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堂小测 单元测试(学生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堂小测 单元测试(学生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21:12:37

文档简介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知识梳理
1.长方体、四面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 ,简称 .
2.包围着体的是 .
3.长方体、四面体等,围成它们的面都是平面的一部分,它们都是 .
4.面与面相交形成 ;线与线相交得到 .
5.几何图形是由 、 、 、 组成的,其中
是最基本的图形.
6.几何图形中,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作 ;各点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作 .
平面没有边界.教室里窗户玻璃的表面、黑板的表面给我们的都只是平面的局部的形象.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典例】如图,某酒店大堂的旋转门内部由四块宽2 m、高3 m的长方形玻璃隔板组成.
(1)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这体现了 动成体;
(2)求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结果保留π).
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对点训练】
1.将如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
A. B.
C. D.
2.将棱长为a的正方体锯成27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
课堂10分钟
1.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锥的是( )
A. B. C. D.
2.如图中柱体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3.天空划过一道流星,这个过程可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下面四个几何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5.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庾辞(SōuCí)”或“隐语”.谜语:“正看三条边;侧看三条边;上看圆圈圈,就是没直边.” .(打一几何体)
4.2 线段、射线、直线
知识梳理
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了 ,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
2.经过两点有 条直线,并且只有 条直线.
3.两点确定 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一条直线上可以包含多条线段或射线.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与识别
【典例】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画出直线AB,射线CB,线段AC;
(2)在线段AC取一点D,数数看,此时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有n个不同的点,此时这条直线上可以数出2n条不同的射线,n(n-1)条线段.
【对点训练】
读下列语句并画图:
(1)直线a经过A,B两点;
(2)点P是直线a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b与直线a相交于点C,并且点C在线段AB上;
(3)画射线CD.
课堂10分钟
1.直线、线段、射线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相交的是( )
A. B.
C. D.
2.小红家分了一套住房,她想在自己的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那么小红至少需要几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 )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3.下列各图中,表示“射线CD”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3×4的网格中,标注有7个黑点和6个白点,经过同颜色的3点可以画 条直线.
5.如图,AB是一段高铁行驶路线图,图中字母表示的5个点表示5个车站,在这段路线上往返行车,需印制 种车票.
4.3 线段的长短
知识梳理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 ,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这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并非这两点之间的线段.
3.只用没有 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4.尺规作图一般有以下三步:(1) :当作图是用文字语言叙述时,要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 :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 :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要保留作图痕迹.
若点C是线段 AB的中点,则AC=BC;若AC=BC,则点C不一定是线段AB的中点,如图.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线段的比较与计算
【典例】一根木条(线段AB)上有M,N两个木块(看作点),点M总在点N的左侧,且总有AM=BN. 
(1)图中共有 条线段;
(2)判断AN与BM长度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P是AM的中点,Q是BN的中点,当AN=9,MN=6时,求PQ的长度.
数形结合是解答有关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线段的比较一般是依据图形直观判断,其计算是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后计算.
【对点训练】
如图,线段AC,点D在AC的延长线上,且CD=AB.
(1)比较线段AC与BD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若AB∶BC=2∶5,AC=14,求AD的长;
(3)若AC=a,点P为线段AC上一动点,要使点P分别到点A,B,C的距离和最小,问点P在何处?此时最小值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课堂10分钟
1.如图,围绕在正方形四周的四条线段a,b,c,d中,长度最长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中,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直线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6 cm,BC=4 cm,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cm.
4.如图,先完成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可用黑色笔加粗痕迹,不写作法),再解答.
(1)连接AB,在射线AC上截取AD=AB,标出字母D;
(2)根据(1)的结果,比较线段AB,AC的长短.
5.已知线段AB=12 cm,C是直线AB上一点,BC=4 cm,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4.4 角
第1课时 角的定义及表示
知识梳理
1.角可以看作是从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OB所组成的图形,其中点O叫作角的 ,射线 OA,OB叫作角的 .这个角可记作 ,读作“ ”.
2.∠AOB也可以看成射线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后形成的图形.射线OA,OB分别叫作∠AOB的 和 .
角的表示方法有多种,用3个大写字母表示角的时候,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不能因为疏忽出错.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角的表示
【典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
(2)写出以B为顶点的角: ;
(3)图中共有多少个角?分别把它们都表示出来.
