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13:51:1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不等式的6个基本性质.(重点) 2.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解)不等式.(重点) 3.会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或式)的大小和求取值范围.(难点) 1.通过大小比较,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3.借助不等式求实际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和你的同桌做个游戏:假设有四只盛满水的圆柱形水桶A,B,C,D,桶A,B的底面半径均为a,高分别为a和b,桶C,D的底面半径为b,高分别为a和b(其中a≠b).你们各自从中取两只水桶,得水多者为胜.如果让你先取,你有必胜的把握吗?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不等式
(1)不等式的定义
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含有这些________的式子叫作不等式.
(2)关于a≥b和a≤b的含义
①不等式a≥b应读作:“a大于或等于b”,其含义是a>b或a=b,等价于“a不小于b”,即若a>b或a=b中有一个正确,则a≥b正确.
不等号
②不等式a≤b应读作:“a小于或等于b”,其含义是a
(3)不等式中常用符号语言
大于 小于 大于或 等于 小于或 等于 至多 至少 不少于 不多于
> < ≥ ≤ ≤ ≥ ≥ ≤
(4)两个实数的大小比较
①如果a-b是正数,那么a____b;
即a-b>0 a____b;
②如果a-b等于0,那么a____b;
即a-b=0 a____b;
③如果a-b是负数,那么a____b;
即a-b<0 a____b.
>
>
=
=
<
<
思考 任意两个实数都能比较大小吗?
[提示] 能.利用作差法比较.
体验 1.设a=2x2,b=x2-x-1,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a>b [∵a-b=2x2-(x2-x-1)=x2+x+1=+>0,∴a>b.]
a>b
知识点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若a>b,则b
性质2:若a>b,b>c,则______;(传递性)
性质3:若a>b,则a+c>b+c;(加法保号性)
性质4:若a>b,c>0,则ac>bc;(乘正保号性)
若a>b,c<0,则ac
性质5:若a>b,c>d,则____________;(同向可加性)
性质6:若a>b>0,c>d >0,则ac>bd;(全正可乘性)
性质7:如果a>b>0,那么an>bn(n∈N*).(拓展)
a>c
a+c>b+d
提醒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解不等式的根据,同时还是证明不等式的理论基础.
(1)在应用不等式时,一定要搞清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不可强化或弱化成立的条件.
(2)要注意每条性质是否具有可逆性.
体验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c>bc,则a>b. ( )
(2)若a+c >b+d,则a>b,c>d. ( )
(3)若a>b,则<. ( )
×
×
×
类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和解不等式
【例1】(1)对于实数a,b,c,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b,则ac2>bc2;
②若a
ab>b2;
③若a>b,则a2>b2;
④若a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2)求解关于x的不等式ax+1>0(a∈R).
②④
(1)②④ [对于①,∵c2≥0,∴只有c≠0时才成立,①不正确;
对于②,a
ab;a
b2,
∴②正确;
对于③,若0>a>b,则a2
-2,但<(-2)2,∴③不正确;
对于④,∵a
-b>0,
∴(-a)2>(-b)2,即a2>b2.
又∵ab>0,∴>0,∴a2·>b2·,∴>,④正确.∴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④.]
(2)[解] 不等式ax+1>0(a∈R)两边同时加上-1得ax>-1.
当a=0时,不等式为0>-1恒成立,所以x∈R;
当a>0时,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得x>-;
当a<0时,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得x<-.
综上,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R,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反思领悟 1.判断不等式正误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对于说法正确的,要利用不等式的相关性质证明;对于说法错误的,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特殊值法: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三是所取的值要有代表性.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要求步步有据,特别是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更加要把握好分类讨论的标准.因为参数的范围不同,不等式的解集不同,所以对于参数的不同范围得到的解集都是独立的,不能求并集.
[跟进训练]
1.(1)已知a<b<c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a2<b2<c2 B.ab2<cb2
C.ac<bc D.ab<ac
(2)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x<2},则不等式bx-a>0的
解集为______________.
√
(1)C (2) [(1)∵a+b+c=0且a<b<c,∴a<0,c>0,∴ac<bc.故选C.
(2)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x<2},所以a<0,且x=2是方程ax+b=0的实数根,所以2a+b=0,即b=-2a,由bx-a>0得-2ax-a>0,因为a<0,所以x>-,即不等式bx-a>0的解集为.]
