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负数)生活当中,你在哪儿见过负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说出电梯中、温度计上、账单上以及海拔高度中的负数)
二、新知探索。
1、读、写负数。
师: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把刚刚说的负数选择几个写在黑板上。
电梯上的负数谁来写一个?带上单位名称好吗?
刚才是谁在温度计上见过负数呢?
刚刚还有同学在账单上见过负数的,也来写一个吧。
还有同学在资料上见过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也来写一个。
师:谁会读?
2、理解负数的意义。
师:会读、会写,真棒!有谁知道这几个负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
别着急,现在到了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时间,你们是一个团队,大家共同讨论。小组内快速分工,每人选择一个负数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它的含义,如果你是用语言来表达,就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如果你觉得我不光会说,还能用一副画把它表示出来,那我就更欣赏了。
比一比,哪个小组是最优秀的?
教师巡视,选择四幅图让学生画到黑板上。
交流:
现在我们就用这四个图来进行交流,你们想先讨论什么?有请主创者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该干嘛?(提出交流要求:倾听、思考、补充、纠正、掌声、点评)
①、账单上的负数。(把来龙去脉讲清楚)
能不能还原一下这个-100元的产生过程?
先存入100元——取出100元(现在是多少?板书0元)——继续取出100元(变成了-100元)
继续透支50元,变成了多少?(-150元)再透支50元呢?能一直这么透支吗?那现在需要还多少钱才能填平?
师:原来-100元和谁有关?(理解当一分钱都没有了,再继续透支,钱就变成了负数,0元以下就是负数。)在刚才的过程中,你觉得谁比较重要?(0)为什么?(0不仅表示没有,还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②、楼梯上的负数。(重点理解把地面看作0,地面以上是正数,地面以下是负数)
师:你为什么不往上画,要往下画呢?电梯里有0层吗?如果接着往下画,随着楼层越来越往下,这些负数就?(越来越小)
③、温度计上的负数。(0度以上是正数,0度以下是负数)
师:为什么这里要画个0?刚刚的0表示一分钱也没有了,这里的0也表示没有温度吗?(0度已经很冷了,是水结冰的温度)
④、用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
把海平面看作0,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来表示。
3、归纳0、正数、负数的关系。
师: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对负数有了更深的认识。仔细观察这四副图,0和负数有什么关系?(负数都比0小)这些负数的外观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横)谁知道这一横叫什么?(负号)像-1,-100,-10这样的数就是负数。(用彩色粉笔圈一圈)
你还知道有哪些负数?(举负小数、负分数)
既然有负数就还有(正数)。谁会写正数?(+2、4)这两个都是正数吗?(比0大的就是正数,+表示强调,可以省略)
看来,在正数和负数中间还应该写个0。(教师板书0,强调这是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做游戏,感受负数的大小。
看大家都学的很认真,接下来咱们来做个游戏,检验一下今天的学习成果。
游戏:
A、请两个同学上台,一高一矮,最矮的同学分别与我和另一个同学比身高,用负数表示?
师:这不是同一个孩子吗?怎么一会是-10,一会儿是-7呢?
B、同样是这3个人,以我的身高为0,其他两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样表示?(-5,-3);我们学校有个老师身高是1米9,应该用(5)来表示,姚明的身高2.26米,又该用(7)来表示。板书在黑板上。
提炼成数轴。(仔细看看这条直线,是不是有点像平时见到的数轴?只不过这条数轴是竖着放的,如果我给你一条横着的数轴,你能在上面标出数来吗?0、1、2、5、-1、-2、-5,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负数的产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以前学的数,无法表达了,我们就可以用负数来表示)
你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介绍负数文化。
刚刚玩的这么开心,你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了解什么?今天我们对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希望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去继续研究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