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20:38:51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
1.B [解析] B中数列从第2项起,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倍,符合递推公式an=(n≥2),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故选B.
2.B [解析] 因为Sn=n2+n+1,所以a3=S3-S2=6.故选B.
3.D [解析] 因为an+1=1-,a7=2,所以a7=1-,则a6=-1=1-,则a5==1-,则a4=2=1-,则a3=-1=1-,则a2==1-,则a1=2.故选D.
4.A [解析] 由题知a2=2S1=2,S2=a1+a2=3,a3=2S2=6,S3=S2+a3=9,a4=2S3=18,S4=S3+a4=27.
5.D [解析] 由图形可得a1=1,a2=1+8=a1+8,a3=a2+82,…,可得an+1=an+8n.故选D.
6.C [解析] 令an=≥0,解得n≤3或n>.当n≤3时,an≥0,S10,{Sn}递增.又a1=,a2=,a3=0,a4=-,a5=-,a6=-,a7=-,a8=-5,所以S87.D [解析] 因为a1=,所以a2==-,a3==,a4==-,…,所以an=an+2,则a98=a2=-.故选D.
8.ABD [解析] 当n=1时,a1=S1=-2×12+15×1=13,当n≥2时,Sn-1=-2(n-1)2+15(n-1),则an=Sn-Sn-1=-4n+17,又a1=13满足上式,故an=-4n+17,故选项A正确;a10=-4×10+17=-23,故选项B正确;当n=4时,a4=1>0,故选项C错误;Sn=-2n2+15n=-2=-2+,因为n∈N*,所以当n=4时,Sn取得最大值,故选项D正确.故选ABD.
9.ABD [解析] 由题意得a2=1-=,a3=1-=-1,a4=1-=2,a5=1-=,…,∴an=an+3.对于A,a2024=a674×3+2=a2=,A正确;对于B,a1+a2+a3+…+a2022=674(a1+a2+a3)=674×=1011,B正确;对于C,a1a2a3…a2025==-1,C错误;对于D,由递推公式知anan+1=an-1,∴a1a2+a2a3+a3a4+…+a2022a2023=(a1-1)+(a2-1)+…+(a2022-1)=a1+a2+a3+…+a2022-2022=1011-2022=-1011,D正确.故选ABD.
10. [解析] 当n=8时,有a1·a2·…·a8=64,当n=9时,有a1·a2·…·a9=81,两式相除得a9=.
11.an= [解析] 当n=1时,a1=S1=5.
当n≥2时,an=Sn-Sn-1= n2+3n+1-[(n-1)2+3(n-1)+1]=2n+2,因为2×1+2=4≠a1,所以an=
12.128 [解析] ∵an+2=an+1+an,∴an=an+2-an+1,∴a1=a3-a2,a2=a4-a3,a3=a5-a4,….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n=a1+a2+…+an=an+2-a2=an+2-1,即Sn+1=an+2,∴am=2(a3+a6+a9+…+a126)+1=a1+a2+a3+a4+…+a125+a126+1=S126+1=a128,得m=128.
13.解:(1)由a1=1,an+1=an,可得a2=a1=×1=,a3=a2=×=,a4=a3=×=,a5=a4=×= .
(2)由前5项可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14.解:(1)当n≥2时,an=Sn-Sn-1=n2+n-=n,当n=1时,a1=S1=1,满足上式,所以an=n,n∈N*.
(2)bn=2n-5n,则bn+1-bn=[2n+1-5(n+1)]-(2n-5n)=2n-5.
当n≤2时, bn+1-bn<0,即bn+1b2>b3;
当n≥3时, bn+1-bn>0,即bn+1>bn,所以b3故数列{bn}中的最小项为b3=23-15=-7.
15.ACD [解析] 因为{an}为“阶梯数列”,所以由a1=a4=1,可得a2=a5,a3=a6,a4=a7,a5=a8,a6=a9,…,观察可得a1=a4=a7=…=a3n-2=1(n∈N*),a2=a5=a8=…=a3n-1=(n∈N*),a3=a6=a9=…=(n∈N*),所以a7=1,a8=≠2a4,故A正确,B错误;a9==2,所以S10=(a1+a4+a7+a10)+(a2+a5+a8)+(a3+a6+a9)=10+3,故C正确;a2024=a2+3×674=a2=,故D正确.故选ACD.