类型2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例2】【链接教材P53例3】
已知x≤1,比较3x3与3x2-x+1的大小.
[解] 3x3-(3x2-x+1)=(3x3-3x2)+(x-1)
=3x2(x-1)+(x-1)=(3x2+1)(x-1).
∵x≤1,∴x-1≤0.而3x2+1>0,
∴(3x2+1)(x-1)≤0.
∴3x3≤3x2-x+1.
[母题探究]
1.将本例中“x≤1”改为“x∈R”,再比较3x3与3x2-x+1的大小.
[解] 3x3-(3x2-x+1)=(3x3-3x2)+(x-1)=(3x2+1)(x-1),
∵3x2+1>0,
当x>1时,x-1>0,∴3x3>3x2-x+1.
当x=1时,x-1=0,∴3x3=3x2-x+1.
当x<1时,x-1<0,∴3x3<3x2-x+1.
2.若本例改为:已知a >0, b >0, 比较与的大小.
[解] 法一(作差法):==,
因为a >0,b >0,
所以>0,
所以>.
法二(作商法):因为a >0, b >0,所以与同为正数,
所以=,所以-1=>0,即>1,
因为>0,所以>.
法三(综合法):因为a >0,b >0,所以a+b>0,
所以(a+b)==2+>1,所以>.
【教材原题·P53例3】
例3 比较两数(a2+1)2与a4+a2+1的大小.
解:因为(a2+1)2-(a4+a2+1)
=a4+2a2+1-a4-a2-1=a2.
当a=0时,a2=0,所以(a2+1)2=a4+a2+1;
当a≠0时,a2>0,所以(a2+1)2>a4+a2+1.
反思领悟 1.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步骤及变形方法
(1)作差法比较大小的步骤:作差→变形→定号→结论.
(2)变形的方法:①因式分解;②配方;③通分;④分母或分子有理化(针对无理式中的二次根式);⑤分类讨论.
2.作商法比较大小的三个步骤
(1)作商变形;
(2)与1比较大小;
(3)得出结论.
提醒:作商法比较大小仅适用于同号的两个数.
3.综合法需要结合具体的式子的特征实施.
[跟进训练]
2.(1)已知实数a,b,c满足b+c=6-4a+3a2,c-b=4-4a+a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c≥b>a B.a>c≥b
C.c>b>a D.a>c>b
(2)已知a,b∈R,试比较a2-ab与3ab-4b2的大小.
√
(1)A [∵c-b=4-4a+a2=(a-2)2≥0,∴c≥b.
又b+c=6-4a+3a2,
∴2b=2+2a2,∴b=a2+1,
∴b-a=a2-a+1=+>0,
∴b>a,∴c≥b>a.故选A.]
(2)[解] 因为a,b∈R,所以(a2-ab)-(3ab-4b2)=a2-4ab+4b2=(a-2b)2,
当a=2b时,a2-ab=3ab-4b2,
当a≠2b时,a2-ab> 3ab-4b2.
类型3 证明不等式
【例3】若a>b>0,c
.
[思路点拨] 可结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所证不等式的结构,有理有据地导出证明结果.
[证明] ∵c
-d>0.
又∵a>b>0,∴a-c>b-d>0.
∴(a-c)2>(b-d)2>0.
两边同乘以,
得<.
又e<0,∴>.
[母题探究]
本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证: >.
[证明] ∵c
-d>0.
∵a>b>0,∴a-c>b-d>0,
∴0<<,
又∵e<0,∴>.
反思领悟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的注意事项
(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并注意在解题中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时,应注意紧扣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且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推导,更不能随意构造性质与法则.
[跟进训练]
3.已知c>a>b>0,求证:>.
[证明] ∵c>a>b>0,∴c-a>0,c-b>0.
由a>b>0 <,又c>0,∴< <.
又c-a>0,c-b>0,∴>.
类型4 利用不等式求取值范围
【例4】已知1
[思路点拨] 欲求a-b的范围,应先求-b的范围,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
[解] ∵1
∴2<2a<8,6<3b<24,∴8<2a+3b<32.
∵2
又∵1
即-7
即2a+3b的取值范围为(8,32),
a-b的取值范围为(-7,2).
[母题探究]
1.在本例条件下,求 的取值范围.