(1)表示某一个角时,角的符号“∠”一定不能丢;
(2)当某个顶点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角时,其中任何一个角都不能用顶点字母表示.
【对点训练】
如图,已知∠MON,在∠MON内画一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3个角;在∠MON内画两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6个角;在∠MON内画三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10个角;….按照此规律,在∠MON内画20条射线时,求图中角的个数是多少?
  
课堂10分钟
1.下列图形中,能用∠O和∠1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1就是∠A;②∠2就是∠B;③∠3就是∠C;④∠4就是∠D.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OB=90°,以O为顶点的锐角共有 个. 
4.如图,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1为 ;∠2为 ;∠3为 .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已知D,E是线段BC上的两点,连接AB,AD,AE,AC.下列说法:①∠DAE可记作∠1;②∠2可记作∠E;③图中有且只有2个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④图中共有10条线段;⑤图中共有10个小于180°的角.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第2课时 角的度量、方向角与钟面角
知识梳理
1°= ′,1′= ″.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不能与10进制单位混淆.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角的计算
【典例】解答下列各题:
(1)钟表上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多少?
(2)若时针由2时30分走到2时55分,问分针转过多大的角度?
在钟表上,时针12小时转过360°,分针每小时转过360°,秒针每分钟转360°.
【对点训练】
王老师到市场去买菜,发现如果把10千克的菜放到秤上,秤的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如图所示.第二天王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
(1)如果把0.5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多少角度?
(2)如果指针转了54°,这些菜有多少千克?
课堂10分钟
1.将65.25°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结果正确的是( )
A.65°25′ B.65°2′5″
C.65°4′ D.65°15′
2.36.21°用度、分、秒表示时,其中的分是( )
A.12′ B.21′
C.36′ D.60′
3.如图,一艘轮船行驶到B处时,测得小岛A,C的方向分别为北偏西30°23′和西南方向,则∠ABC的度数是( )
A.104°37′ B.94°37′
C.120°23′ D.114°37′
4.以学校为观测点,广场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甲从O处出发沿北偏东15°32′的方向走到A处,乙从O处出发沿南偏西55°28′的方向走到B处,则∠BOA的度数是 .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1课时 角的大小比较与角的平分线
知识梳理
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 的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直线或线段.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与角的平分线相关的计算
【典例】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72°(本题中角的度数均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
(1)如图1,若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 ;
(2)在(1)的条件下,如图2,若OF平分∠BOD,求∠EOF的值.
图1
 
图2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计算,邻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对点训练】
如图,O为直线AB上的一点,射线OD平分∠AOC,∠DOE=90°.
(1)如果∠AOC=40°,求∠BOD 的度数;
(2)如果∠AOC=α,那么OE是∠BOC 的平分线吗?为什么?
课堂10分钟
1.若三个角的大小分别为∠A=120°18′,∠B=120°15′30″,∠C=120.25°,则( )
A.∠A>∠B>∠C B.∠B>∠A>∠C
C.∠A>∠C>∠B D.∠C>∠A>∠B
2.如图,∠AOB=130°,射线OC是∠AOB内部任意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OE的度数不能确定
B.∠AOD=∠EOC
C.∠AOD+∠BOE=65°
D.∠BOE=2∠COD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75°方向走到点B,乙从点A出发向南偏西25°方向走到点C,AM平分∠BAC,则∠DAM的度数是( )
A.45° B.50° C.55° D.60°
4.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如果∠AOB=40°,∠DOE=30°,那么∠BOD是多少度?
第2课时 补角和余角
知识梳理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 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 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
互补和互余是两个角之间的特定的数量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补角和余角的有关计算
【典例】如图,直线AB上有一定点O,射线OC,OM,ON在直线AB上方,且∠MON=90°.
(1)如图1,当OM平分∠AOC时,试说明ON平分∠BOC;
(2)如图2,分别作∠COM,∠CON的平分线OD,OE,当∠CON=10°时,求∠DOE的度数.
图1
  
图2
当题目中的结论具有多样性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完整求得答案.
【对点训练】
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MON按如图所示放置,且直角顶点在O处,在∠MON内部作射线OC,且OC恰好平分∠BOM.
