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二上第三单元 7《妈妈睡了》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二上第三单元 7《妈妈睡了》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23:04:36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妈妈睡了
7
任务:
记录妈妈的美,
体会美好的爱
亲爱的同学们: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小时候,我们每天都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可是,你们看见过妈妈睡着的样子吗?闯过关卡,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一课时
闯过关卡
获得记录仪
活动1
哄人 先后 睡梦 紧闭 紧张
红润 等待 累了 呼吸 头发
粘贴 汗水 额头 沙沙 乏了

hǒng
xiān
mèng
关卡 字词大通关
生字我会认
1
jǐn
rùn
děng
lèi


zhān
hàn
é
shā




多音字我会读
头发
发梢
发现
发生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小明的头发是短的。








生字我会写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口”小一些,“共”的第二竖比第一竖长,“共”的第二横穿插到“口”的下面。
hǒng
书写指导
“月”写得瘦一些,“佥”的第一横短一点,两点大小一样,撇与最后一横相连。
liǎn
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高低大致相同,“几”的撇要穿插到左半部分提的下面。
chén
上宽下窄,下半部分“囱”写得方正,里面不是“夕”,点要出头。
chuāng
课文是围绕什么事情写的?




围绕睡梦中的妈妈来写
关卡 了解课文内容
2
恭喜你闯过关卡,拿到记录仪,来记录妈妈睡着的样子吧!
记录妈妈的美
体会美好的爱
活动2
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妈妈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想一想:妈妈哄我睡觉,为什么自己先睡着了?为什么妈妈会睡得那么熟,那么香?
妈妈太累了。

是表示顺序的词。反义词是:后。
自读第2自然段,联系课文插图,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真美丽?
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 )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 )的头发
wānɡ
迷人

