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珍珠鸟》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珍珠鸟》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17: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珍珠鸟》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蔓(màn) 眼眸(móu) B.眼睑(jiǎn) 享乐(hēng)
C.雏鸟(chú) 悉心(xì) D.陪伴(bèi) 幽深(yō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扒开 淘气 陪伴 文豪 B.垂蔓 隐约 闪动 蓬松
C.疏格 繁茂 挨近 颤动 D.画框 立既 俯身 细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顽皮的珍珠鸟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让人哭笑不得。
B.我看着可爱的珍珠鸟,微微一笑,任世界再多的忧愁都随风远去。
C.课堂上,他总是不动声色地坐在座位上,也不回答问题。
D.这个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我面前。
二、信息匹配
4.下面几句话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种种看法,请选择恰当的词组将句子补充完整。
A.一个调色盘
B.一首诗
C.绚丽的舞台
D.一首歌
人生像 ,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 ,有高亢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 ,有众星捧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人生像 ,有亮丽的色彩,有平淡的黑与白。
三、句子训练
5.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改成把字句)
6.蟋蟀们在这里不停地叫着。(改为拟人句)
7.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仿写句子)
赞美,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麻雀》的选段,完成练习。
①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②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反而要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中的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却没有飞过去叼起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有删改)
8.选段主要写了麻雀 的特点,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写了它的目光“ ”,脑袋“ ”,还有在觅食的时候警觉可能出现的种种圈套的表现。
9.下列对选段中“它盯着,叫着”中的“盯”字的用法,分析准确的是( )
A.用得不好,让人感觉麻雀很贪吃。 B.用得不好,让人感觉麻雀很凶。
C.用得好,让人感觉麻雀的眼睛很大。 D.用得好,让人感觉麻雀在时刻提防人。
10.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事物的描写中的。读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结合《珍珠鸟》中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谈谈感受。
和小鸟最相亲爱
①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②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却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比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③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留疑。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④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地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⑤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们母亲飞去飞回地忙碌。渐渐地长大了,它们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跚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地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地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地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⑥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荷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们,它们也爱你们,因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纷然:
12.文中写到“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找一找,依次写了 、 、 、 和萤虫。
13.为什么说青鸟是快乐的象征?
14.文中是怎样描写鸟鸣的,你最喜欢什么鸟的叫声,能描绘一下吗?
15.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均饱含着浓浓的真情,读后你有什么体会?请认真整理在下面。
课外阅读。
燕子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可达120千米每小时,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度大转变,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 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 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 )蹲坐在巢沿上,( )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体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6.根据文意为文中第①②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飞翔 支撑 滑翔 支持
17.根据文意,填入本文第②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不是……就是 B.不是……而是 C.既……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19.燕子为了克服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是:
(1) (2) (3) 。
