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华师大版)七年级
上
1.9.2.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
第1章
“—”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板书设计
06
内容总览
目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2. 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新知导入
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2.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在小学里我们知道,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例如
3×5=5×3;
还满足结合律,例如
(3×5) ×2=3×(5×2).
引进了负数以后,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 也就是说,上面两个等式中,将3、5、2换成任意的有理数,是否仍然成立
新知讲解
探究:(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〇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〇和〇 × □ ;
新知讲解
5×(-6)= -30
(-6)×5 = -30
换几组乘数再试一试.
7×(-12) (-12)×7
8×(-9) (-9)×8
= -84
= -84
= -72
= -72
新知讲解
字母表示:ab=ba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
a×b也可以写为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为“·”或省略。
探究:(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〇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〇)× ◇ 和□×(〇 × ◇).
新知讲解
[(-4)×25]×3
(-4)×[25×3]
= -300
= -300
(3×5)×2= 30
3×(5×2)= 30
换几组乘数再试一试.
新知讲解
字母表示:(ab)c = a(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有理数乘法的结合律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新知讲解
第一种:
(-2)×5×(-3)=-10×(-3)=-30
第二种:
(-2)×5×(-3)=(-2)×(-3)×5=6×5=30
第二种比较简便.
计算(-2) ×5 ×(-3),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例2 计算:(-10)××0.1×6.
新知讲解
解:(-10)××0.1×6
=[(-10)×0.1]×(×6)
=(-1)×2
=-2
新知讲解
1. 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一般不单独用,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结合.
2.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是为了简化运算.它只改变其中的运算顺序,而不改变算式中每个数的性质和大小.
从例2的解答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试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 10) ×(-)×0.1 ×6= ;
(- 10) ×(-)×(-0.1) ×6= ;
(- 10) ×(-)×(-0.1) ×(-6)= ;
新知讲解
2
-2
2
观察以上各式,你能发现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积的正负号与各乘数的正负号之间的关系吗
新知讲解
一般地,我们有: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乘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正负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试一试:
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5) ×(-)×3×(-2)×2= ;
(2)(-5) ×(-8.1) ×3.14×0= .
新知讲解
-30
0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乘数为0,积就为0.
例3 计算:
(1)8+(-)×(-8)×(2)(-3)××(-)×(-);
(3)(-)×5×0×.
新知讲解
解:(1)8+(-)×(-8)×
=8+×8×
=8+3
=11
(2)(-3)××(-)×(-)
=-3×××
=-
例3 计算:
(1)8+(-)×(-8)×(2)(-3)××(-)×(-);
(3)(-)×5×0×.
新知讲解
解:(3)(-)×5×0×=0
新知讲解
练一练
计算:
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解:(1) 原式
(2) 原式
新知讲解
思考:
三个数相乘,如果积为负,其中可能有几个乘数为负数
四个数相乘,如果积为正,其中可能有几个乘数为负数
① 积为负 → 有奇数个乘数为负数
三个数 → 有 1 个或 3 个乘数为负数
② 积为正 → 有偶数个乘数为负数
四个数 → 有 0 个或 2 个或 4 个乘数为负数
课堂练习
1. 在算式 ×(- )×(-8)=(- )× ×(-8)=(- )×[ ×(-8)]中,应用了( C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 以上均不正确
C
基础题
2.下列各式积为正的是( )
A.2×3×5×(-4) B.2×(-3)×(-4)×(-3)
C. (-2)×0×(-4)×(-5) D. (+2)×(+3)×(-4)×(-5)
D
课堂练习
3.小阳在做一道计算题:-××■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滴在了本子上,盖住了其中一个数字,导致他无法计算.在求助老师时,老师告诉他被盖住的数字是4,7,10,11中的一个,并且这道题直接用乘法结合律来计算会非常简便,则被盖住的数字可能是( )
A.4 B.7 C.10 D.11
B
基础题
课堂练习
基础题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0.4)×(-5)×(+25); (2)(-10)×(-8.25)×(-0.1);
解:(1)原式=0.4×5×25
=0.4×25×5
=10×5
= 50.
(2)原式=-(10×8.25×0.1)
=-(10×0.1×8.25)
=-(1×8.25)
=-8.25.
课堂练习
提升题
1. 已知 abc >0, a >0, ac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b <0, c <0 B. b >0, c <0
C. b <0, c >0 D. b >0, c >0
D
2. 已知 a =-2,- b =3,| c |=4,则 abc = .
3. 计算:(1-2)×(2-3)×(3-4)×…×(2024-2025)=
.
±24
1
课堂练习
拓展题
对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b=4ab.如:2※3=4×2×3=24.
(1)求3※(-4)的值;
(2)求(-2)※(6※3)的值.
解:(1)3※(-4)=4×3×(-4)=-48.
(2)(-2)※(6※3)=(-2)※(4×6×3)=(-2)※72=4×(-2)×72=-576.
课堂总结
1.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 = a(bc).
课堂总结
2.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乘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正负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板书设计
1.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题:1.9.2.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Thanks!
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