16.解:问题1:当n=4时,
走法一:每次上一级楼梯,可记为1,1,1,1;
走法二:前两次上一级,第三次上两级,可记为1,1,2;
走法三:第一次上一级,第二次上两级,第三次上一级,可记为1,2,1;
走法四:每次上两级,可记为2,2;
走法五:第一次上两级,以后每次上一级,可记为2,1,1.故a4=5.
当n=5时,同理可记为(1,1,1,1,1),(1,1,1,2),(1,1,2,1),(1,2,1,1),(2,1,1,1),(1,2,2),(2,1,2),(2,2,1),共8种,故a5=8 .
由a3=a2+a1,a4=a3+a2,a5=a4+a3,可得an+2=an+1+an.
问题2:当n=4时,可记为(1,1,1,1),(1,2,1),(1,1,2),(2,1,1),(2,2),(1,3),(3,1),共7种,故b4=7;
当n=5时,可记为(1,1,1,1,1),(1,1,1,2),(1,1,2,1),(1,2,1,1),(2,1,1,1),(1,2,2),(2,1,2),(2,2,1),(1,3,1),(1,1,3),(3,1,1),(2,3),(3,2),共13种,故b5=13.
由b4=b3+b2+b1,b5=b4+b3+b2,可得bn+3=bn+2+bn+1+bn.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
【学习目标】
1.会用递推公式表示数列,能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了解数列的前n项和,并能利用Sn与an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 知识点一 数列的递推公式
概念: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作这个数列的     .
作用:知道了首项或前几项,以及递推公式,就能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  )
(2)数列的递推公式是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  )
(3)已知数列{an}满足a1=3,an+1=2an-2,则a2=4. (  )
2.仅由数列{an}的递推公式an=3an-1 (n≥2,n∈N*)能否确定这个数列 若再已知a2=3呢
◆ 知识点二 数列的前n项和
1.概念及表示
我们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Sn,即Sn=        .
2.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    来表示,那么这个    叫作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Sn的关系
在数列{an}中,Sn为其前n项和,显然S1=a1,而Sn-1=a1+a2+…+an-1(n≥2),于是an=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1,则a1=4,a4=3. (  )
(2)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1,则an=2n-1. (  )
(3)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a3+a4+a5+a6=S6-S2. (  )
◆ 探究点一 递推公式
例1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写出它的前5项,并归纳出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
变式 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
(1)写出数列{an}的前4项;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素养小结]
(1)递推公式的作用:已知数列的某一项,利用递推公式可以写出数列的每一项.对于具有周期性的数列,一般利用递推公式写出几项就能发现其周期变化规律.
(2)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区别:递推公式揭示了数列的相邻项之间的关系,已知前面的项可以递推出后面的项;通项公式揭示了项与其序号之间的关系,把序号代入通项公式可以直接求出该项.
(3)某些用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后,由前几项分析其特点、规律,即可归纳总结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4)形如an+1-an=f(n)或=f(n)的递推关系,可以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出通项公式.
拓展 (1)已知数列{an}满足=,且a1=,则a3= (  )
A.1 B.3 C.9 D.
(2)数列{an}满足a1=,an+1=(n∈N*),则a2025= (  )
A. B.3 C.-2 D.-
◆ 探究点二 数列的前n项和
例2 (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n,则a4+a5= (  )                 
A.48 B.32
C.24 D.8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则数列{an}的前3项和S3=    .
变式 (1)记正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为(m,n),例如,(2,5)=1,(6,15)=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n=(n,n+2),则S50= (  )
A.50 B.75 C.100 D.1275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an2,若S10=600,则a3-a5-a6=    .
[素养小结]
对于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数列的某一项问题,主要利用定义解决.
◆ 探究点三 利用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例3 下面给出了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an}的通项公式.
(1)Sn=2n2-3n;
(2)Sn=4-.
