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课堂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逶迤(wēi wěi) 岷山(mín míng) 磅礴(bàng páng)
五岭(lǐn lǐng) 只等闲(zhī zhǐ) 尽开颜(jǐn jìn)
2. 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 pang bó( ) mín shān( )
wū méng( ) děng xián( ) jìn kāi yán( )
⒊ 选字填空。
渡 度
1 ( )过难关 ( )船 年( ) ( )口
崖 涯
2 天( )海角 悬( ) 山( ) 生( )
⒋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闲 ——( ) 磅礴 ——( )
逶迤 ——( ) 开颜 ——( )
⒌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⑵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3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⒍ 默写《七律 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句理解
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 B.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C. 承上启下
⒉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五岭山脉比作细浪,把乌蒙山比作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的藐视。
B. 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逶迤”“磅礴” 形容山的高大雄伟,“细浪”“泥丸” 形容山的渺小,表现了红军战士敢于战胜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C.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五岭” 对 “乌蒙”,“逶迤” 对 “磅礴”,“腾细浪” 对 “走泥丸”,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⒊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中,“暖” 字表达了红军( )的心情,“寒” 字表现了红军( )的场景。
A. 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B. 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C. 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
⒋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 )的精神。
A. 不畏艰险
B. 革命乐观主义
C. 英勇顽强
三、内容理解
⒈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 “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全诗围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展开叙事抒情,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
⒊ 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⒈ 你还知道哪些毛泽东的诗词?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查阅资料,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更多长征中的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答案
一、基础巩固
⒈ wēi√;mín√;páng√;lǐng√;zhǐ√;jìn√
⒉ 逶迤;磅礴;岷山;乌蒙;等闲;尽开颜
⒊ ⑴ 度;渡;度;渡;⑵ 涯;崖;崖;涯
⒋ 平常;雄伟;蜿蜒;开心
⒌ ⑴比喻、夸张;⑵对偶;夸张
⒍ 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诗句理解
⒈B ⒉B ⒊A;B ⒋B
三、内容理解
⒈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畏艰险;革命乐观主义
⒊ 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拓展延伸
示例:《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略(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