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以下几个词语的字音“扎辫子、抡起、挪动、混合、玉簪花、撩起”。
2、通过感悟父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从林海音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会她内心世界的变化,从林海音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4、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从《父亲的花落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地震中的父与子》三篇文章中进一步体会感悟父爱的深沉、无私、伟大。
5、从文中走进生活,写写自己感受到的父爱,给父亲写一张明信片。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独立师识字学词,理解“管教、恐惧、催促、挪动、狼狈、耻笑”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带着思考读书,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带着思靠读书,对所提问题进行分类并尝试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课: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海音,林海音在上个世纪的台湾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曾这样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一件童年的小事,却成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是怎样的一件事让她这样刻骨铭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板书课题
迟到。
预习反馈:
1、补充作者资料。
关于林海音,相信大家对她都有一定的了解,哪个组来说说看。
介绍我是
组的资料整理员,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我来补充
。
2、这样一位大作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件小事让她刻骨明星呢?来读课文。
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3、各组字词过关员带领组员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4、反馈学习情况。
学好了吗?我要检验一下,下面进行我们的闯关大比拼第一关:出示PPT
哪个组来挑战?
第二关:我会写一个组派个代表。在黑板上写。
第三关:我说你猜。理解词语。
5、概括课文内容
在字词过关员的带领下本课的生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得非常扎实了,相信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顺畅。再自读课文,文中写了一件怎样的小事。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并作出相应评价和改进。如:很完整,不够简洁。。。。。。。
出示PPT
三、合作探究:
1、高年级同学就应该有真题感知课文的能力,同学们表现都很精彩。
我们不仅要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还要带着思考来读书,你可以从课文主要内容、人物,主题,写作方法写等方面思考,你们有哪些疑问,在小组内讨论并做好记录。(哪个组来说说看)
2、有这么多问题,同学们真棒,边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边思考。可是我们时间有限,这么多问题我们来进行分类,哪些问题已近解决了,哪些问题是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问题,哪些是还未解决的问题。出示PPT
四、展示反馈:
1、巡视,展示反馈。
请小组上台来展示,(叙述本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三个小组
2、值得探究的问题。师,写出问题 一起探讨。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习就是这样,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究学习。
组长记录为下节课做准备.
梳理问题
解决问题
相关补充
自学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3分钟)
共学(5分钟)
自读课文,合作学习生字词。
1、本课容易读错的字有:
2、本课容易写错的字有:
4、这些词语需要我们积累:
5、这些词语你理解吗?
懒惰:
抡起:
狼狈:
抽抽搭搭:
哀求:
6、带领组员读一读课后生字并组词。
7、组织组员交流本课课后生字,特别关注:
自读课文,文中写了一件怎样的小事?
共学(5’)
带着思考读书,你有哪些疑问?
小组内讨论,记录员要做好记录哦!
共学(8’)
梳理问题(如果能在本组解决就本组解决。)
已解决的问题
“√”
未解决的问题
“
?”
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问题
“△”
梳理员组织成员,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分类。
你可以这样做记号。
本课需要梳理的问题:
1、
2、
3、
补充要点:
1、
2、
我们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