(1)若∠CON=24°,求∠AOM的度数;
(2)若∠BON=2∠CON,求∠AOM的度数.
课堂10分钟
1.如图,∠COD是一个平角,OE平分∠BOD.请根据量角器的读数,分析并计算∠COE的大小是( )
A.155° B.150° C.135° D.130°
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67.5°
3.将一副三角板(含30°,45°,60°,90°角)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直尺上,则∠1的余角的度数是( )
A.15° B.60°
C.75° D.105°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COD=∠AOB=90°,若∠AOD=20°,则∠BOC的度数为 .
5.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第3课时 用尺规作角
知识梳理
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DEF,使得∠DEF=∠AOB.
作法:(1)作射线EG.
(2)在∠AOB上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OA和OB于点P,Q.
(3)以点E为圆心,线段OP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EG于点D.
(4)以点D为圆心,线段PQ长为半径画弧,与(3)中所画弧交于点F.
(5)作射线EF.
∠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尺规作图的运用
【典例】如图,已知∠BAD,用直尺和圆规在射线AD的右侧作∠DCP,使得∠DCP=∠BAD.
用圆规量长度,用直尺画线.作图完成后,不要擦去必要的作图痕迹,要保留作图过程中的基本作图的痕迹,以体现是通过尺规作出的图形.
【对点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锐角∠α.
求作:∠AOD=3∠α.(写出作法,并画出图形.)
课堂10分钟
1.如图所示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P的基本作图,下列说法:(1)弧①的作法是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2)弧②的作法是以O为圆心,PM长为半径;(3)弧③的作法是以C为圆心,PN长为半径;(4)弧③的作法是以O为圆心,MN长为半径.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D是三角形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以点C为顶点,射线CD为一边,在BD上方利用尺规作∠DCE,使得∠DCE=∠B.(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知识梳理
1.长方体、四面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 几何体 ,简称 体 .
2.包围着体的是 面 .
3.长方体、四面体等,围成它们的面都是平面的一部分,它们都是 多面体 .
4.面与面相交形成 线 ;线与线相交得到 点 .
5.几何图形是由 点 、 线 、 面 、 体 组成的,其中
 点 是最基本的图形.
6.几何图形中,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作 平面图形 ;各点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作 立体图形 .
平面没有边界.教室里窗户玻璃的表面、黑板的表面给我们的都只是平面的局部的形象.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典例】如图,某酒店大堂的旋转门内部由四块宽2 m、高3 m的长方形玻璃隔板组成.
(1)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这体现了      动成体;
(2)求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结果保留π).
解:(1)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圆柱,这体现了面动成体,
故答案为:圆柱;面;
(2)由题意,得π×22×3=12π(m3),所以每扇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12π m3.
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对点训练】
1.将如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A )
A. B.
C. D.
2.将棱长为a的正方体锯成27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12a2 .
课堂10分钟
1.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锥的是( D )
A. B. C. D.
2.如图中柱体的个数是( C )
      
A.3 B.4 C.5 D.6
3.天空划过一道流星,这个过程可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A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下面四个几何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是( D )
A. B. C. D.
5.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庾辞(SōuCí)”或“隐语”.谜语:“正看三条边;侧看三条边;上看圆圈圈,就是没直边.” 圆锥 .(打一几何体)
4.2 线段、射线、直线
知识梳理
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了 射线 ,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直线 .
2.经过两点有 一 条直线,并且只有 一 条直线.
3.两点确定 一 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一条直线上可以包含多条线段或射线.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与识别
【典例】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画出直线AB,射线CB,线段AC;
(2)在线段AC取一点D,数数看,此时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解:(1)如图,直线AB,射线CB,线段AC即为所求;
(2)图中有AB,AD,CD,BC,AC共5条线段.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有n个不同的点,此时这条直线上可以数出2n条不同的射线,n(n-1)条线段.
【对点训练】
读下列语句并画图:
(1)直线a经过A,B两点;
(2)点P是直线a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b与直线a相交于点C,并且点C在线段AB上;
(3)画射线CD.
