不等式,先移项再通分(不要去分母),使之转化为不等号右边为零,然后再用上述方法求解.
[跟进训练]
1.解下列不等式:
(1)≤0;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2】【链接教材P67例3、P68例4】
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不等式应用题的步骤
[跟进训练]
2.国家为了加强对烟酒生产的宏观调控,实行征收附加税政策,现知某种酒每瓶70元,不加收附加税时,每年大约产销100万瓶,若政府征收附加税,每销售100元要征税R元(叫作税率R%),则每年的销售量减少10R万瓶,要使每年在此项经营中所收附加税金额不少于112万元,则R应怎样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例3】若函数y=x2-ax-3在x∈[-3,-1]上恒有x2-ax-3<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题探究]
若函数y=x2+2(a-2)x+4对任意a∈[-3,1]时,y<0恒成立,如何求x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
当a≠0时,
2.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
当a≠0时,
3.ax2+bx+c<0(a>0)对任意x∈恒成立
4.ax2+bx+c>0(a<0)对任意x∈恒成立
5.y≤a恒成立 a≥M(函数的最大值为M),
y≥a恒成立 a≤m(函数的最小值为m).
[跟进训练]
3.若不等式(a-2)x2+2(a-2)x-4<0对一切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1)∪(-1,2) B.[-1,2]
C.(-∞,-1)∪(2,+∞) D.(-1,2]
2.(教材P69习题3.3T2改编)已知x=2是不等式m2x2+(1-m2)x-4m≤0的解,则m的值为( )
A.1 B. C. D.4
3.(多选题)对于x∈R,式子恒有意义,则常数m的值可能为( )
A.0 B.2
C.3 D.4
4.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___.
5.某产品的总成本y(单位:万元)与产量x(单位: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 000+20x-0.1x2(0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怎样解分式不等式?
2.怎样求函数ax2+bx+c>0在集合A中恒成立问题?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7 / 7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冲要条件
2.3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 基本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4章 指数与对数
4.1 指数
4.2 对数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3 函数的单调性
5.4 函数的奇偶性
第6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 幂函数
6.2 指数函数
6.3 对数函数
第7章 三角函数
7.1 角与弧度
7.2 三角函数概念
7.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 三角函数应用
第8章 函数应用
8.1 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 函数与数学模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