变式 (1)(多选题)[2024·重庆八中高二月考]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n=-n2+7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数列{an}是递增数列
B.an=-2n+8
C.当n>4时,an<0
D.当n=3或4时,Sn取得最大值
(2)[2024·上海格致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2(n为正整数),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素养小结]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解通项公式时,一般先根据a1=S1求出a1,再根据an=Sn-(n≥2)计算出当n≥2时的通项公式,然后验证a1是否满足上式,由此决定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否需要分段书写.
拓展 已知数列{an}满足a1+3a2+5a3+…+(2n-1)an=3n,求an.(共60张PPT)
4.1 数列的概念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
前 项和
探究点一 递推公式
探究点二 数列的前项和
探究点三 利用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会用递推公式表示数列,能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了解数列的前项和,并能利用与 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点一 数列的递推公式
概念: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
么这个式子叫作这个数列的__________.
作用:知道了首项或前几项,以及递推公式,就能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递推公式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
×
[解析] 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例如精确到1,,,,
的近似值组成的数列为1,,,, ,该数列没有递推公式.
(2)数列的递推公式是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
×
[解析] 由递推公式的定义知,递推公式就是表示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
关系式.数列的递推公式不是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3)已知数列满足,,则 .( )

[解析] 由条件可得 .
2.仅由数列的递推公式 能否确定这个数列 若再
已知 呢
解:仅由数列的递推公式 只能知道
,无法确定这个数列.
若再已知 ,则可以确定这个数列为1,3,9,27, ,, .
知识点二 数列的前 项和
1.概念及表示
我们把数列从第1项起到第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的前 项和,记
作,即 ________________.
2.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如果数列的前项和与它的序号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______来表
示,那么这个______叫作这个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式子
式子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 的关系
在数列中,为其前项和,显然 ,而
,于是
___, ,
__________, .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若数列的前项和,则, .( )

[解析] .
(2)若数列的前项和,则 .( )
×
[解析] 当时,,当时, ,

(3)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

[解析] .
探究点一 递推公式
例1 已知数列满足,,写出它的前5项,并归纳出数列 的
一个通项公式.
解:,,,, ,
, 数列的前5项依次是1,,,,.
数列的前5项可写成, ,,,,
故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变式 已知数列中,, .
(1)写出数列 的前4项;
解:,,, ,
.
(2)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 猜想
.
[素养小结]
(1)递推公式的作用:已知数列的某一项,利用递推公式可以写出数列的每一
项.对于具有周期性的数列,一般利用递推公式写出几项就能发现其周期变化规律.
(2)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区别:递推公式揭示了数列的相邻项之间的关系,
已知前面的项可以递推出后面的项;通项公式揭示了项与其序号之间的关系,
把序号代入通项公式可以直接求出该项.
(3)某些用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后,由前几项分析其特点、
规律,即可归纳总结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4)形如或 的递推关系,可以利用累加法或累乘
法求出通项公式.
拓展(1) 已知数列满足,且,则 ( )
B
A.1 B.3 C.9 D.
[解析] 方法一: .
方法二:由,可得, .故选B.
(2)数列满足,,则 ( )
A
A. B.3 C. D.
[解析] 因为数列满足,,所以 ,
,,,
则 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所以 ,故选A.
探究点二 数列的前 项和
例2(1)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
C
A.48 B.32 C.24 D.8
[解析] 数列的前项和为, ,
,故选C.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的前3项和 ____.
10
[解析] 因为,所以,, ,所以
.
变式(1) 记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为,例如,,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
B
A.50 B.75 C.100 D.1275
[解析] 依题意,,,, ,
以此类推,可知当,时,
若为奇数,则,
若 为偶数,则,
所以 .故选B.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 ,则
______.
[解析] 由,,得,解得 ,故
.
[素养小结]
对于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求数列的某一项问题,主要利用定义解决.
探究点三 利用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例3 下面给出了数列的前项和,求 的通项公式.
(1) ;
解:当时,.
当 时,
.
也适合上式, .
(2) .
解:, .
当时, .
当时,,
变式(1) (多选题)[2024·重庆八中高二月考] 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
A.数列是递增数列 B.
C.当时, D.当或4时, 取得最大值
[解析] 数列的前项和,当时,,当
时, ,又
满足上式,所以 ,故B正确;
数列 是递减数列,故A不正确;
当时, ,故C正确;
当时,,即数列 的前3项均为正数,第4项为0,从
第5项起为负数,因此当或4时,取得最大值,故D正确.故选 .
