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2 Our House Lesson 3 Part B Let's read 课时 第三课时
课标要求 语言能力:能认读并运用 living room、dining room、kitchen、bedroom 等房间词汇,以及 bed、等设施词汇,熟练运用 There be 句型描述房间布局、物品存在及位置;能在短文中获取梳理关于房间布局、特点和物品位置相关信息,能结合房间特征(clean/beautiful 等)简单描述家庭居住环境及各房间布局。 文化意识:通过了解家庭居住空间的构成与功能,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强化对家庭角色的认知,培养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环境的意识。 思维品质:通过观察教材中家居场景图片,提取房间及设施信息,在描述房间布局、物品位置的过程中,提升有序观察、分析细节的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学习能力:在认读词汇、模仿句型、参与 “Look and write” 问答及 “Draw and introduce” 等活动中,掌握观察、模仿、合作等学习策略,提高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材 分析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归属于 “人与自我” 主题范畴下的 “个人、家庭与朋友” 主题群,对应 “家庭生活” 子主题 ,具体涉及 “家庭居住环境” 。 内容围绕 “家居生活”,聚焦个人居住环境(新房、房间布局与陈设),关联实际生活,助力学生构建 “家” 的英语表达框架。涵盖客厅、餐厅等空间及电视、沙发等设施词汇,构建基础语汇;包含空间特征、所属关系、物品位置等描述维度,多方面教学生用英语定义家的细节。 Why(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旨在帮助学习者用英语分享生活环境,建立对 “家” 的认知与情感联结,提升日常场景交流能力 。激发对家的热爱,渗透家庭观念,培养积极生活情感与观察、表达生活细节的态度 。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 Let's read 属于说明性记叙文,以第一视角介绍家居环境,兼具叙述与说明功能。其结构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总起后分述各空间,通过指代和语义关联衔接,整体逻辑连贯。在语言特点上,词汇以基础家居相关词汇为主,句式以陈述句为主,融入 There be 句型,注重基础词汇和句式的复现与运用。 Look and write 为问答体,依托图片进行信息询问与回答。结构上按从易到难顺序设计问题,围绕单一场景形成问答链,逻辑连贯。语言方面,词汇以基础家居相关词汇为主,新增动物词;句式聚焦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且注重基础词汇和句式的复现与运用。 Draw and introduce it 属于创意性应用文体,融合绘画与英语表达。结构分为 “绘画 - 介绍” 两环节,介绍部分采用总分结构并提供表达框架,逻辑清晰。
学情 分析 一、已有储备 1.词汇:掌握 house、big 等基础词,对 living room、bed 等家居词汇有初步认知,能借图理解。 2,句型:接触过简单陈述句,已学过There be 句型,能模仿简单问答。 3.能力与特点:会观察图片,能在引导下参与活动、简单表达和基础合作;对家居主题感兴趣,偏好直观学习,喜欢互动活动。 二、障碍点 1.易混淆 dining room 等词汇,难灵活使用 beautiful 等形容词; 2.There be 句型单复数易出错,对相关疑问句不熟练; 3.描述布局时逻辑不清,表达不连贯;观察图片难全面提取细节。 三、发展点 1.巩固拓展家居词汇,学会用形容词描述房间; 2.熟练运用 There be 句型及相关疑问句,提升表达准确性; 3.通过相关活动提高观察、表达、合作能力,培养有序思考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房间名、房间特点、房间布局和物品位置等信息(学习理解 ) 能复述Let's read介绍房子布局、房间特点和物品位置;能在模拟家居场景中,在完成问答练习和小组互问互答中,用 “Is /Are there... ”“There is/are...” 询问和说明书桌、床等物品的位置;(应用实践) 能在小组活动中,画出自家布局,用学过的词句介绍画作。(迁移创新) 核心词汇:clean,beautiful bed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bathroom,dining room,study, 核心句式: There is/are —Is there a... —Yes, there is. / No, there isn't. --Are there... —Yes,there are./ No,there aren’t.
