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Change of Seasons
Lesson 1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一)教学目标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下表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维度 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知识 1)能通过观看视频或听录音,在语境中感知、理解以下核心词汇(短语)和核心句式。 核心词汇( 短语):always , clothes , outside , put , season , worry , plant trees , wear sunglasses , pick apples , fly kites , go fishing 核心句式:—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 best. It's always … 2)能在观看视频前,通过看图片和核心词汇,预测对话大意。 3)能通过观看视频或听录音,感知并理解核心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4)能通过演唱歌曲,巩固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核心句式和活动类短语,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替换歌词。 5)能根据图片提示,用本课所学句式,询问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文化意识 1)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文化意义。 2)激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思维品质 1)能通过观察图片,辅助对核心词汇和语篇的理解。 2)能通过语境理解特殊疑问句“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的用法及意义(Learning Tips) 。
学习能力 1)对用英语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感兴趣,乐于学习和模仿谈论季节和天气的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式;敢于用英语谈论季节和天气,不怕出错;乐于参与课堂演唱、表演等活动,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 2)能在学习活动中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演唱、角色扮演等学习任务。
下面从学习活动观的角度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 通过看、听、说的活动,发现并理解介绍自己或询问他人喜欢的季节的核心词汇和句式( 学习理解)。
2. 通过观察和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特殊疑问句“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的用法及意义,并在对话中正确使用( 学习理解:学习策略)。
3 . 通过看、唱、玩的活动,基于提供的词汇和短语,准确地替换歌曲中的歌词,演唱关于季节的歌曲( 应用实践)。
4. 基于图画所提供的场景,在小组活动中,顺利完成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游戏( 迁移创新)。
( 二)语篇分析( Analysis of Texts)
下表从语篇要素的三个主要方面对本课活动1的对话语篇进行具体分析。
语篇要素 具体内容及分析
What 语篇是一段关于季节偏好的日常对话,发生在寒冷的冬 日 。对话中,Mr Wang关切地提醒 Bella 外面很冷需要穿外套,而 Bella 则表达了对冬天的不喜欢,并透露了自己最喜欢春天,因为可以穿上美丽的衣服 。整个对话围绕季节这一话题展开,涉及冬天和春天的特点以及个人对季节的偏好。
Why 语篇旨在传达个人对季节的感受和偏好,以及面对不喜欢季节时的积极态度。通过 Bella 的表述,学生可以感受到她对冬天的寒冷的不适应,以及对春天的温暖和美丽衣物的期待 。 同时,Mr Wang 的关心和安慰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怀 。整个对话传递了积极面对季节变化、珍惜不同季节美好之处的价值观。
How 语篇是一个由 4 个话轮构成的两人日常对话,涉及的词汇和句式主要包括与天气和季节相关的词汇,如 cold、winter、snowy、season、spring 等,以及简单的陈述句和疑问句,如“ It's cold outside . ”“ Why ”和“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等 。语篇体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简单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 同时,语篇中使用了口语中常见的词汇和句式,如“ Put on your coat. ”“ Thank you . ”和 “ Don't worry. ”等 。这些表达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符合英语口语的表达习惯。
( 三)重难点分析( Analy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下表就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 应对策略
重点 学生 能 在 语 境 中 感 知 并 理 解 核 心 句 式“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 best. ”“It's always …”的含义和语用功能。 在学生观看视频或进行听力理解前,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图片所提供的场景,预测对话的大意和内容,然后再进行感知和理解。
学生 能 感 知、理 解 复 合 名 词 snowman 和sunglasses 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习策略中的提示。
难点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句式“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 best. ”“ It's always …”。 在学生进行运用前,教师需确保通过活动 2、3 以及多样化的补充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熟悉这些句式。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掌握好文字的正确发音以及强弱停顿,并能用其他季节词汇和 日常活动短语进行正确的替换演唱。 教师可运用 TPR 教学法,或用在课桌上敲出节奏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节奏感。同时,教师可通过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替换,也可先引导学生分析语篇以及识别理解歌曲旁的文字,再进行替换演唱。