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课堂10分钟
1.直线、线段、射线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相交的是( B )
A. B.
C. D.
2.小红家分了一套住房,她想在自己的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那么小红至少需要几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 B )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3.下列各图中,表示“射线CD”的是( B )
A. B.
C. D.
4.如图,在3×4的网格中,标注有7个黑点和6个白点,经过同颜色的3点可以画 1或3 条直线.
5.如图,AB是一段高铁行驶路线图,图中字母表示的5个点表示5个车站,在这段路线上往返行车,需印制 20 种车票.
4.3 线段的长短
知识梳理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 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 长度 ,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这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并非这两点之间的线段.
3.只用没有 刻度 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4.尺规作图一般有以下三步:(1) 已知 :当作图是用文字语言叙述时,要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 求作 :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 作法 :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要保留作图痕迹.
若点C是线段 AB的中点,则AC=BC;若AC=BC,则点C不一定是线段AB的中点,如图.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线段的比较与计算
【典例】一根木条(线段AB)上有M,N两个木块(看作点),点M总在点N的左侧,且总有AM=BN. 
(1)图中共有      条线段;
(2)判断AN与BM长度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P是AM的中点,Q是BN的中点,当AN=9,MN=6时,求PQ的长度.
解:(1)图中有线段:AM,MN,NB,AN,MB,AB,共6条,故答案为:6
(2)AN=BM.
理由:因为AM=BN,所以AM+MN=BN+MN,
即AN=BM.
(3)因为AN=9,MN=6,所以AM=BN=AN-MN=9-6=3.因为P是AM的中点,Q是BN的中点,所以PM=AM=,QN=BN=,所以PQ=PM+QN+MN=++6=9.
数形结合是解答有关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线段的比较一般是依据图形直观判断,其计算是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后计算.
【对点训练】
如图,线段AC,点D在AC的延长线上,且CD=AB.
(1)比较线段AC与BD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若AB∶BC=2∶5,AC=14,求AD的长;
(3)若AC=a,点P为线段AC上一动点,要使点P分别到点A,B,C的距离和最小,问点P在何处?此时最小值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1)AC=BD.理由如下:
因为AB=CD,所以AB+BC=CD+BC,所以AC=BD;
(2)因为AB∶BC=2∶5,所以设AB=2k,则BC=5k,所以AC=AB+BC=2k+5k=7k.又因为AC=14,所以7k=14,解得:k=2,所以AB=2k=4,BC=5k=10.因为AB=CD,所以CD=4,所以AD=AC+CD=18;
(3)当P在点B时,到点A,B,C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a.理由如下:因为P为线段AC上一动点,所以点P到A,B,C的距离分别为PA,PB,PC,如图所示.
因为PA+PC=AC,AC=a为定值,所以要使距离和PA+PB+PC最小,则只需PB最短即可,所以当点P与点B重合,PB=0时,PB最小,此时PA+PB+PC=AC=a,即当P在点B时,到点A、B、C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a.
课堂10分钟
1.如图,围绕在正方形四周的四条线段a,b,c,d中,长度最长的是( D )
A.a          B.b
C.c D.d
2.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中,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D )
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直线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6 cm,BC=4 cm,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2或10 cm.
4.如图,先完成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可用黑色笔加粗痕迹,不写作法),再解答.
(1)连接AB,在射线AC上截取AD=AB,标出字母D;
(2)根据(1)的结果,比较线段AB,AC的长短.
(1)如图,连接AB,在射线AC上截取AD=AB;
(2)因为AD=AB,AD>AC,
所以AB>AC.
5.已知线段AB=12 cm,C是直线AB上一点,BC=4 cm,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
图1
因为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AB=12 cm,BC=4 cm,所以AM=MB=AB=6 cm,CN=NB=BC=2 cm,则MN=MB-BN=6-2=4(cm);
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图2
因为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AB=12 cm,BC=4 cm,
所以MN=MB+BN=AB+BC=6+2=8(cm).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是4 cm或8 cm.
4.4 角
第1课时 角的定义及表示
知识梳理
1.角可以看作是从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OB所组成的图形,其中点O叫作角的 顶点 ,射线 OA,OB叫作角的 边 .这个角可记作 ∠AOB ,读作“ 角AOB ”.
2.∠AOB也可以看成射线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后形成的图形.射线OA,OB分别叫作∠AOB的 始边 和 终边 .
