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2 Our House Part A Let's learn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 语言能力:能认读并运用 bedroom 等房间词汇和 There be 一般疑问句句型,听懂简单对话并进行回应,能简单描述房间布局。 2. 文化意识: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培养热爱家庭、爱护家庭环境的意识。 3. 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图片和描述房间,提升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4. 学习能力:掌握观察、模仿、合作等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和交流能力。
教材 分析 What(主题与主题内容) 主题:属于 “人与自我” 范畴下的 “家庭与居住” ,聚焦家庭住宅布局及房间功能相关内容。 主题内容:围绕家庭房屋结构,呈现了不同房间(如 bedroom、study、bathroom 等 )的英文表达,通过对话和房屋剖面图,引导学习者认知家庭空间布局,学习用英语询问和描述家中是否有某一房间及房间位置 ,像 “Is there a study in your house Yes, there is.” 这样的对话,还有各类房间物品(如冰箱、床等)所在空间的表达。 Why(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旨在帮助学习者建立对家庭居住环境的英语认知体系,掌握家庭空间交流能力,理解房间功能,促进生活场景(介绍 / 询问家布局 )英语沟通,搭建生活与英语运用桥梁 。强化家庭观念,引导关注家庭空间,培养生活观察与英语记录意识,为跨文化家庭文化理解铺垫。 How( 文体、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 文体:对话体+ 说明性图文。 语篇结构:“Let’s learn” 对话引话题 + 剖面图关联词汇;“Let’s practice”“Think and write”聚焦物品与房间位置关联,Look and talk围绕房屋场景进行对话输出。“Listen,tick or cross”结合图片呈现不同场景(浴室、书桌、客厅、户外小院),是通过听力对话判断与图片场景是否匹配,是 “听 - 辨” 任务结构。 Read and color 围绕 Tina 和 Jack 关于卧室的对话展开,阅读对话进一步丰富语言输入,同时通过涂色输出理解 ,结合涂色增加趣味性与理解深度。 语言特点:词汇为基础生活名词(house、bedroom 等 );语法用 there be 句型(如 Is there... ),简洁口语化,重复率适配学习,便于模仿内化 。 本课时将这几个板块进行微调整合,Let's learn→ Listen, tick or cross→ Think and write→ Read and color→ Look and talk ,更贴合语言学习 “先听后读写,再综合交流” 的渐进规律,完成从输入到综合口语输出的闭环,锻炼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助力学习者逐步掌握知识、提升语言技能 。
学情 分析 一、已有储备 (一)知识基础 词汇:已掌握简单家具(desk)、用品(bed )等生活类名词。 句型:熟悉 “This is...” 陈述句,对 “There is/are...” 有初步感知,第一课时已初步学习 “Is there... ” 问答。 (二)能力与特点 能力:能观察图文抓信息,具备模仿、简单互动能力,可跟读对话、结合生活理解语境。 特点: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活场景感兴趣,靠趣味活动维持专注;重复操练有成就感,易获学习热情。 二、障碍点 (一)语言知识 词汇:新房间词(bathroom 等)发音易混,第一课时虽已学过,难关联 “功能 - 表达 - 交流” 灵活用。 句型:“Is there... ” 结构易与陈述句混淆,复杂语境(多房间 + 物品)难准确组织表达。 (二)学习能力 观察剖面图难梳理布局逻辑;从模仿到自主创编交流,存在表达断层,创意运用弱。 三、发展点 (一)语言知识 词汇:掌握发音,关联 “房间功能 - 交流” 。 句型:熟练 “Is/Are there... ” 问答,结合房间词,丰富交流(如问房间数量 )。 (二)能力与素养 能力:分析剖面图归纳 “房屋功能 - 生活场景” 关联,从模仿到自主创设交流,提升语用。 素养:借话题增强家庭归属感,渗透跨文化家庭布局认知,拓宽文化视野,用英语沟通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在看、听、说等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房间名称和布局,能听懂、认读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study, dining room,等房间词汇,理解 "Is/Are there... " 句型的意思和用法(学习理解); 2.能在小组问答、听力练习、涂色中,用所学房间词汇和 "Is /Are there... " 句型,询问房间是否存在,并描述物品位置,能理清物品与房间的关联,并能根据对话内容给房间里的物品正确涂色。(应用实践) 3. 能在小组活动中创编对话,通过模拟“参观house”和设计"我的理想小房间" ,用英语交流和介绍房间布局和物品位置。(迁移创新) 核心词汇: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study, dining room, bed, house,room, 核心句子: —Is there a... —Yes, there is. / No, there isn't. --Are there... —Yes,there are./ No,there aren’t.