教学重点 1. 房间类词汇(bedroom, living room 等)的认读与运用 2. There be 句型(肯定句及一般疑问句)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1. There be 句型中单数(is)和复数(are)的正确使用 2. 在真实情境中用所学语言连贯描述房间布局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3P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Warming up 一、Pre - reading(读前活动) 1. 趣味联想:House 猜猜猜 (简笔画不过关的可以用贴纸或者课件呈现物品进行操作) 在黑板画简笔 “house” 轮廓(不细化房间 ),提问:“House is our home! What’s in a house Shout out your answers!” 学生喊出 “living room!”“bedroom!” 等时,用粉笔快速在 house 轮廓内补画房间简笔(如客厅画沙发、卧室画小床 ),边画边重复词汇发音,强化认知。 T: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new house. What’s it like Let’s have a look. 1.趣味联想:House 猜猜猜 用 “简笔画 + 快速互动” ,激活课堂兴奋点;视觉化呈现房间位置,帮学生建立 “house - rooms” 空间关联;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降低阅读词汇障碍,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阅读 。
环节二 Presentation While - reading(读中活动) 略读(Skimming):给学生 2 分钟快速浏览图文,回答 “How many parts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the house (文章讲了房子的哪些部分 )” ,让学生圈出房间名称,之后请学生分享答案,在表格上进行梳理和板书 扫读(Scanning):布置任务,让学生再次阅读,完成表格填写(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 My House Name of the roomsFeatures(特点)Living roombig and beautifulDining roomsmallKitchencleanBedroom for mum and dadbigBedroom for mesmall
逐一结合第一张图和第一段评讲,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进行阅读的策略,画出对应关键词,理解房间的特点,并在情境中利用自然拼读法学习新单词clean,注意ea的发音,举一反三用clean说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读第二段和图片获取两间卧室特点的方法,同时呈现“There are two bedrooms in our house.” ,分析 “there be” 句型单复数用法;针对 “The big one is for my mom and dad. The small one is for me.” ,讲解代词 “one” 指代用法 。逐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结构 。 细节研读(Detailed reading): (1)教师提出问题What's in my room?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短文,自主阅读。 (2)核对交流答案时画出关键句子There is a white bed and a blue desk in my room.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圈出图片对应物品、 (3)关注此处There is (就近原则)的使用以及There are 的语用区别。引导学生用There is/are结合文中的卧室图 说一说其其它物品陈设情况。 (4)引导学生再次梳理关键词,并板书 细节研读(Detailed reading): 教师提出问题:Do I like my room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画出关键词句 5.播放录音,组织学生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 略读圈出文中出现的房间名称 扫读,填写各房间的特点 详细阅读,找出卧室里的物品陈设情况,学习There be句型的用法 详细阅读,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 跟读录音,模仿其语音语调 通过不同阅读策略,分层获取信息,从整体到细节理解文本;利用表格进行信息梳理和呈现,同时,剖析语言点,为语言输出打基础,提升阅读和语言分析能力 。
环节三 Practice 三、Post - reading(读后活动) 1.复述文本: 根据板书,结合图片,让学生尝试复述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按“总-分”结构进行复述 先个人准备,再小组内分享,推选代表全班展示, 师生、生生互评。 2.提问:“Do you think the writer’s house is a good home Why ” 学生通过分析作者的家庭是否为 “good home”,能更清晰地提炼 “温馨家庭” 的特征(如整洁、舒适、有专属空间等)。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细节(如 “clean kitchen”“small bedroom for me”)进行推理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 3.Look and write (1)观察living room 情境图,回答问题,先自主练习,后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接着进行全班评讲梳问题、教技巧,规范解题。 (2)展示西方家庭 living room 与中国家庭客厅的对比图片(西方 living room 多放置舒适沙发、壁炉,侧重家人日常休闲;中国客厅常摆放茶几、电视柜,兼具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功能),用简单英语介绍:“Western living rooms are often for family relaxing. Chinese living rooms welcome guests and family.” (3) 提问:“Do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They’re both nice, right ” 引导学生点头或简单回应,感受文化多样性。 复述文本 2.联系文章评价作者的房子 3.Look and write 4.Compare and say 1.复述文本借板书、图片搭支架,按 “总 - 分” 梳理逻辑,推动语言输入转输出,促进语言内化。 2.分析评价作者的房子,有利于后面迁移到对自己家庭的描述中,增强语言表达的情感内涵。 借情境图巩固知识、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熟练度, 同时,简要渗透中外客厅布局差异,以直观图片和简洁语言降低理解难度,呼应课标中 “感知文化多样性” 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拓宽视野,实现文化意识的自然培养。