[解] ∵2
∴<<2,即 的取值范围为.
2.若本例改为:已知1≤a+b≤5,-1≤a-b≤3,求3a-2b的取值范围.
[解] 法一:设x=a+b,y=a-b,
则a=,b=,∴3a-2b=x+y.
∵1≤x≤5,-1≤y≤3,
∴x≤,-y≤,
∴-2≤x+y≤10.即-2≤3a-2b≤10.
∴3a-2b的取值范围是[-2,10].
法二:设3a-2b=m(a+b)+n(a-b)=(m+n)a+(m-n)b,
所以解得
即3a-2b=(a+b)+(a-b),
因为1≤a+b≤5,-1≤a-b≤3,
所以(a+b)≤,-(a-b)≤,
所以-2≤(a+b)+(a-b)≤10,
即3a-2b的取值范围是[-2,10].
反思领悟 1.同向不等式具有可加性,同正具有可乘性,但是不能相减或相除,应用时,要充分利用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来求取值范围,注意变形的等价性.
2.已知两个二元一次代数式的范围,求第三个二元一次式的范围,可以用双换元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用已知的两个二元一次代数式表示未知的二元一次式.
[跟进训练]
4.已知-≤α<β≤,求的取值范围.
[解] ∵已知-≤α<β≤,
∴-<,-<,
两式相加得-<<.
∵-<,∴-≤-<.
∴-<,又知α<β,∴<0,
∴-<0.
5.已知-4≤a-c≤-1,-1≤4a-c≤5,求9a-c的取值范围.
[解] 令得
∴9a-c=y-x,
∵-4≤x≤-1,∴≤-x≤,①
∵-1≤y≤5,∴- y≤,②
①和②相加,得-1≤y-x≤20,
∴-1≤9a-c≤20.
1.(教材P54习题3.1T4改编)已知a,b,c,d∈R,则下列命题中必成立的是( )
A.若a>b,c>b,则a>c
B.若a>-b,则c-a<c+b
C.若a>b,c<d,则>
D.若a2>b2,则-a<-b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
B [对于选项A,若a=4,b=2,c=5,显然不成立;对于选项C,不满足倒数不等式的条件,如a>b>0,c<0<d时,不成立;对于选项D,只有a>b>0时才成立,否则如a=-1,b=0时不成立.故选B.]
2.设a=3x2-x+1,b=2x2+x,则( )
A.a>b B.a<b
C.a≥b D.a≤b
√
C [∵a-b=(3x2-x+1)-(2x2+x)=x2-2x+1=(x-1)2≥0,∴a≥b.]
3.若-1<α<β<1,则α-β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0) [由-1<α<1,-1<β<1,得-1<-β<1.所以-2<α-β<2,但α<β,故-2<α-β<0.]
(-2,0)
4.已知α,β满足-<α-β<,0<α+β<π,则3α-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π,2π) [结合题意可知3α-β=2(α-β)+(α+β),且2(α-β)∈
(-π,π),α+β∈(0,π),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知3α-β的取值范围是(-π,2π).]
(-π,2π)
5.已知12
(-24,45) [∵15
∴-36<-b<-15,又12
∴12-36
即-24
∵<<,∴<<,
∴<<4.]
(-24,45)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关系有哪些?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 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于.作差法、作商法.
2.作差法比较大小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提示] 作差、变形、定号.
3.不等式的证明有哪些方法?
[提示] 可以用比较法(作差或作商法),也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综合法).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14
15
一、选择题
1.设M=x2+6x,N=5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N
C.M
课时分层作业(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A [因为M-N=x2+x+1=+>0,所以M>N.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
14
15
2.已知a>b,则“c≥0”是“ac>bc”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 [当时,ac>bc不成立,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当时,c>0成立,c≥0也成立,所以必要性成立.所以“c≥0”是“ac>bc”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若a>b>0,c<d<0,则一定有( )
A.> B.<
C.> D.<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因为c<d<0,所以0>>,两边同乘-1,得->->0,又a>b>0,故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0.两边同乘-1,得<.故选B.]
√
4.b g糖水中有a g糖(b>a>0),若再添上m g糖(m>0),则糖水变甜了.根据这个事实提炼一个不等式为( )
A.< B.>
C.< 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变甜了,意味着含糖量大了,即浓度高了,加糖之前糖水的浓度为,加糖之后糖水的浓度为,故>.]
