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12: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997年7月1日,零点的钟声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据统计,6月30日当天现场至少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对此进行采访。一时之间,无数新闻报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别了,
不列颠尼亚
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
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
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了解作者
标题含义
不列颠尼亚号,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是英国最有名的游轮,也是唯一一艘以“不列颠尼亚”命名的皇家游艇。
北京条约
租期99年
1898年租借新界
7月1日生效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历史沧桑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中国代表都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要求。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本来可以有机会收回香港,但蒋介石在美国和英国的重压面前放弃了收复香港的机会。
香港问题的由来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文体知识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
狭义—消息
广义
通讯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消息
新闻评论
特写
访谈
新闻六要素
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y(何因)
How(如何)
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有时也有引标和副标。
概括新闻内容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新闻的主要结构
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语: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
文体知识
倒金字塔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按照新闻的基本构成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
(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
港督府变迁(4)、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港岛(7)、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8)
(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表明港督将永远成为历史,今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场景一
中国即将接管香港,英国必须撤离。
历史材料:第4段
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2—4段)(第一次降旗)。
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
现实场景和历史材料交织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场景二
中国即将接管香港,英国必须撤离。
历史材料:第7段
晚6时15分至7时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举行告别仪式(5—7段)(第二次降旗)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现实场景和历史材料交织
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从此中国将对香港行使主权。
场景三
中国即将接管香港,英国必须撤离。
历史材料:第8段
七月一日子夜时分,最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8—9段)(第三次降旗)
米旗落幕 五星升起
现实场景和历史材料交织
现实场景和历史材料交织
标志:英国统治的结束,香港已经回归祖国。
场景四
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10-11段)
时间 新闻事实 新闻背景
30日下午 告别在港岛半山拉开序幕 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 港督旗帜降落 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举行降旗仪式
4时40分 港督离开港督府 港督府的历史
6时15分 告别仪式 150多年的英国管治
7时45分 第二次降旗仪式 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
30日最后一分钟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离港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1、补充新闻事实,丰富了新闻的内容。(内容)
2、形成今昔对比,不仅使现实场景有画面感,还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产生历史纵深感。(效果)
3、在今昔的沧桑巨变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感。(主题)
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法有何作用?
①增强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可信度。
②体现了盼望回归的激动和急切心情。
③体现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的来之不易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时间写得特别准确、紧密有什么作用?
倒装句式,突出“别了”,强调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彻底终结,隐含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
3
运用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不列颠尼亚号不仅指英国王室皇家游轮,也指英国的殖民统治,意味深长,具有独特性。
2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不列颠尼亚代指英国或英国的殖民统治,十分巧妙,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
1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的含义?使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无比欣喜、自豪之情。
【2019全国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当堂训练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参考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这次工程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实现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时间+对象+事件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