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电荷课件(29页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 两种电荷课件(29页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9 19:28:40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用气球摩擦头发,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
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
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
1. 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棒相互排斥
都是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
2.用毛皮分别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橡胶棒相互排斥
都是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3.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不同。
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表示;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表示。
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吸引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 南北朝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了辨别真假琥珀的方法:“琥珀,惟以手心摩热拾芥(吸引芥子,芥子指微小物体)为真。”该辨别方法的原理是(  )
A.摩擦生热 B.摩擦起电 C.分子之间有引力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2.如图所示,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橡胶棒C带____电,小球B带____电,小球A________________。


不带电或带正电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
注意: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们制成了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简易仪器:验电器。
1.验电器的作用。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带的电荷越多。
不能直接判断物体是带正电还是负电。
3. 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
1. 原子的核式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内部结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所带电荷量为e =1.6×10-19 C
(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
2.摩擦起电实质
当两物体摩擦时
失去电子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荷的转移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摩擦后的毛皮带什么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而毛皮失去电子,故摩擦后的毛皮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毛皮和橡胶棒中,谁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
橡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要强于毛皮中的原于核。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
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束缚能力强
的得到电子
束缚能力弱
的失去电子
带负电荷
带正电荷
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电子是如何转移呢?
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从而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正电荷。
e
带负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橡胶棒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从而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负电荷。
e
例:空气干燥时,人们在穿脱化纤类衣物时会产生火花,这是由于衣物摩擦后聚集了大量的电荷,电荷间发生剧烈的作用而引起的,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脱毛衣时产生电火花
开车门被电
1. 静电的危害
人体电击:静电放电对人体产生瞬间刺痛感,虽无致命伤害,但可能导致坠落、机械误操作等其他伤害。
生产损害与设备故障:
静电导致粉体堵塞管道、印刷品质量下降或纸张粘连;静电放电可击穿半导体元件,造成计算机故障或数据丢失。
爆炸和火灾:在易燃易爆环境(如加油站、化工车间)中,静电火花释放的能量可能引燃可燃气体、粉尘或液体,导致严重事故。
2. 静电的防止
加快静电的消散:
接地处理:导体设备接地以泄放电荷; 环境增湿:维持湿度40%-60%,减少电荷积累; 使用抗静电剂或消除器:中和物体表面静电。
个体与场所防护 :
易燃场所穿戴防静电服、鞋靴,并设置触摸式接地装置; 电子车间采用导静电地板和清洁环境,防止粉尘吸附。
控制静电的产生:
限制流体流速,减少摩擦起电; 避免使用化纤材料,优先选择棉、麻等天然纤维衣物。
3. 静电的利用
静电喷涂:使喷出的雾状油漆带负电荷,待喷涂物件带正电荷,油漆液滴便会均匀地附着在物件表面,这就是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使烟尘中的颗粒带上负电荷,颗粒便被吸引到带正电荷的金属网上,这就是静电除尘。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还可以实现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4. 如图所示,粒子a由粒子b、c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b是(  )
粒子 带电情况
a 带正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
A. 质子 B. 原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A
5. 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但有时也会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属于静电利用的是( )
A.存放易燃品的仓库的工人穿上导电橡胶做的靴子
B.地毯中加入少量的金属纤维
C.油罐车下面安装一条拖地的金属链
D.KN95口罩中的带静电的熔喷布
D
7.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导体,请标出图中金属导体的ab两端所带的电荷。


6.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如表所示,使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某气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
A.摩擦过程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涤纶
B.玻璃棒与涤纶摩擦后,玻璃棒带负电
C.摩擦后的玻璃棒与气球带同种电荷
D.气球可能不带电
8. 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 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 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 则可能不带电
D
A B C
9. 如图所示为验电器的结构示意图,验电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1)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箔带上______电荷,相互_______。
(2)某同学想检验带电体带正电还是负电,他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通过验电器进行检验。
同种
排斥
不能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的瞬间,金属箔带上了_____电,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金属球”或“金属箔”)。

金属箔
金属球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
摩擦起电的定义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量
定义
单位
验电器
作用
原理
结构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摩擦起电实质
电荷的转移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同步练习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