学生能根据图片提示主动参与活动,并快速准确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及理由。 教师在练习前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或让掌握较好或较快的学生辅导帮助掌握较差或较慢的学生。
( 四)教学建议( Teaching Suggestions)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Level B) :
教学 目标
目标 1( 学习理解)
→( 输入)感知与理解
学习活动
1) 教师让学生看图片,引 出场景( 下课后,Mr Wang 和 Bella 在教室中聊天),预测他们在聊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三年级所学的天气类单词( sunny、 rainy、cloudy 、snowy ) 和 四 季 单 词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
2) 学生查看活动卡中的文字,通过识别活动卡上的 spring 和 winter 两个词,结合图片,预测对话大意。
3)学生看视频或听录音,整体理解对话大意以及所体现的场景,然后准确填写活动卡,勾选 Bella 最喜欢的季节。
4) 学生再读语篇,找出讨论喜欢的季节的问句和答句,以及描述季节气候的句式。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学习活动,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给予正面反馈或鼓励。
1) 复习三年级所学关于天气和季节的内容。
2) 预测对话大意。
3) 理解对话大意,完成勾选。
4) 找出讨论喜欢的季节的核心句式,区分问句和答句,感知和理解描述季节气候的句式。
目标2( 学习理解)
→( 输入)理解与注意
学习活动
1) 学生看图片,识别并理解四 个活动类短语的含义。
2)学生听录音,标出四个人物喜欢的季节,以及对应季节开展的活动。
3 ) 教 师 面 向 全 班 同 学 提 问: “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学生按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也可给出不完整的句式,让学生填入核心词 which、 do、like、best 等。
4) 教师出示写有季节、日 常活动的卡片( 可补充其他活动类短语),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搭配相应季节可开展的活动,进行问答。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阅读策略里面的单词,尤其是红色部分,理解 sunglasses 和 snowman这类复合名词的构成方式。
6)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复合名词( classroom、basketball、football 等),巩固复合名词的学习,也可结合“教学参考资料”中的内容进行讲解。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学习活动,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给予正面反馈或鼓励。
1) 识别活动类短语。
2) 找出四个人物喜欢的季节以及开展的活动。
3) ~ 4) 从意义、结构、用法三个维度充分了解本课的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式,完成巩固性的活动和游戏。
5) ~ 6) 识别和归纳复合名词的特征,发现语言规律。
目标 3( 应用实践)
→(输入+输出)理解与表达
学习活动
1) 教师提问:这首歌唱的什么 内容?提到了哪些季节? 学生看视频或听录音,然后回答。
2) 学生理解歌词,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学生发音准确地进行跟唱。
4) 学生正确替换歌词,进行演唱。
5) 学生写下自 己喜欢的季节和对应开展的活动,然后与同伴或分小组按写下的信息进行演唱。
6) 学生在班上进行演唱。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理解歌词、跟唱和进行替换演唱,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给予正面反馈或鼓励。
目标4( 迁移创新)
→(输出)巩固与运用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所给的文字,理解场景并弄明白这是小组四人在讨论自己喜欢的季节。
2) 学生先思考省略号处应补充的内容,再与同伴或小组成员交流 。教师请几组学生在班上进行展示。
3) 学生互相询问喜欢的季节,并与相应的日常活动配对。
4) 学生成对或小组活动 。教师提前准备不同季节和不 同 日 常活动的卡片,用游戏的方式,随意抽取,根据 抽 取 的 季 节 和 活 动,进 行 角 色扮演。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本课所学核心句式说出自 己喜欢的季节以及可开展的活动,
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给予正面反馈或鼓励 。迁移创新性活动在第 1 课不要求学生必须达成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学习效果选择完成程度,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Level A 和 Level C 的补充教学建议如下:
Level A
活动 1 :引出场景前,教师先解决学生对“ I like … best. ”的理解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 like 预测核心句式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猜测和理解核心句式“ I like … best. ”的含义。
活动 2:针对词汇和句式的强化,教师可更多地关注核心词汇的拼读和句子中的词序,并开展让意义和形式统一的训练 。例如:采用 Simon Says 的游戏,让学生重点进行模仿,或用 Sentence Ladders 的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核心句式。
活动 3:歌曲的演唱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模仿,替换练习时则应注重教师的引导。
活动 4:强调模仿性输出时的正确性和准确度。
Level C
活动 1+ 2:输入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感知、理解和记忆 。输出活动时,可更强调创新性的输出。
活动 3: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编 chant 或自选/自编歌曲( 例如用《 两只老虎》的曲调)来练习核心句式。
活动 4:教师可通过加快语速、快速接龙等方式提高输出难度,也可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综合运用本课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知识积累,创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