√
5.(多选题)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可能成立的是( )
A.< B.>
C.|a|>-b 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
BCD [因为a<b<0,所以=>0,>,A不正确;-a>-b>0,>,B正确;|a|>|b|=-b,C正确;当a=-3,b=-1时,=-=-1,>,此时D成立.]
二、填空题
6.若x>1,-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y<-y<-xy
1,-1
所以0<-y
所以-y<-xy,因为x-(-xy)=x(1+y)>0,
所以-xy
y<-y<-xy
7.若x∈R,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因为==≤0,所以.]
8.已知1<α<3,-4<β<3.则α+β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α-β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6) [∵1<α<3,∴<α<.又-4<β<3,∴-3<-β<4,∴-3<α+β<6.∴-3+<α-β<4+,即-<α-β<.]
(-3,6)
三、解答题
9.已知a>0,试比较a与的大小.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a-==.
因为a>0,
所以当a>1时,>0,有a>;
当a=1时,=0,有a=;
当0
综上,当a>1时,a>;当a=1时,a=;
当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若a>0,b>0,求证:≥a+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证明] -a-b=(a-b)=,
因为(a-b)2≥0恒成立,且a>0,b>0,所以a+b>0,ab>0,
所以≥0,所以≥a+b.
√
11.(多选题)给出四个选项能推出<的有( )
A.b>0>a B.0>a>b
C.a>0>b D.a>b>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
ABD [< <0 ab(a-b)>0,
对于A,ab<0,a-b<0,ab(a-b)>0成立,
对于B,ab>0,a-b>0,ab(a-b)>0成立,
对于C,ab<0,a-b>0,ab(a-b)<0,不成立,
对于D,ab>0,a-b>0,ab(a-b)>0成立.
故选AB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甲、乙两人同时从寝室到教室,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如果两人步行速度、跑步速度均相同,则谁先到教室( )
A.甲 B.乙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设路程为2s,步行速度为v1,跑步速度为v2(v1
==s·,
因为v1
0,故乙先到教室.]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若x>y,a>b,则①a-x>b-y;②a+x>b+y;③ax>by;④x-b>y-a;⑤>这五个式子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②④ [令x=-2,y=-3,a=3,b=2,符合题设条件x>y,a>b.∵a-x=3-(-2)=5,b-y=2-(-3)=5,∴a-x=b-y,因此①不成立;
又∵ax=-6,by=-6,∴ax=by,因此③也不成立;
②④
又∵==-1,==-1,
∴=,因此⑤不成立.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成立.]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已知-1≤x+y≤4,且2≤x-y≤3,则z=2x-3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w=x+2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8] [-3,5] [∵z=-(x+y)+(x-y),-2≤-(x+y)≤,5≤(x-y)≤,
∴3≤-(x+y)+(x-y)≤8,∴3≤z≤8.
[3,8]
[-3,5]
∵w=x+2y=(x+y)-(x-y),
-(x+y)≤6,
-≤-(x-y)≤-1,
∴-3≤(x+y)-(x-y)≤5,
∴-3≤w≤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满足以下条件:
(1)该函数图象过原点;
(2)当x=-1时,y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2;
(3)当x=1时,y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4;
求当x=-2时,y的取值范围.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过原点,
∴c=0,
∴y=ax2+bx.
又∵当x=-1时,1≤a-b≤2.①
当x=1时,3≤a+b≤4,②
∴当x=-2时,y=4a-2b.
设存在实数m,n,使得
4a-2b=m(a+b)+n(a-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而4a-2b=(m+n)a+(m-n)b,
∴解得m=1,n=3,
∴4a-2b=(a+b)+3(a-b).
由①②可知3≤a+b≤4,3≤3(a-b)≤6,
∴3+3≤4a-2b≤4+6.
即6≤4a-2b≤10,
故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6,1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冲要条件
2.3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 基本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4章 指数与对数
4.1 指数
4.2 对数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3 函数的单调性
5.4 函数的奇偶性
第6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 幂函数
6.2 指数函数
6.3 对数函数
第7章 三角函数
7.1 角与弧度
7.2 三角函数概念
7.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 三角函数应用
第8章 函数应用
8.1 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 函数与数学模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