(2)[2024·上海格致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为正整数,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_ 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正整数,
所以当 时,,
当 时,,
又 不满足上式,所以
[素养小结]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解通项公式时,一般先根据求出 ,再根据
计算出当时的通项公式,然后验证 是否满足上式,
由此决定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否需要分段书写.
拓展 已知数列满足,求 .
解:当时,;
当 时, ,

上述两式作差可得,即.
因为不满足 ,所以
五只猴子分一堆桃子,怎么也不能分成5等份,只好先去睡觉,准备第二天
再分.夜里一只猴子偷偷爬起来,先吃掉1个桃子,然后将其分成5等份,藏起自
己的一份就去睡觉了;第二只猴子又爬起来,吃掉1个桃子后,也将桃子分成5
等份,藏起自己的一份去睡觉了;以后的三只猴子都先后照此处理.问最初至少
有多少个桃子?
解:思路一:
假设第五只猴子将桃子分成5等份后,每只猴子得到 个桃子,
则第五只猴子吃掉1个桃子后剩 个,
第四只猴子吃掉1个桃子后剩 (个)桃子,
第三只猴子吃掉1个桃子后剩 (个)桃子,
第二只猴子吃掉1个桃子后剩 (个)桃子,
第一只猴子吃掉1个桃子后剩 (个)桃子,
原来共有桃子 (个)
桃子,
因为桃子数是整数,所以是整数,所以 的最小值为255,桃子总数
至少为3121个.
思路二:寻求递推关系(方向从前向后)
设桃子总数为,则第一只猴子占有的桃子数 ;
第二只猴子占有的桃子数 ;
第三只猴子占有的桃子数 ;
第四只猴子占有的桃子数 ;
第五只猴子占有的桃子数
.
则必然是的倍数,要使的值最小,则 .
并由此可以概括出一种递推关系:一只猴子能占有多少桃子取决于所有在
它前面拿桃子的猴子.因此,每只猴子占有桃子的个数形成一个数列 ,把题
目的描述翻译成数列所满足的递推关系:
设这堆桃子共有个,第个猴子连吃带拿共得到了 个桃子,
则当时, ,得
,即 ,
可得,要使的值最小,则 .
思路三:重新审视——更美妙的递推关系(直接考虑前后两只猴子所拿桃
子数之间的依赖关系)
设桃子总数为,则第一只猴子拿走的桃子数 ;
则第二只猴子拿走的桃子数 ;第三只猴子拿走的桃子数
, ,
则可得递推关系,
所以

所以,则必然是的倍数,要使 的值最小,则
.
思路四:整体策略.
设桃子总数为 ,由于五只猴子都是吃掉了一个桃子后,发现余下的桃子正
好可以平均分成5份,所以设想在总数中加入4个新桃子,则每只猴子所占有的
桃子数不会改变(包括吃掉的那一个),从而在每次分桃时这4个桃子都会留存
到后一次的总数中,这就使得每次分成5份时都恰好是整分,由此可见 至
少是的整数倍,所以的最小值为 .
1.对递推公式的认识
(1)用递推公式给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
①“基础”——数列 的第1项(或前几项);
②递推关系——数列的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或前几项)
间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2)递推公式完全一样的两个数列不一定是同一数列,这是因为首项不同,就
可得到两个不同的数列.
(3)递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计算数列中的每项,通常是通过计算前面的一些
项来得出数列中的指定项的值,其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庞大的计算过程转
化为简单过程的多次重复.
2.对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 之间关系的理解
(1)既含有又含有的递推关系式,一般利用公式 消
元,将递推关系式转化为仅含或仅含 的关系式,即“二者消元留一项”.
(2)消去留好,还是消去留 好,取决于消元后的代数式经过恒等变形
后能否得到简单可求的数列关系,即“何知去留谁更好,变形易把关系找”.
(3)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求出 后,还需要验证数列的
首项是否也满足 时的通项公式,即“通项求出莫疏忽,验证首项满足否”,
这一步学生容易忘记.