角的表示方法有多种,用3个大写字母表示角的时候,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不能因为疏忽出错.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角的表示
【典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
(2)写出以B为顶点的角:      ;
(3)图中共有多少个角?分别把它们都表示出来.
解:(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A,∠C;
(2)以B为顶点的角有3个:∠ABE,∠ABC,∠EBC;
(3)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7个:∠A,∠C,∠ABE,∠ABC,∠EBC,∠AEB,∠BEC.
(1)表示某一个角时,角的符号“∠”一定不能丢;
(2)当某个顶点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角时,其中任何一个角都不能用顶点字母表示.
【对点训练】
如图,已知∠MON,在∠MON内画一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3个角;在∠MON内画两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6个角;在∠MON内画三条射线时,则图中共有10个角;….按照此规律,在∠MON内画20条射线时,求图中角的个数是多少?
  
由题可得,画n条射线所得的角的个数为:
1+2+3+…+(n+1)=(n+1)(n+2),
所以当n=20时,(n+1)(n+2)=×21×22=231.
故图中角的个数为231个.
课堂10分钟
1.下列图形中,能用∠O和∠1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1就是∠A;②∠2就是∠B;③∠3就是∠C;④∠4就是∠D.其中正确的是( A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OB=90°,以O为顶点的锐角共有 5 个. 
4.如图,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1为 ∠MCB ;∠2为 ∠AMC ;∠3为 ∠CAN .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已知D,E是线段BC上的两点,连接AB,AD,AE,AC.下列说法:①∠DAE可记作∠1;②∠2可记作∠E;③图中有且只有2个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④图中共有10条线段;⑤图中共有10个小于180°的角.其中正确的是 ①③④ .(填序号)
第2课时 角的度量、方向角与钟面角
知识梳理
1°= 60 ′,1′= 60 ″.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不能与10进制单位混淆.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角的计算
【典例】解答下列各题:
(1)钟表上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多少?
(2)若时针由2时30分走到2时55分,问分针转过多大的角度?
解:(1)2时15分时分针指向数字3,而时针从数字2开始转动的角度为15×0.5°=7.5°,
所以钟表上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为30°-7.5°=22.5°;
(2)分针转过的角度为25×6°=150°.
在钟表上,时针12小时转过360°,分针每小时转过360°,秒针每分钟转360°.
【对点训练】
王老师到市场去买菜,发现如果把10千克的菜放到秤上,秤的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如图所示.第二天王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
(1)如果把0.5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多少角度?
(2)如果指针转了54°,这些菜有多少千克?
(1)因为=18°,所以0.5×18°=9°,
所以0.5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9°;
(2)因为=3(千克),所以菜的质量共有3千克菜.
课堂10分钟
1.将65.25°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结果正确的是( D )
A.65°25′ B.65°2′5″
C.65°4′ D.65°15′
2.36.21°用度、分、秒表示时,其中的分是( A )
A.12′ B.21′
C.36′ D.60′
3.如图,一艘轮船行驶到B处时,测得小岛A,C的方向分别为北偏西30°23′和西南方向,则∠ABC的度数是( A )
A.104°37′ B.94°37′
C.120°23′ D.114°37′
4.以学校为观测点,广场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5.如图,甲从O处出发沿北偏东15°32′的方向走到A处,乙从O处出发沿南偏西55°28′的方向走到B处,则∠BOA的度数是 140°04′ .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1课时 角的大小比较与角的平分线
知识梳理
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 相等 的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直线或线段.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与角的平分线相关的计算
【典例】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72°(本题中角的度数均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
(1)如图1,若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      ;
(2)在(1)的条件下,如图2,若OF平分∠BOD,求∠EOF的值.
图1
 
图2
解:(1)因为∠AOC=72°,
所以∠BOC=180°-∠AOC=180°-72°=108°.
因为OD平分∠AOC,OE平分∠BOC,所以∠COD=∠AOC=36°,∠COE=∠BOC=54°, 
所以∠DOE=∠COD+∠COE=36°+54°=90°.
故答案为:90°;
(2)因为∠AOB=180°,∠AOC=72°,
所以∠COB=108°.
