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29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29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9 18:0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距今约
170万年
距今约
3万年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山顶洞人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距今约
7000-5000年
距今约
5000年
北京人
元谋人
新石器早期
新石器晚期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通常将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称为“史前”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单元导读
中华文明
起源
生活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的先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文明之源---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第二部分: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第三部分:文明之魂---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通过古代文献中记叙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观察图片,概述炎黄联盟的形成过程,简述尧舜禹如何推行禅让制。
2.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时间、物质基础;说明城市、阶级和国家国家产生的过程;说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地点、时间、特点,简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及过程。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传说中的文明
——远古的传说
任 务 一(指向目标1)
阅读教材p18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概述炎黄联盟的形成过程,简述尧舜禹如何推行禅让制。
要求:1.完成练习册自主导学。
2.独立完成 时间3分钟。
自主·探究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任 务 一(指向目标1)
阅读教材p18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概述炎黄联盟的形成过程,简述尧舜禹如何推行禅让制。
要求: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并在课本上标画。
时间2分钟
合作·研学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你能说出我国哪些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
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
神农尝百草
炎黄联盟
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具有一定历史性、但具有夸张成分的故事。
传说
1. 部落联盟时期: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关于炎黄联盟的神话传说你知道多少?
炎黄联盟
3.过程:
1.时间:
2.时期:
五六千年前
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
炎黄联盟
华夏族
炎帝
蚩尤
其他部落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人文初祖
炎黄子孙
增强民族凝聚力!
1. 部落联盟时期: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黄帝之后出现了哪些首领
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成功治水

他们是怎样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2. 尧舜禹的禅让制:
部落推举
部落推举
尧、舜、禹因何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舜禅位图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禅让制
贤德
标准:
实质:
2. 尧舜禹的禅让制:
一、传说中的文明--远古的传说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农业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三是权利不断加强,出现王权和国家。
——摘编自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广泛采用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它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主要的标志

文明从哪里来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 务 二(指向目标2)
阅读教材p15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时间、物质基础;说明城市、阶级和国家国家产生的过程;说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要求:1.完成练习册自主导学。
2.独立完成 时间3分钟。
自主·探究
二、文明从哪里来--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 务 二(指向目标2)
阅读教材p15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时间、物质基础;说明城市、阶级和国家国家产生的过程;说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要求: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并在课本上标画。
时间2分钟
合作·研学
二、文明从哪里来--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阅读教材p15,梳理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过程?
生产力发展
社会分化
城市形成
人口增长、集中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早期国家



根本原因:
(私有制)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列宁全集》
私有制是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
二、文明从哪里来--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二、文明从哪里来--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何为文明?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阅读相关史事,说说牛梁河遗址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中华文明的曙光!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二、文明从哪里来--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代表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任 务 三(指向目标3)
阅读教材p16—18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地点、时间、特点,简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及过程。
要求:1.完成练习册自主导学。
2.独立完成 时间3分钟。
自主·探究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任 务 三(指向目标3)
阅读教材p16—18正文及相关史事,研读材料、观察图片,说出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地点、时间、特点,简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及过程。
要求: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并在课本上标画。
时间2分钟
合作·研学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16,梳理良渚遗址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什么特点?
时间 地点
概况 ①建筑 ②水利 ③农业 ④墓葬 意义 距今约5300-4300年
浙江余杭
宫殿区、内城(高台)、外城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碳化稻谷
贵族墓地:数十上百件精美的玉器随葬品,玉琮、玉璧、玉钺等
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
良渚社会有较高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②良渚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③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神徽:神人兽面图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1.良渚古城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17,梳理陶寺遗址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
时间 地点
概况 ①建筑 ②墓葬 ③其他 意义 距今约4300—4000年
山西襄汾
宫城(高等级建筑、陶制建筑材料)
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陶鼓、石磐、玉钺、陶盘等器物,来源十分广泛,发现用人殉葬现象;
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
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观象台遗址
社会地位差异明显,阶级分化严重
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朱书符号陶壶
石磬
铜齿轮形器
2.陶寺古城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私有制——
阶 级——
国 家——
都发现了墓葬随葬品
随葬品数量都有显著差别
城市、宫殿遗址
三、文明的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结合材料,分析概括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有何特征?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牛河梁遗址
多元一体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西辽河
黄河
长江
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中原地区
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3. 特征
距今5000多年,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经过持续的发展,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起中华文明的主体。
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②多元一体
①多民族交融而成
特点:
3. 特征
归纳·堂测
课程小结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涿鹿之战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长江流域——良渚古城遗址
黄河流域——陶寺都城遗址
炎黄部落联盟
尧舜禹部落联盟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中华文明起源
城市出现,有大型高等级建筑,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通过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大禹治水
部落联盟
早期国家出现
课堂小结
1. (2025·内蒙古中考·1)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这里文明新格局的形成具有(  )(检测目标3)
A.分散性 B.复杂性 C.独特性 D.交融性
2.(2025·四川遂宁中考·1)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经考古发现,古城北面有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古城中部的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上述考古成果属于(  )(检测目标3)
A.实物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文献史料
A
D
归纳·堂测
“三找”解题法:
找关键词
找答案
找知识点
直击中考
归纳·堂测
直击中考
3. (2025·江苏扬州中考·1)五六千年前,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随后不同部落人群不断融入,逐渐演化为后来的(  )(检测目标1)
A.华夏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4.(2025·湖北中考·1) 在良渚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大型水利设施、大面积水稻田、数量惊人的稻谷遗存,以及精细加工的石质“耘田器”和犁形器。上述考古发现共同证实了当时(  )(检测目标3)
A.社会分化严重 B.原始农业发达 C.商品交换活跃 D.审美观念形成
A
C
“三找”解题法:
找关键词
找答案
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