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玲玲的画》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维度课标本课学习目标任务群学业质量 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2.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1.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2.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能结合图画、部件,借助字理、生活实际认识15个生字 正确、规范、整洁会写10个字, 积累会写的7个词语; 能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并简单梳理学过的汉字。 阅读与鉴赏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通过联系上下文,找一找故事中的“好事和坏事”,理解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 读正确、读流利,读好人物对话的部分,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 表达与交流1.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够借助“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内容。提高提取信息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表达的道理,从阅读中获得个人感受。梳理与探究1.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2.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借助“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内容。提高提取信息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归类识记后鼻音的生字。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已知经验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例“熟字加偏旁”“换一换”等等,能通过插图读懂课文,了解大意。 有丰富的童年生活经验,故事实例感同身受。已有策略经验:划分文章段落,通过朗读,浏览圈划文章的“的字短语”、四字词等。 未知经验 已有策略经验:划分文章段落,通过朗读,浏览圈划文章的“的字短语”、四字词等。 个体差异 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会进行画画,也出现过类似于玲玲这种情况,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表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不能结合关键词讲出来整篇故事,从而不能整体把握故事内容,所以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突破措施 1. 方法引领,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1)读文章想象画面 (2)学会长句停顿(3)老师范读(4)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2.讲练结合,丰富体验。 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利用课后题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学 习 目 标 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重难点)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 时 任 务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心灵故事分享会。现在我们就身处于心灵会客厅中,大家是心灵会客厅的小客人,请在这里倾听、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并将自己今天的收获制作成一张心情解忧卡,待我们遇到困难急事时,打开我们的解忧卡从中寻找解决办法吧! 任务要求: 1.根据本课学习,完成心情解忧卡的制作。 2.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心情解忧卡,大声表达,认真倾听。 子任务一:新朋友交一交 子任务二:朋友的故事听一听 子任务三:故事的原因析一析 子任务四:解忧锦囊提一提
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 导入引入课题 任务1: 认识我们的新朋友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心灵会客厅的一位新朋友,和她打声招呼吧! (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小朋友画画的图片,引导同学交流:看,这位小朋友叫玲玲,你们知道玲玲在做什么吗? 二改: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自己口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渡:是的,玲玲在画画。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玲玲的画》。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玲玲的画),学生书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二: 倾听朋友所讲的故事 坐姿端正、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出示课件4)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清课文段落。 2.指名读文。教师相机指导。 3.认读本课生字。(出示课件5)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同桌互读。 (2)提示:“详、评、另、并”是后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 (3)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 (4)识字游戏,巩固字词。(出示课件6) 4.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三幅图画,教师引导排序:如果把这三幅图当作课文的插图,应该怎样排序呢?(出示课件7) (2)图片排序,说明理由。 (3)思考:这三幅图片分别和课文的哪三个自然段对应? 二改:学生对应图片完成后应当借助图片将这则故事讲述出来。 评价任务: 接力朗读课文——朗读,对照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姿势端正☆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流利☆语调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变化☆
评价标准:
环节三:精读鉴赏 任务三: 故事的原因析一析 抓住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了解事情的起因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根据玲玲的心情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出示课件8) 1.读1自然段,看看最开始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课件9) (1)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节奏和断句。 (2)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做个动作?像这个同学一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 (3)引导思考:从“得意、端详、评奖”这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什么呢? 预设:可以看出玲玲的画画得非常好。 (4)引导想象,体会“得意”:课文中写玲玲端详自己的作品,这幅画明天要参加评奖。玲玲一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会想什么呢? (5)联系生活,理解“得意”: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哪件事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 2.学习第2-4自然段,体会“伤心”。(出示课件10) (1)指名读第2-4自然段。(板书:弄脏)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读“啪”时要读得响而短。 (2)体会“伤心”。 ①提问:刚才的玲玲还得意地端详着这幅画,现在画却被弄脏了。玲玲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伤心”。 二改:学生说一说伤心是什么意思?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 过渡:同学们,玲玲从“得意”变得“伤心”,她哭了,心情一落千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体会一下玲玲心情的变化。(出示课件11) 小结: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你们还可以用上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把这件事的起因讲一讲。 评价任务: 用上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把这件事的起因讲一讲 评价方式: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准确说出故事的起因运用动词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环节四:拓展总结 识字写字 任务四: 解忧锦囊提一提 为我们的新朋友提出解忧妙计,并制作出心灵解忧卡吧! 练习书写“画、幅、评、奖” 1.完成心灵解忧卡的制作,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制作的心灵解忧卡。 2.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画、幅、评、奖”。(出示课件1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在书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总结。 3.指导书写“画”。(出示课件13) “画”围绕中心点写得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第一笔横与中间的“田”宽度一致,“田”要写得上宽下窄,竖折是字中最宽的笔画。 4.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五、课堂演练,归纳总结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4) 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5)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玲玲的画》故事的起因,就是玲玲为评奖画了一幅得意的画,然而不小心弄脏了,心情由得意变为伤心。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随着故事发展,玲玲心情的变化。 评价任务: 制作出心灵解忧卡,和同学交流心灵解忧卡。 评价方式: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方法有效性方法可以解忧,有效可操作性性方法易操作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作 业 设 计 基础性作业:书空本课所学的一类字一遍,拼读二类字一遍,课文有感情地朗读2遍。 拓展性作业:将今天了解到的朋友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思考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板 书 设 计(共19张PPT)
玲玲的画
5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任务:
心情故事分享会
第一课时
收拾行囊
去做客
活动1
行囊 字词大集合
词语我会认
1
líng
玲玲 详细 一幅 评 奖 催促 手脏 伤心
报纸 另外 来不及 懒洋洋 并且 糟糕 肯定
shāng
xiáng
fú
píng
jiǎng
cuī
zāng
bào
lìng
jí
lǎn
bìng
zāo
kěn
画
幅
评
奖
纸
生字我会写
报
另
及
拿
并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长横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偏旁中间。
书写指导
píng
bào
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要先写横折钩,再写竖,横撇的起笔靠近中心点,收笔在竖画末端上一点。
jiǎng
上下两个部分都写得稍扁,“大”字出头的部分要稍短。
ná
上下两个部分都要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写在横中线下侧。
jí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撇和捺要舒展。
开火车读课文,边读边标清段落。
行囊 自然段我来标
2
1
2
3
4
5
6
7
8
9
如果把这三幅图当作课文的插图,应该怎样排序呢?
①
②
③
行囊 插图排序
3
思考这三幅图分别和课文的哪三个自然段对应?
①
④
⑧
行囊 图文匹配
4
刚才的三幅图片,也影响到了玲玲的心情,课文中有三个词语写出了玲玲心情的变化,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吧。
得意
伤心
满意
行囊 心情初体验
5
看画
体会心情变化
活动2
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根据玲玲的心情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
读第1自然段,看看最开始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
得意
“端详”:仔细地看。
读第2—4自然段,思考玲玲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啪”要读得响而短。
伤心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得意
得意
伤心
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