环节四 Production 语用活动: 布置 “Draw and introduce it” 任务,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家的布局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作,用上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房间类:bedroom, living room, bathroom, kitchen,study...物品类:bed,desk,chair,book,map...形容词类: big,small,beautiful,clean,nice句式:This is my house.There is/are ...It’s...) 组织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介绍自家房间” 后追问:“How can we make our room more beautiful ”,引导学生结合 “clean/beautiful” 等形容词,思考改善家庭环境的方法 Draw my house and introduce it 1.绘图写作实现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深化阅读主题理解,渗透价值观。
总结评价 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 3.引导学生说感悟 1. 回顾知识,反思学习情况 2. 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3. 说感悟 梳理知识,激励学生,渗透价值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There is/are...造3句话以上,如 There is a clean kitchen in my house. 拓展作业: 1.和2-3个朋友用英语互相交流画的房子 2.采访家人 “最喜欢的房间 + 理由”,用英文简单记录(如 Dad likes the big living room.It's big and nice.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亮点 1.核心素养目标的整体落地 (1)在语言能力方面,通过 “读前联想激活词汇 — 读中分层解读文本 — 读后复述与创作” 的活动链,聚焦房间类词汇(如 living room, bedroom)和 There be 句型的 “学 — 练 — 用”,符合新课标 “在真实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 的要求; (2)在文化意识方面,通过 “中西方客厅对比” 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家庭空间功能的文化差异,渗透 “尊重文化多样性” 的理念,呼应了新课标 “培养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 的目标; (3)在思维品质方面,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首先借助略读(梳理房间名称)、扫读(填写房间特点表格)、细节研读(分析 There be 句型单复数)等分层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逻辑分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 “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的导向;在分析文本后提问:“Do you think the writer’s house is a good home Why ”,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细节(如 “clean kitchen”“small bedroom for me”)进行推理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 如在 “介绍自家房间” 后追问:“How can we make our room more beautiful ”,引导学生结合 “clean/beautiful” 等形容词,思考改善家庭环境的方法,推动思维从 “描述” 向 “创造” 升级; (4)在学习能力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复述、互评画作介绍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观察 — 模仿 — 合作” 的学习策略,符合新课标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方法” 的要求。 真实情境与实践任务的结合 (5)新课标强调 “创设真实、有意义的语境”,本节课以 “家庭居住环境” 为主题,通过 “猜房间简笔画”“画自家布局并介绍” 等活动,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尤其是 “Draw and introduce it” 任务,让学生在绘画中梳理家庭空间,在介绍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实现了 “学 — 用” 转化,体现了 “做中学、用中学” 的理念。 2.教学评一体化的初步探索 新课标提出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本节课通过 “师生互评复述内容”“生生互评画作介绍” 等方式,将评价融入学习过程,既关注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表现,初步体现了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的思路。 二、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文化意识培养的深度需加强 新课标强调 “文化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在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内涵”。本节课 “中西方客厅对比” 活动以教师介绍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可进一步设计探究任务,如让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自主发现 “西方客厅壁炉” 与 “中国客厅茶几” 的功能差异,并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通过讨论加深对 “家庭空间与生活方式关联” 的理解,让文化意识的培养从 “感知” 走向 “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