1.利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递推公式形如 的数列,常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注意验证
时是否满足.
例1 在数列中,,,求 的通项公式.
解:由题意得, 当时, ,
, , ,
上述式子累加得,,

当 时,也满足上式, .
(2)递推公式形如 的数列,常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注意验证 时是否满足.
例2 [2024·江西吉安重点中学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满足 ,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A
A. B. C. D.
[解析] 由,得,即 ,所以当
时,,,, , ,
由累乘法可得,所以,
又 满足上式,所以 .故选A.
2.数列的周期性
所谓数列的周期性就是存在正整数,使得对任意 恒成立.
例3(1) [2024·河北衡水高二期末] 数列满足 ,
则数列 的第2024项为__.
[解析] 由已知可得,, ,

所以数列是周期为4的数列,则 .
(2)在数列中,,,, ,则
___.
0
[解析] 由,得 ,两式相除可得 ,
数列 是以6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 ,
则 ,
又 ,
.
练习册
一、选择题
1.符合递推公式 的数列是( )
B
A.1,2,3,4, B.1,,2,,
C.,2,,2, D.0,,2,,
[解析] B中数列从第2项起,后一项是前一项的 倍,符合递推公式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故选B.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
B
A.5 B.6 C.7 D.8
[解析] 因为,所以 .故选B.
3.数列满足,,则 ( )
D
A. B. C.1 D.2
[解析] 因为,,所以,则 ,则
,则,则,则 ,
则 .故选D.
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
A
A.27 B.40 C.80 D.81
[解析] 由题知,, ,
,, .
5.如图,在三个正方形块中,着色正方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三项,
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递推公式为( )
D
A. B.
C. D.
[解析] 由图形可得,,, ,可得
.故选D.
6.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前项和为,则取得最小值时,
的值为( )
C
A.10 B.9 C.8 D.4
[解析] 令,解得或.
当时, ,;
当时,,递减;
当时,, 递增.
又,,,,,,, ,所以
.
故取得最小值时, 的值为8.
7.在数列中,,,则 ( )
D
A. B. C. D.
[解析] 因为,所以,, ,
,所以,则 .故选D.
8.(多选题)[2024·深圳龙岗区高二期末] 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
A.是递减数列 B.
C.当时, D.当时, 取得最大值
[解析] 当时,,当 时,
,则,又 满
足上式,故,故选项A正确;
,故选项B正确;
当时, ,故选项C错误;
,因为 ,所以当
时,取得最大值,故选项D正确.故选 .
9.(多选题)在数列中,,, ,则( )
ABD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得,, ,
, ,.
对于A, ,A正确;
对于B, ,B正确;
对于C, ,C错误;
对于D,由递推公式知 , ,D正确.故选 .
二、填空题
10.[2024·石家庄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中, ,则
___.
[解析] 当时,有,
当时,有 ,
两式相除得 .
11.[2024·江苏泰州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且
,则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当时, .
当 时,

因为,所以
12.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这样一个数列 ,1,2,
3,5,8, ,它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面两项之和,即 ,
,这样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
,则 _____.
128
[解析] ,, ,
,, .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
即,,得 .
三、解答题
13.已知数列中,, .
(1)写出数列 的前5项;
解:由,,可得 ,
,, .
(2)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由前5项可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14.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且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当时, ,
当时,,满足上式,
所以, .
(2)若,求数列 中的最小项.
解:,则 .
当时,,即,所以 ;
当时,,即,所以 .
故数列中的最小项为 .
15.(多选题)在无穷数列中,若时,总有 ,
则定义为“阶梯数列”.设为“阶梯数列”,且, ,
,则( )
ACD
A. B. C. D.
[解析] 因为为“阶梯数列”,所以由,可得, ,
,,, ,
观察可得 ,
, ,
所以,,故A正确,B错误;
,所以
,故C正确;
,故D正确.故选 .
16.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0,11页的阅读材料中,由一个有趣的兔子问
题引出了斐波那契数列,并根据规律得到了递推公式: .现
在,我们也来尝试从下列两个问题中找出类似的数列.
问题1:小明要上楼梯,他每次只能向上走一级或两级.如果楼梯有 级,
那么他有多少种走法?