因为OD平分∠AOC,OE平分∠BOC,所以∠AOD=∠AOC=36°,∠BOE=∠BOC=54°, 
所以∠BOD=180°-∠AOD=144°.
因为OF平分∠BOD,所以∠BOF=∠BOD=72°,所以∠EOF=∠BOF-∠BOE=72°-54°=18°.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计算,邻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对点训练】
如图,O为直线AB上的一点,射线OD平分∠AOC,∠DOE=90°.
(1)如果∠AOC=40°,求∠BOD 的度数;
(2)如果∠AOC=α,那么OE是∠BOC 的平分线吗?为什么?
(1)因为∠AOC=40°,射线OD平分∠AOC,所以∠1=∠2=∠AOC=×40°=20°.因为∠1+∠BOD=180°,所以∠BOD=180°-∠1=180°-20°=160°;
(2)是.理由如下:
因为∠AOC=α,射线OD平分∠AOC,所以∠2=∠AOC=α.因为∠DOE=90°,∠2=α,所以∠3=90°-∠2=90°-α,所以∠4=180°-∠AOC-∠3=90°-α,所以∠3=∠4,所以OE是∠BOC 的平分线.
课堂10分钟
1.若三个角的大小分别为∠A=120°18′,∠B=120°15′30″,∠C=120.25°,则( A )
A.∠A>∠B>∠C B.∠B>∠A>∠C
C.∠A>∠C>∠B D.∠C>∠A>∠B
因为1°=60′,所以0.25°=15′.所以∠C=120.25°=120°15′,因为∠A=120°18′,∠B=120°15′30″,所以∠A>∠B>∠C.
2.如图,∠AOB=130°,射线OC是∠AOB内部任意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DOE的度数不能确定
B.∠AOD=∠EOC
C.∠AOD+∠BOE=65°
D.∠BOE=2∠COD
因为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所以∠AOD=∠COD,∠EOC=∠BOE.又因为∠AOD+∠BOE+∠EOC+∠COD=∠AOB=130°,所以∠AOD+∠BOE=∠COD+∠EOC=∠DOE=65°.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75°方向走到点B,乙从点A出发向南偏西25°方向走到点C,AM平分∠BAC,则∠DAM的度数是( B )
A.45° B.50° C.55° D.60°
由题意可知,∠EAB=75°,∠CAF=25°,∠DAF=90°,∠EAD=90°,所以∠BAD=∠EAD-∠EAB=90°-75°=15°,所以∠BAC=∠BAD+∠DAF+∠CAF=15°+90°+25°=130°,因为AM平分∠BAC,所以∠BAM=∠BAC=65°,所以∠DAM=∠BAM-∠BAD=65°-15°=50°.
4.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如果∠AOB=40°,∠DOE=30°,那么∠BOD是多少度?
因为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
所以∠AOB=∠COB,∠COD=∠DOE.
因为∠AOB=40°,∠DOE=30°,所以∠COB=40°,∠COD=30°,所以∠BOD=∠COB+∠COD=70°.
第2课时 补角和余角
知识梳理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 平 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 直 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相等 .
互补和互余是两个角之间的特定的数量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补角和余角的有关计算
【典例】如图,直线AB上有一定点O,射线OC,OM,ON在直线AB上方,且∠MON=90°.
(1)如图1,当OM平分∠AOC时,试说明ON平分∠BOC;
(2)如图2,分别作∠COM,∠CON的平分线OD,OE,当∠CON=10°时,求∠DOE的度数.
图1
  
图2
解:(1)因为OM平分∠AOC,
所以∠AOM=∠COM.
因为∠MON=90°,
即∠MOC+∠NOC=90°,
所以∠AOM+∠BON=90°,所以∠CON=∠BON,所以ON平分∠BOC;
(2)①当OD,OE在OC异侧时.
因为OD,OE分别是∠COM,∠CON的平分线,
所以∠COD=∠COM,∠COE=∠CON.
因为∠MON=90°,即∠MOC+∠NOC=90°,
所以∠DOE=∠DOC+∠COE=45°;
②当OD,OE在OC同侧时.
因为OD,OE分别是∠COM,∠CON的平分线,
所以∠COD=∠COM,∠COE=∠CON.
因为∠MON=90°,即∠MOC-∠NOC=90°,
所以∠DOE=∠DOC-∠COE=45°,
答:∠DOE的度数为45°.