教学重点 1. 房间类词汇(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study, dining room等)的认读与运用 2. There be 句型(一般疑问句)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1. There be 句型中(一般疑问句)单数(is)和复数(are)的正确使用 2. 在真实情境中用所学语言连贯描述房间布局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Lead in Play a game:say the name of the room 通过呈现图片、单词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读单词并进行拼读 看图说单词、拼单词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汇,进一步巩固音、义、形。
环节二 Presentation 呈现Wu Chen的房子布局图,教师:“Boys and girls, look! This is a very nice house. Is there a study in the house?”抽1个学生引导回答“Yes,there is.”并指出对应的房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房,提问 What's in the study? 学生用There is/are ...进行描述,初步理清物品与房间的关联。 教师依次提问Is there a kitchen/dining room/living room/bathroom/bedroom in the house What's in the... 学生用“Yes,there is./No,there isn’t.”回答并逐一找到对应物品,简单描述房间内的物品,教师借手势或简单动作辅助学生理解房间功能。如教师用假装睡觉的肢体动作,帮学生理解卧室功能 Yes,There is a bedroom. It's a place to sleep. What’s in the bedroom Ss: There is a bed in it. Pair work: 同桌之间利用房子布局图进行问答练习,提供句型框架,Is there ...in your house Yes,there is./ No ,there isn’t.并抽4组进行展示。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观察房子布局图,回答问题,找出是否有某房子 Pair work 借吴晨家布局,将词汇、句型融入真实 “房屋” 语境,让语言学习落地生活;借“ Is there... What’s in the study ” 等问题,建立 “房间 - 物品 - 功能” 关联,逐步建构谈论房子布局的语言体系,直观、形象。
环节三 Practice Listen,tick or cross 听前观察图片,理解图意 听时抓关键词,理解句意 听后读听力原稿,评析交流 Think and write: Where are they? 教师进行答题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写句子的几个注意要点。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 同桌交流 投影,集体评析 Read and color 读前: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片,说一说房间名称、特点(渗透先整体再局部的意识)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房间有什么物品,猜一猜是什么颜色,此处渗透复习颜色词,为等下的涂色做好铺垫。 读时:画关键词,给物品涂色 读后:分角色朗读对话 Listen,tick or cross 听前看图猜图意;听时抓关键词理解句意;听后读原文,总结方法。 Think and write read and color 读前看图回答问题,预测物品颜色 读时画关键词涂色 读后分角色朗读 贴合语言学习 “先听后读写,再综合交流” 的渐进规律,旨在助力学习者逐步掌握知识、提升语言技能 。
环节四 Production 语用活动1.Look and talk 要求:模拟参观家庭,根据书本提供的房间布局图和句式框架,两人一组进行创编对话。 教师和学生先示范,逐步呈现生成的对话范例。 组织学生2人一组进行创编练习,提供房间布局图、句式框架和评价标准。 A: What's ...in... B:There is/are... A: Is/Are there ... B:Yes,there is/are. / No,there isn’t/aren’t. 抽3-4组同学进行展示、评价交流 语用活动2:.Design your ideal room 要求:两人一组,设计你们理想中的房间,可以是bedroom,study或living room。设计后小组交叉交流,交流并介绍自己的理想房间。 教师和学生先示范,逐步呈现生成的对话范例。 注意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评价房间的特点,再局部详细观察房间物品布局,同时引导学生用上颜色词、方位介词等,丰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A: Look,this is my ideal bedroom. B: Wow,It’s big and beautiful. Is there a desk in your room A: Yes,there is. It’s pink. There is a pink chair too. B: Are there two dolls in your room A: No,there aren’t. There is a white toy rabbit. (3)小组设计与交流(设计部分可以在课前预习时提前做好(画简笔画或者利用豆包生成),节省上课时间,留更多时间进行交流) (4)抽2组进行展示汇报、评价交流 Look and talk 2.Design your ideal room 从 “模拟参观house” 到 “设计自己理想的房间,从整体房间布局到具体某一房间布局,从有支架到去除语言支架,从“帮”“扶”到“放”,循序渐进,将知识迁移到新情境,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成迁移创新目标。
总结评价 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 3.情感提升:There are different rooms in our house. We live in our house and enjoy our family time there. Love our house,love our family. 1. 回顾知识,反思学习情况 2. 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3. 说感悟 梳理知识,激励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模仿朗读本节课单词和对话, 利用本节课中书本的房子布局图和房间布局图,和你的好朋友用英语进行问答练习,并写三组问答句,要求书写规范。 拓展作业: 完善你设计的理想的房子,用英语向你的好朋友介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亮点: 1.教材处理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活动设计循序渐进 对教材板块进行了合理调整(Let's learn→Listen, tick or cross→Think and write→Read and color→Look and talk),遵循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语言习得规律。从词汇和句型的基础学习,到听力辨析、读写练习,再到综合对话创编,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语言知识网络,最终实现真实语境中的语用能力。 2.学情分析精准,教学活动针对性强 充分考虑四年级学生 “形象思维为主、依赖趣味活动维持专注” 的特点,设计了 “看图说词”“涂色游戏”“模拟参观家庭”“设计理想房间” 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同时,针对学生 “房间词汇发音易混、There be 句型单复数混淆” 等障碍点,通过 “Pair work 问答”“句型框架支撑” 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突破,降低学习难度。 3.任务型教学贯穿始终,注重语言实践与迁移 以 “家庭居住” 为真实情境,设计了一系列任务链:从基础的 “房间词汇认读”,到中等难度的 “听力判断与句子书写”,再到高阶的 “创编对话”“设计理想房间并介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尤其是 “设计理想房间” 活动,将知识迁移到创新情境,既巩固了所学,又培养了想象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4.情感教育自然渗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教学中通过 “描述家庭布局”“谈论理想房间” 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强化 “热爱家庭、爱护环境” 的意识,将语言学习与情感培养结合,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价值。 二、教学设计改进之处 1.There be 句型(一般疑问句)单复数教学缺乏直观支撑 针对 “is/are 使用混淆” 的难点,仅通过对话练习强化效果有限。可引入 “单数物品(a bed)与复数物品(two chairs)实物 / 图片对比”,结合手势(单数用 “1”,复数用 “多手指”)辅助理解,让学生直观感知单复数差异。 2.需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 现有设计聚焦 “家庭温馨”,但缺乏对 “中外家庭布局差异” 的渗透。可补充简单的跨文化对比(如西方家庭 “living room” 与中国家庭 “客厅” 的功能差异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化多样性,拓宽国际视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