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观察法、重叠法),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理解角大小的影响因素。 2.发展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渗透对比、归纳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与操作能力。 3.在操作与比较中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辨析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仅与边张开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 师:展示小鸟图片,提问:“小鸟张开的嘴巴像角,妹妹和哥哥谁的嘴巴张得大?怎么比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例1:比较妹妹和哥哥嘴巴张角的大小 教师活动: 发放附页图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剪下∠1和∠2 尝试比较大小,师:可以怎么比? 师展重叠比较法点对齐,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张开程度,能得出∠2比∠1大/ 例2:比较弟弟和哥哥嘴巴张角的大小 (1)师提问∠2边长,∠3边短,能直接看边长短比较吗?该怎么比? (2)师组织用重叠法验证,强调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只看张开程度 例3:比较三角板角的大小 展示:两个三角板 提问:“比较相同角的大小,你发现什么?” 师:是的,边长短不同,角大小相同 师讲解:从角的“张口”,而非从角的“占地”角度来辨认角的大小,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师总结;角的大小只和张开程度有关。 三、巩固应用 1.第2题比较大小 2.第3题和同伴说一说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的;重点落到开口大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大小比较,掌握了观察法和重叠法,还知道角的大小只与边张开程度有关,与边长短无关。大家在操作和思考中表现很棒!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角,运用今天的方法比较大小。下节课将学习特殊的角——直角,记得准备好三角尺哦! 观察图片,初步猜测,思考比较方法。 剪一剪:动手剪角 比一比: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说一说:小组交流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4)生汇报:可以用重叠法,∠2张开大,所以∠2大。 先猜测,再用重叠法操作,发现∠3比∠2大。 生1:三角板相同角大小相等,边长短不影响。 生2:尽管两个三角板的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兴趣,激活学生对“角大小比较”的探究欲望。 通过操作学习重叠比较法,培养直观操作与观察能力。 引发认知冲突,通过验证澄清误区,理解角大小的本质: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只看张开程度。 借助比较大小三角板对应角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实例强化“角大小与边长短无关”的结论,巩固认知。 结合生活场景,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提升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比一比 观察法、重叠法 重叠比较法:顶点对齐,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张开程度 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程度有关,与边长短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操作活动与对比分析,学生理解角的大小规律。但部分学生在重叠法操作中不够规范,对“边长短无关”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对学生操作指导不够细致,部分学生未精准掌握重叠法。后续需增加对比练习,增加重叠法分步演示视频,设计针对性纠错练习,如错误操作辨析,如展示边长短不同但大小相等的角,强化本质理解,确保操作规范性。提升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度,更扎实落实核心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