lànɡ
shì
柔顺
词语搭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7.妈妈睡了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 材 分 析 课 标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妈妈睡了》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妈妈满满的爱,而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也体会到了妈妈对孩子深深地爱,全文描述了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表现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关注课题:《妈妈睡了》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令人想一探究竟,引起阅读兴趣。 关注课文:本课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妈妈哄孩子午睡的场景,这是一幅我们常常能见到的画面。对妈妈来说,这是辛劳地操持家务后难得的小憩,所以妈妈睡得沉沉的,睡得好熟,好香。第二到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用3个并列式的段落描写妈妈的美丽、温柔和劳累。这三段中,有对妈妈熟睡样子的描写,还有孩子看到妈妈熟睡样子后内心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使妈妈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人亲近。课文最后一段还穿插了场景描写,既表现妈妈睡得很熟,周围一切都听不见了,更营造了静谧美好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描红、书写的生字有8个,“哄、脸、沉、沙”是左窄右宽的字。 “窗”笔画最多,上宽下窄,下半部分中的点一定要出头。 “发”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fà,可以组词“头发、白发”;另一个读音是fā,可以联系之前接触过的“发现、发明”等词语进行读音辨别。 “粘”和“乏”在学生日常中接触不多,是理解的难点。“粘”有两个音,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粘”,所以只学习课文中的zhān即可,另一个音不必说,“粘”的理解课用实物演示的方法;“乏”建议通过近义词理解,如联系课文中的“累”比较记忆。 关注词语:本课需要积累“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等短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直观理解记忆;会写的“明亮、故事、头发、窗外”四个词语,重点关注易错词“窗外、故事”的记忆。 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本单元58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本单元38个。→认识汉字 “哄、先”等14个,会写“哄、先”等8个汉字,“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 汉字的形体美。→注意“哄、脸、沉、窗”字的间架结构。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阅读: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理顺课文内容,借助关 分析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讲讲故事。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 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表达与交流: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用自己的话说出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梳理与探究: 制作一张贺卡,在贺卡上夸一夸自己的家人。 (一)已有知识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例“熟字加偏旁”“换一换”等等,能通过插图读懂课文,了解大意。 (二)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丰富的童年生活经验,故事实例感同身受。 (三)已有的策略经验: 已有策略经验:划分文章段落,通过朗读,浏览圈划文章的“的字短语”、四字词等。 (四)存在的困难障碍: 困难障碍:对于文中的关键词语认识模糊。正确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也是比较难。 (五)障碍突破措施 突破措施: 1. 方法引领,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1)读文章想象画面 (2)学会长句停顿(3)老师范读 (4)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2.讲练结合,丰富体验。 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利用课后题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知识经验 已知: 1.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常用汉字700个左右,会写常用汉字300个左右。 2.学生在一年级学过“多彩的儿童生活”的人文主题课文,对于儿童生活有一定的理解。 未知: 个别不常见、字形复杂的汉字不认识,写字时未能做到间架结构合理,书写美观。 存在的困难: 个别生字在识记上有难度。 突破措施: 可以通过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图片猜想字词的 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从而全面地落实识字目标。 生活经验 已知: 1.大部分学生知道信是什么,也接触过爸爸妈妈的写出或者收到的信。 2.部分学生知道信是用来干什么的,什么时候需要写信。 学情未知: 分析写信的格式和内容表达。 存在的困难: 学生第一次接触信件,对于信的内容的掌握有一定困难。 突破措施: 借助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策略经验 已知: 1.一年级已经学过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识字、会意字、反义词、借助拼音、字典等多种识 字方法。 2.能够通过重音、停顿、节奏等方式读好课文,能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通过一年级的学习,能够借助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4.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说出课文表达的感情、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未知: 借助插图和关键词句讲述课文内容。 存在的困难: 文章中信件的内容穿插在对话中,学生不易找全。 突破措施: 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圈,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把两封信的内容整理出来。 1.通过借助拼音、形声字识字、做动作等识字方法,正确认读“哄、先”等14个生字,运用据义定音等方法读准多音字“发、粘”;通过教师范写、自主三看等方法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哄、先、闭、脸”等4个生字;积累的字短语。 2.通过范读、自读、小组合作读、教师指导等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 结合课文内容,提取关键词语,能说出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在我们举办的这期“童年故事会”中,我们认识了爱动脑筋的曹冲、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玲玲,还有给爸爸写信的露西,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故事会”,去讲解我们的童年故事。
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初读识字。 环节二 我是写字小明星(目标1) 任务一: 我是识字小明星 ☆分享识字方法 ☆运用据义定音区分多音字 ☆任务二:书写生字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我是汉字小明星的活动,分享识字方法多,书写端正、规范、整洁的同学能获得绘本插页哦! 活动1自读课文,圈画本课二类字,读准字音。 大声读课文2遍,圈出本课二类字,边读边思考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认识本课二类字呢?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坐姿、读姿,相机指导。 活动2 分享识字方法 1.出示本课二类字,学生分享识字方法。 2.教师总结并点拨。 (1)引导学生观察“哄、吸”的相同之处。(都是口字旁) (2)让学生找一找本课部首相同的生字,归类识记。“哄、吸”的部首都是口字旁。 “润、汗、沙”的部首都是三点水。 “颜、颊、颈、额、颌”的部首都是“页”。 3.出示二类字组成的词语,生自读、同桌互读互教,开火车读。 教师再次收集学生个别错误并及时反馈纠正。 活动3 学习“发、粘”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发”有两个读音,在课文中念“fà”,可以组词为“头发”;另外,还有“fā”, 可以组词“发现”。例如:小明发现同桌的头发变短了。 “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动词,指黏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可以组词“粘贴”;还有一个音是“nián”,形容词,指具有粘性,可以组词“粘土” 。 二改:将多音字及时记录在课本空白处。 师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读音,出示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多音字填空。 活动1 生字分类,规范书写,评价修改。 (1)部首归类识字:“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 (2)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额、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表意,“客、彦、夹、合”表音。 (3)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识记“粘”字。 2.自主三看,观察汉字,教师范写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书写要点,教师总结,范写边讲解重点。 二改:书写要素强调,观看书写视频 哄,左右结构“口”小一点,“共”的第二竖比第一竖长,“共”的第二横穿插到“口”的下面。 脸,“月”写得瘦一些,“佥”的第一横短一点儿,两点一样大小,撇与最后一横相连。 先,第一撇要短,竖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下半部分“儿”要写得舒展。 闭,第一笔是点,“门”要写得宽一些,给“才”留出位置,竖钩在竖中线上。 出示评价标准,学生描一写一。 教师逐一巡视,指导修正学生坐姿、握笔姿势等。 借助评价标准,先自评,同桌互评, 教师巡视,收集记录学生的共性问题,指导个性问题。 大屏展示教师评价指正,改正问题再次练写。 评价任务1 开火车查读。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评价标准声音洪亮☆字音正确☆
评价任务2规范、端正、整洁书写生字。 评价标准自评同桌互评教师点评姿势端正☆☆☆书写规范☆☆☆结构正确☆☆☆整洁美观☆☆☆
环节三整体感知 (目标2) 环节四本课小结 任务三: 我是小小朗读者 ☆同学们,有了生字宝宝的助力,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吗? 听讲认真、坐姿端正、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即可获得朗读星一枚。 任务四: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字词都会读了,放回课文里你们能读好课文吗?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来听(音频或师范读)。 活动1:听范读、学朗读。 ①师播放范读音频,生注意读音、节奏并跟读,画出小节。(师巡视学生听读情况并及时指导) ②师出示朗读要求,学生摆好朗读姿势自读或小组读并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个读;b.同桌合作读;c.男女生读;d.师生合作读;e.配乐齐读。 (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个别指导并及时解决共性问题(例如疑问句的语气、孩子们欣喜快乐的语气) 活动1: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师总结。 二改:可根据板书,回顾课堂所学,进行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分享。 评价任务 1:开火车查读 一一朗读,小组评价,对照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作业 设计 读一读:将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好停顿、节奏和语气(巩固型必做) 2.找一找:积累“的”字短语,学习制作积累卡。
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