20.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这些”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
21.这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部分
C.从结果到原因 D.从主要到次要
2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A D C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B.享乐(hēng)——xiǎng;
C.悉心(xì)——xī;
D.陪伴(bèi)——bàn。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D.立既——立即:马上;立刻。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此处用来形容他在课堂上“总是坐在座位上,不回答问题”的习惯性状态,语境不恰当。
故选C
4. B D C A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第一空,句中说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由此推理出词语为:一首诗。
第二空,句中说有高亢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由此推理出词语为:一首歌。
第三空,句中说有众星捧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由此推理出词语为:绚丽的舞台。
第四空,句中说有亮丽的色彩,有平淡的黑与白,由此推理出词语为:一个调色盘。
5.胸脯上长长的绒毛刚好把小红爪子盖住。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式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结构是“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改写时需:明确原句中的“被动者”(被施加动作的对象)和“主动者”(施加动作的对象);将原句中“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的结构,调整为“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保持句子原意不变,适当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原句“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中:被动者是“小红爪子”,主动者是“胸脯上长长的绒毛”,动作是“盖住”;按照把字句结构,将主动者提前,用“把”连接被动者;保持句子原意不变,适当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故改后的句子为:胸脯上长长的绒毛刚好把小红爪子盖住。
6.蟋蟀们在这里不停地唱歌。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
拟人句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动作、神态、情感等,使描写更生动形象。改写时需:抓住原句中事物的核心特征;联想人类类似的行为或状态;用体现人类情态的词语替换原句中事物的行为,使事物“人格化”。
原句“蟋蟀们在这里不停地叫着”中,核心行为是“叫着”。可将“叫着”联想为人类的“唱歌”“聊天”等活动,赋予蟋蟀人的动作或状态。
示例:蟋蟀们在这里不停地哼着小曲。
7.往往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动力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
例如:赞美,往往架起沟通的桥梁。
8. 精明 锐利 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 9.D 10.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和它们和谐相处。我们应该给自然界的生灵多一些关怀,少一些伤害,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聚焦麻雀,通过对其动作、神态等细致刻画,生动展现出麻雀机警多疑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麻雀生存状态的关注,能引发读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选段围绕麻雀展开描写,从“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不叫人接近它”等语句可看出麻雀机警多疑的特点。文中“目光却十分锐利”直接写出目光特点;“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写出了脑袋的状态。
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在第②段“它盯着,叫着”中,“盯”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麻雀在面对食物时,不是贸然行动,而是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体现了麻雀的机警多疑,所以用得好,让人感觉麻雀在时刻提防人,故选D。
10.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作者通过对麻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如第②段“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等,将自己对麻雀这种机警多疑状态的观察融入其中,流露出对麻雀生存状态的关注。结合《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们感受到这里的麻雀因对人缺乏信赖而时刻警惕。这启示我们人类应该与动物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对它们的伤害和威胁,创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11.纷纷 12. 小蝴蝶 蜗牛 蜜蜂 青蛙 13.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14.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
我最喜欢知更雀的叫声。它的叫声清脆短促,像颗颗玉珠落地,带着灵动劲儿,在林间跳跃着响起,格外悦耳。 15. 喜爱小鸟 体会:万物有灵,以善意对待生命,能收获世间的温情。
【导语】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描摹青鸟、知更雀等生灵,从形态到鸣声,从雏鸟成长到虫儿情态,满是温柔。“相亲爱”“不破坏”等细节,显露出对生命的平等尊重。语言质朴却含深情,将自然之趣与人文关怀相融,读来如沐春风,让人真切感受到万物有灵、共生之美的暖意。
1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文中第⑤段“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地过去,啾啾地争着吃”可知,这句话描写的是雏鸟们在母亲找到食物后的反应。“争着吃”表明雏鸟们会一起涌向食物,呈现出一种纷纷、杂乱的状态。结合这一语境分析,“纷然”在这里指的是雏鸟们纷纷、杂乱地向小虫聚拢的样子。故“纷然”的意思是纷纷、杂乱的样子。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第⑥段“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荷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可知,该句明确列举了虫儿的种类,即“小蝴蝶、蜗牛、蜜蜂、青蛙、萤虫”。
