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4课时《植树》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4课时《植树》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11: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植树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拆分计算”的算理。 2.经历操作、讨论、推理过程,发展抽象思维与数学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抽象算理本质,灵活运用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教材“植树”情境图, 学校组织植树,共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平均每班分多少棵? 探究新知 (一) 1.36÷3的算理与算法 师:36÷3怎么算?用小棒分一分,说说想法。 师:如何列式? 师强调算理:将36拆分为30和6,分别除以3再相加。 2.还有44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分几组? 如何列示? 师:44÷4如何计算?迁移36÷3的方法。” 探究44÷4的算理与算法 教师总结共性:拆数后分别相除再累加。 3.算一算,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算式:30÷3、33÷3、36÷3、39÷3,引导计算。 提问: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依次增加3,商依次增加1,本质是拆分后计算。 (二)试一试: 1.教师呈现教材“分树苗”情境:学校有42棵树苗,要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到多少棵?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探究42÷3的算理与算法 教师提问:“42÷3怎么算?用小棒分一分,说说想法。” 师:还剩1捆和2根,如何处理? 师:能用算式表示吗? 巩固应用 练一练1: 要求:分一分,计算46÷2、39÷3,用拆数法说算理。 注意:结合小棒图,清晰表达拆分过程。 练一练2: 要求:解决鞋、手套、帽子的价格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36÷3 生:先分3捆(30根),再分6根。最后相加。 生3:还可以想乘法12×3=36.所以36÷3=12 生:30÷3=10,6÷3=2,10+2=12。 生:44÷4 生1:将44拆分成40和4 生2:40÷4=10,4÷4=1,10+1=11 生3:还可以想乘法11×4=44.所以44÷4=11 生:我发现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 生:42÷3 先分4捆(40根),每班1捆”引导学生 生:将剩余1捆(10根)和2根合为12根再分。 生:42拆分为30和12,30÷3=10,12÷3=4,10+4=14。 创设植树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建立问题与除法的联系,引出课题。 通过操作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拆分算理,抽象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法,渗透转化思想。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规律,深化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的理解,培养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理解拆分算理,抽象出口算算法,渗透转化思想。 通过直观操作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熟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结合生活情境,应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倍数问题
板书设计 植树 42÷3:30÷3=10 12÷3=4 10+4=14
教学反思 通过分树苗的操作,理解了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再相加的算理,掌握了口算方法。经历操作、讨论、推理过程,发展抽象思维与数学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