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音调 课件(31页PPT) 八上 2025年物理(沪粤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音调 课件(31页PPT) 八上 2025年物理(沪粤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9 19: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 调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小结
05
课堂练习
知道声音的高低是音调,知道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学习判断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物理观念)
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从而了解怎么调节弦乐器的音调。(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学会运用身边的器具探究物理学问题,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结合音调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科学态度与责任)
这和声音的什么因素有关?
随着演奏家按不同的琴键,我们能听到优美的乐器
我们能听到蚊子刺耳地在耳旁,而听不到比蚊子体型大的蝴蝶挥动翅膀的声音
声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呢?
我们身边的声音千差万别……
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强,有的弱。
知识点1
声音的高低—音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 调
55147
清亮
高亢
女中音
男低音
女高音
男高音
他们歌声的区别与声音的高低有关——
对比两组歌唱家的歌声特点……
浑厚
低沉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如图,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钢尺伸出的长短 钢尺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因此,影响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用其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符号:f,单位:Hz,赫兹,简称赫
赫兹(f)
振动次数(n)
时间(t)
=
物理量 单位
次数(n) 次
时间(t) 秒
s
赫兹(v) 赫兹
Hz
如果声源每秒振动 1 次,它的频率就是 1 Hz
55147
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清亮
高亢
女高音
男低音
浑厚
低沉
声带振动频率高
音调高
声带振动频率低
音调低
知识点2
用波形比较频率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 调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不同……
甲:振动次数少,频率较低,音调较低
乙:振动次数多,频率较高,音调较高
在相同时间内——
观察下面四组图,判断它们的音调的高低……
0
t1
t2
0
t1
t2
0
t1
t2
0
t1
t2
相同时间内,它们振动的次数相同,所以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
55147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约为 85 ~ 1 100 Hz
通常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
女孩的音调比男孩高
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各不相同……
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也不相同……
知识点3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 调
在音乐中,C 大调“1”(“do”)的频率是 262 Hz,D 大调“1”(“do”)的频率是 294 Hz
如图所示,不同琴键振动的频率不一样,从而发出不一样的音调,奏出乐曲
55147
55147
二胡、琵琶等是我国特有的弦乐器,西方也有许多弦乐器,如小提琴、竖琴等等……
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的乐曲呢?
55147
|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准备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或尼龙丝、细钢丝)。
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绕在桌子的腿上并打结,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张紧。
再用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
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看见弦的振动,并听见它发出的声音。
琴弦
三角形柱状小木块
滑轮
钩码
改变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不同情况下
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变化?
|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弦长 音调高低




较高
探究音调与弦长的关系——
控制弦的张紧程度、粗细一致,改变弦的长度,拨动琴弦
探究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
控制弦的张紧程度、长度一致,更换粗细不同的弦,拨动琴弦
探究音调与弦张紧程度的关系——
控制弦的粗细、长度一致,改变弦的张紧程度,拨动琴弦

弦粗细 音调高低




弦长 音调高低

较松


较低

探究活动中用到的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怎么调节弦的张紧程度
加减钩码的个数
实验表明——
弦越短、越细、越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弦越长、越粗、越松,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二胡、琵琶、小提琴、吉他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利用不同弦的长短、粗细或松紧不同,演奏者就能演奏出各种旋律优美的乐曲。


声音的高低
04
课堂小结
用波形比较频率
音调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频率
定义:声音的高低
符号:f
定义: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
单位:Hz,赫兹,简称赫
振动次数少,频率较低,音调较低
振动次数多,频率较高,音调较高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结论:
弦越短、越细、越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弦越长、越粗、越松,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1、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锯条振动越快
B.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大
C.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高
D.声音的高低由锯条振动的次数决定
2、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按压位置相同,从摩擦内弦换到外弦
C.加大弓和弦之间摩擦的力量
D.旋转弦轴,改变弦的松紧度
C
C
3、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B
A
5、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30720次,若将甲、乙音叉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已知甲音叉发声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乙音叉发声的波形可能是(  )
A. B.
C. D.
C
6、在学校运动会上,一阵阵为运动员的加油声是同学们声带的 而产生的,声音通过 (填传声的介质)传递到运动员耳中,女同学的声音一般会“尖细”一些,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一般比男同学 (填“快”或“慢”)的缘故。
振动
空气

7、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若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两音叉,敲击512Hz的音叉时发出的声音的 高。

音调
8、某种苍蝇在飞行时1min内翅膀振动1800次,则频率是 (填写数值和单位)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发出的声音。
300Hz
9、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由于乙梳子的齿数较多,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较 (多/小),即乙梳子振动的频率较 (高/低),其声音的 较高。

10、新春音乐会上,一位女高音歌手和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如图所示是用软件采集到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男低音的声音的波形图是 。(选填“甲”或“乙”)



音调

11、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da=dc=dd<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ab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d,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
(3)如图2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
琴弦长度
甲、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