当题目中的结论具有多样性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完整求得答案.
【对点训练】
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MON按如图所示放置,且直角顶点在O处,在∠MON内部作射线OC,且OC恰好平分∠BOM.
(1)若∠CON=24°,求∠AOM的度数;
(2)若∠BON=2∠CON,求∠AOM的度数.
(1)因为∠MON=90°,∠CON=24°,
所以∠MOC=90°-∠CON=66°.
由OC平分∠MOB,得∠BOM=2∠MOC=132°,
故∠AOM=180°-∠BOM=48°.
(2)因为∠BON=2∠NOC,OC平分∠MOB,
所以∠MOC=∠BOC=3∠NOC.
因为∠MOC+∠NOC=∠MON=90°,
所以3∠NOC+∠NOC=90°,即4∠NOC=90°,
所以∠BON=2∠NOC=45°,
所以∠AOM=180°-∠MON-∠BON=180°-90°-45°=45°.
课堂10分钟
1.如图,∠COD是一个平角,OE平分∠BOD.请根据量角器的读数,分析并计算∠COE的大小是( A )
A.155° B.150° C.135° D.130°
因为OE平分∠BOD,所以∠DOE=∠BOD.因为∠COD是一个平角,所以∠BOD=∠AOC=50°,所以∠DOE=25°,所以∠COE=180°-∠DOE=155°.
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C )
A.30° B.45° C.60° D.67.5°
设这个角为α.由题意,得180°-α=4(90°-α),解得α=60°,即这个角的度数是60°.
3.将一副三角板(含30°,45°,60°,90°角)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直尺上,则∠1的余角的度数是( A )
A.15° B.60°
C.75° D.105°
如图所示,
依题意,得∠2=45°,∠3=60°,所以∠2+∠3=105°.因为∠4+∠2+∠3=180°,所以∠4=75°,根据直尺的对边平行,得∠1=∠4=75°,所以∠1的余角为90°-∠1=90°-75°=15°.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COD=∠AOB=90°,若∠AOD=20°,则∠BOC的度数为 160° .
因为∠COD+∠AOB=∠BOC+∠AOD,所以∠BOC=∠COD+∠AOB-∠AOD.因为∠AOD=20°,∠COD=∠AOB=90°,所以∠BOC=
160°.
5.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45° .
设这个角的度数是x,则180°-x=3(90°-x),解得x=45°.答:这个角的度数是45°.
第3课时 用尺规作角
知识梳理
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DEF,使得∠DEF=∠AOB.
作法:(1)作射线EG.
(2)在∠AOB上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OA和OB于点P,Q.
(3)以点E为圆心,线段OP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EG于点D.
(4)以点D为圆心,线段PQ长为半径画弧,与(3)中所画弧交于点F.
(5)作射线EF.
∠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尺规作图的运用
【典例】如图,已知∠BAD,用直尺和圆规在射线AD的右侧作∠DCP,使得∠DCP=∠BAD.
解:如图所示.
(1)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D的两边于E,F两点;
(2)以C为圆心,AE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D于点G;
(3)以G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在射线AD右侧交前弧于点H;
(4)过H点作射线CP,则∠DCP就是所求作的角.
用圆规量长度,用直尺画线.作图完成后,不要擦去必要的作图痕迹,要保留作图过程中的基本作图的痕迹,以体现是通过尺规作出的图形.
【对点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锐角∠α.
求作:∠AOD=3∠α.(写出作法,并画出图形.)
作法:如图所示.
(1)画射线OM;
(2)以∠α的顶点N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α的两边于P,Q两点;
(3)以O为圆心,NP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OM于点A;
(4)以A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B;以B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C;以C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5)画射线OD.
即∠AOD就是所求作的角.
 
课堂10分钟
1.如图所示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P的基本作图,下列说法:(1)弧①的作法是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2)弧②的作法是以O为圆心,PM长为半径;(3)弧③的作法是以C为圆心,PN长为半径;(4)弧③的作法是以O为圆心,MN长为半径.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D是三角形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以点C为顶点,射线CD为一边,在BD上方利用尺规作∠DCE,使得∠DCE=∠B.(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DCE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