故依次写了小蝴蝶、蜗牛、蜜蜂、青蛙和萤虫。
1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段“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可知,作者认同青鸟是快乐象征的说法,其原因在于青鸟的鸣声婉转,能传递春天到来的讯息。春天往往与生机、希望和喜悦相关,青鸟作为报春的使者,自然被赋予了快乐的象征意义。
故答案可写:因为青鸟的鸣声婉转,能报着春的消息,而春天带来生机与喜悦,所以青鸟被视为快乐的象征。
1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性思维。
从文中第③段“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 可知,作者用 “轻美的歌声”形容鸟鸣,写出其悦耳动听,且“满山满谷”体现鸟鸣范围广,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作答第二问先结合文中对鸟叫声的描写(如青鸟“婉转”),选择一种鸟,再依据其叫声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体现对叫声的喜爱。
第二问示例:我最喜欢青鸟的叫声。它婉转悦耳,像在轻声诉说春的到来,清脆又温柔,听着让人舒心。
15.本题考查文章表达的情感和体会。
第一空需从文中整体情感基调入手,文中描绘了青鸟、虫儿、鸟鸣等自然事物,字里行间充满对它们的喜爱与赞美,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全文围绕自然中的青鸟、虫儿、鸟鸣等展开,如对青鸟的认同、对虫儿“可爱”的描述、对鸟鸣“轻美”的赞美,均流露对自然的热爱。所以文章表达了作者喜爱小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平等之心对待小鸟、虫儿,尊重它们的生命与家庭,这种对弱小生灵的珍视,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万物皆有灵,唯有心怀善意与尊重,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可贵,也让我们明白,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对自然的温柔会换来自然的馈赠。
第二问示例: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尊重每一个生命,才能感受自然的美好。
16.滑翔 支撑 17.B 18. 动态描写 燕子的飞行技术高超 19. 吞吃猎物 饮水 喂孩子吃饭 20.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21.C 2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导语】这篇《燕子》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三个层次展现了燕子的飞行特性:先以生动的飞行特技描写吸引读者,再揭示其“不停飞”的生理原因,最后从流线型身体结构阐释飞行优势。全文采用“现象-原因-原理”的逻辑顺序,运用比喻(如“像箭一样”“直升飞机”)和拟人手法,既准确传递了科学知识,又流露出对燕子高超飞行能力的赞叹之情。语言简洁明快,说明层次清晰,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典型特征。
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飞翔:指盘旋地飞,强调主动扇动翅膀的动作。 滑翔:指不依靠动力,利用空气浮力在空中飘行,翅膀可不振动。
原文第①段描述“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___几分钟”,结合语境,燕子此时不扇动翅膀,利用气流保持空中姿态,应选“滑翔”。
支撑:指抵抗住压力使物体不倒塌,强调物理上的承重。支持:多指用力量、行动或言语帮助他人,或维持事物存在,侧重抽象层面的“支持”。
原文第②段“瘦小的脚难以___燕子的身躯”,此处强调小脚无法承受身体重量,应选“支撑”。
17.本题考查关联词。
阅读“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 )蹲坐在巢沿上,( )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可知,句子强调燕子 “在飞翔中解决一切”的特点,喂孩子时“不蹲坐巢沿”(否定前者),而是“扑楞翅膀悬停”(肯定后者),前后分句为“否定+肯定”的对照关系,而非选择或并列肯定。三组关联词中“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强调后者)。
故选B。
18.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阅读划线句子可知,句子用“像箭一样”“垂直地直冲”等比喻和动作描写,刻画燕子飞行的速度与姿态;“倏忽地来个 180 度大转变”“翼不振,翅不摇”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飞行动作的灵活性与独特性。句子通过一系列动态描写(如贴墙飞行、垂直升空、急速转向、空中悬停等),具体展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灵活性和特殊技巧,呼应前文 “高超的飞行特技” 的概括,让读者更直观理解其飞行能力的“非同寻常”。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中第②段“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可知,燕子学会了一切子啊飞翔中解决的本领有:①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②在飞行时饮水;③在飞行中喂孩子食物。
20.本题考查理解词句含义。
结合第③段“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 20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可知“这些”作为近指代词,通常指代前文紧接的内容。文中“这些”前的句子通过“原来”引出原因,列举了三个具体的身体特征。指代的就是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且每秒钟可振动 20 次,尾巴长度几乎是整个身躯的三分之一。
2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原文第①段直接点明“燕子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并通过描写其飞行动作(如贴墙飞行、垂直升空、急速转向等)展现这一结果,属于现象或结论的概括。第③段以“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设问,引出原因分析: “身躯呈流线型”“翅膀既窄又长(每秒振动20次)”“尾巴长度占身躯三分之一”等身体特征,解释了其飞行能力的生理基础。逻辑上,先抛出结果(飞行本领高强),再通过科学原理解释原因,形成“结果→原因”的推导链条。
故选C。
22.本题考查分析情感和主旨。
结合第①段用“像箭一样贴墙飞行”“垂直地直冲云天” 等比喻和动作描写,细致刻画飞行动作,字里行间体现作者对燕子飞行姿态的细致观察与浓厚兴趣;“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度大转变,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通过动态细节描写,展现燕子飞行的灵活性与独特性,传递出对其“特技”的惊叹。
作者通过对燕子飞行能力、身体结构的细致描写与说明,表达了对燕子高超飞行本领的赞叹之情,以及对燕子这一生物的喜爱与欣赏,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自然界生命智慧的敬畏与好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