分析:我们记楼梯有级时的不同走法数为,显然, ,
,, .
问题2:小明要上楼梯,他每次只能向上走一级、两级或三级.如果楼梯有
级,那么他有多少种走法?
分析:我们记楼梯有级时的不同走法数为,显然, ,
,, .
请分别就上述两个问题,写出数列, 的第4项和第5项,并根据规律写
出一个递推公式.
解:问题1:当 时,
走法一:每次上一级楼梯,可记为1,1,1,1;
走法二:前两次上一级,第三次上两级,可记为1,1,2;
走法三:第一次上一级,第二次上两级,第三次上一级,可记为1,2,1;
走法四:每次上两级,可记为2,2;
走法五:第一次上两级,以后每次上一级,可记为2,1,1.故 .
当时,同理可记为,,,,, ,
,,共8种,故 .
由,,,可得 .
问题2:当时,可记为,,,,,, ,共7
种,故 ;
当时,可记为,,,,, ,
,,,,,,,共13种,故 .
由,,可得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递推公式
诊断分析
1.(1)× (2)× (3)√ [解析] (1)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例如精确到1,0.1,0.01,0.001,…的近似值组成的数列为1,1.4,1.41,1.414,…,该数列没有递推公式.
(2)由递推公式的定义知,递推公式就是表示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式.数列的递推公式不是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
(3)由条件可得a2=2a1-2=4.
2.解:仅由数列{an}的递推公式an=3an-1 (n≥2,n∈N*)只能知道==…==3(n≥2,n∈N*),无法确定这个数列.若再已知a2=3,则可以确定这个数列为1,3,9,27,…,3n-1,….
知识点二
1.a1+a2+…+an 2.式子 式子 3.S1 Sn-Sn-1
诊断分析
(1)√ (2)× (3)√ [解析] (1)a1=S1=3×1+1=4.a4=S4-S3=13-10=3.
(2)当n=1时,a1=S1=2,当n≥2时,an=Sn-Sn-1=2n-1,则an=
(3)S6-S2=a1+a2+a3+a4+a5+a6-(a1+a2)=a3+a4+a5+a6.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解:∵a1=1,an+1=,∴a2==,a3==,a4==,a5==,∴数列{an}的前5项依次是1,,,,.数列{an}的前5项可写成,,,,,故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变式 解:(1)∵a1=1,an+1=an+,∴a2=a1+=,a3=a2+=2,a4=a3+=.
(2)∵a1=1=,a2==,a3=2=,a4==,∴猜想an=.
拓展 (1)B (2)A [解析] (1)方法一:a3=××a1=××a1=9a1=3.
方法二:由=,可得a2=×=,a3=×=3.故选B.
(2)因为数列{an}满足a1=,an+1=(n∈N*),所以a2==3,a3==-2,a4==-,a5==,则{an}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数列,所以a2025=a506×4+1=a1=,故选A.
探究点二
例2 (1)C (2)10 [解析] (1)∵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n=2n,∴a4+a5=S5-S3=25-23=24,故选C.
(2)因为an=,所以a1=1,a2=3,a3=6,所以S3=a1+a2+a3=1+3+6=10.
变式 (1)B (2)-90 [解析] (1)依题意,a1=(1,3)=1,a2=(2,4)=2,a3=(3,5)=1,a4=(4,6)=2,以此类推,可知当1≤n≤50,n∈N*时,若n为奇数,则an=1,若n为偶数,则an=2,所以S50=25×1+25×2=75.故选B.
(2)由Sn= an2,S10=600,得100a=600,解得a=6,故a3 -a5-a6=(S3-S2)-(S5-S4)-(S6-S5)= S3+S4-S2-S6=6×32+6×42-6×22-6×62=-90.
探究点三
例3 解:(1)当n=1时,a1=S1=2-3=-1.当n≥2时,an=Sn-Sn-1=(2n2-3n)-[2(n-1)2-3(n-1)]=4n-5.
∵a1=-1也适合上式,∴an=4n-5.
(2)∵Sn=4-,∴a1=S1=4-=.
当n≥2时,an=Sn-Sn-1=4--4+=.
