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长征胜利万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文素材积累
☆我背“长征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一背:关于长征的诗,你能背出哪几首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年底,毛泽东在戎马倥偬征战途中,以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共写下10多首关于长征的诗词,被誉为“来自长征路上和秦晋高原的绝唱”。
☆我忆“长征事”
说一说:关于长征的事情,你能说出哪些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金色的鱼钩》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倔强的小红军》
中国长征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胜利”是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
什么是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背景
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浸风烟, 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千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 谈笑低吟道明天。
回忆录: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史料和文学的价值。
特点:
真实性,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感受。
广泛性,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性,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了解回忆录
整体感知
本文为回忆录,找出本文回忆了长征的哪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内容概括
时间顺序。
2.通过这些事件我们能读出战士们怎样的心情﹖请举例说明作者在本文中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种心情的
兴奋
喜悦
激动
向往
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
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
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交织使用,记叙、议论与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①场面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时,同志们早早到场“把一个晒麦的场子占得满满的”“熙熙攘攘”的场面;会上欢呼“长征万岁”“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的场面。
②动作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第8段“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③心理描写:如第2段“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
④侧面描写:如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
3.红军长征的胜利令战士们如此激动不已,那么长征究竟是一次怎样的行动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具体细节。
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①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鸿逵、马宏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
③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
自然环境恶劣
物质资源缺乏
敌人围追堵截
长征路途遥远
时间
途径地
成就
困难
意义
长征时间、
战斗时间、
休息时间、
行军时间
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
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
走过十一个省,
走了两万五千里,
是前所末有的长征
路途遥远,
敌人围追堵截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品读毛主席讲话的要点
①突出毛主席对长征胜利的重要作用,展现他的领袖气质,表现作者对毛主席的钦佩和崇敬之情。长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才取得了胜利。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更进一步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所以像作者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对毛主席有着发自内心的钦佩与崇敬之情。
请简要分析,为什么杨成武的这篇回忆录要大篇幅地写毛主席的发言
7.请简要分析,为什么杨成武的这篇回忆录要大篇幅地写毛主席的发言
②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毛主席对长征进行了高度而准确的总结,从多个方面论述、阐释了长征的功绩和意义。
③照应上文对红军的兴奋、激动心情的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的层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让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④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同时,毛主席的发言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对革命前景的清醒认知,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理解: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力量的宣示:敌人仍然强大,红军部队损失惨重,但经过长征,队伍没有打散,而且还经常能打胜仗,让蒋介石觉得自己无力消灭红军。
革命的宣传:十一个省两万万人民都知道了红军的存在,打了那么多胜仗,又扩充了那么大的队伍。
为革命未来打下基础:建立了那么多苏维埃政权、当地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到达陕西以后留下了一万多精干,这都是在播种。
“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习近平主席讲话
主旨点睛
《长征胜利万岁》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总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 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敢于胜利的精神。 (习近平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