当n=1时,=≠a1,∴an=
变式 (1)BCD (2) [解析] (1)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当n=1时,S1=a1=6,当n≥2时,an=Sn-Sn-1=-n2+7n-[-(n-1)2+7(n-1)]=-2n+8,又a1=6满足上式,所以an=-2n+8,故B正确;
数列{an}是递减数列,故A不正确;
当n>4时,an=-2(n-4)<0,故C正确;
当n≤4时,an=-2(n-4)≥0,即数列{an}的前3项均为正数,第4项为0,从第5项起为负数,因此当n=3或4时,Sn取得最大值,故D正确.故选BCD.
(2)因为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2(n为正整数),所以当n=1时,a1=S1=3-2=1,当n≥2时,an=Sn-Sn-1=(3n-2)-(3n-1-2)=2·3n-1,又a1=1不满足上式,所以an=
拓展 解:当n=1时,a1=3;当n≥2时,a1+3a2+5a3+…+(2n-3)an-1=3n-1,a1+3a2+5a3+…+(2n-3)an-1+(2n-1)an=3n,上述两式作差可得(2n-1)an=3n-3n-1=2·3n-1,即an=.因为a1=3不满足an=,所以an=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                 
一、选择题
1.符合递推公式an=(n≥2)的数列是(  )
A.1,2,3,4,…
B.1,,2,2,…
C.,2,,2,…
D.0,,2,2,…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2+n+1,则a3= (  )
A.5 B.6 C.7 D.8
3.数列{an}满足an+1=1-,a7=2,则a1=(  )
A.-1 B.
C.1 D.2
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an+1=2Sn,则S4= (  )
A.27 B.40
C.80 D.81
5.如图,在三个正方形块中,着色正方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递推公式为 (  )
A.an+1=8an
B.an+1=an+8n
C.an+1=an+8n-1
D.an+1=an+8n
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前n项和为Sn,则Sn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  )
A.10 B.9
C.8 D.4
7.在数列{an}中,a1=,an+1=,则a98= (  )
A. B.
C.- D.-
8.(多选题)[2024·深圳龙岗区高二期末]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n=-2n2+1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n}是递减数列
B.a10=-23
C.当n>3时,an<0
D.当n=4时,Sn取得最大值
9.(多选题)在数列{an}中,a1=2,an+1+=1,n∈N*,则(  )
A.a2024=
B.a1+a2+a3+…+a2022=1011
C.a1a2a3…a2025=1
D.a1a2+a2a3+a3a4+…+a2022a2023=-1011
二、填空题
10.[2024·石家庄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an}中,a1·a2·…·an=n2(n∈N*),则a9=    .
11.[2024·江苏泰州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 Sn=n2+3n+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12.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这样一个数列{an}:1,1,2,3,5,8,…,它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面两项之和,即a1=a2=1,an+2=an+1+an,这样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am=2(a3+a6+a9+…+a126)+1,则m=     .
三、解答题
13.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
(1)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4.已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n2+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n=-5an,求数列{bn}中的最小项.
15.(多选题)在无穷数列{an}中,若ap=aq(p,q∈N*)时,总有ap+1=aq+1,则定义{an}为“阶梯数列”.设{an}为“阶梯数列”,且a1=a4=1,a5=,a8a9=2,则 (  )
A.a7=1
B.a8=2a4
C.S10=10+3
D.a2024=
16.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0,11页的阅读材料中,由一个有趣的兔子问题引出了斐波那契数列{Fn},并根据规律得到了递推公式:Fn+2=Fn+1+Fn.现在,我们也来尝试从下列两个问题中找出类似的数列.
问题1:小明要上楼梯,他每次只能向上走一级或两级.如果楼梯有n(n∈N*)级,那么他有多少种走法
分析:我们记楼梯有n(n∈N*)级时的不同走法数为an,显然,a1=1,a2=2,a3=3,….
问题2:小明要上楼梯,他每次只能向上走一级、两级或三级.如果楼梯有n(n∈N*)级,那么他有多少种走法
分析:我们记楼梯有n(n∈N*)级时的不同走法数为bn,显然,b1=1,b2=2,b3=4,….
请分别就上述两个问题,写出数列{an},{bn}的第4项和第5项,并根据规律写出一个递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