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课件(2课时、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课件(2课时、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6: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3 课时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1.知道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并能熟练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2.知道什么是互为倒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例如:3+3+3+3+3=3×____=15,
7+7+7+7+7+7=7×_____=____,
5×0=____
5
6
42
0
你还记得小学学习过的乘法的定义吗?
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该如何运算呢?
问题: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
3cm,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
3cm,预计经过4天甲、乙水库
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3+3+3+3=3×4=12(cm);
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3)+(-3)+(-3)+(-3)=(-3)×4=-12(cm).
-[(-3)×4]=
(-3)×[(-4)+4]=
你认为3×(-4)的结果应该是多少?(-3)×(-4)呢?
3×(-4)=
同时,要满足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就要有
(-4)×3=
(-4)+(-4)+(-4)+(-4)= ;
-12
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成立
(-3)×(-4)+(-3)×4= 。
(-3)×0=0
因此 (-3)×(-4)= 。
12
(1)请你仿照上面的方法说明(-2)×(-5)=10。
(2)再写一些算式进行计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
(-2)×(-5)
=-[(-2)×5]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例1 计算:
(1)6×(-1); (2)(-4)×5;
(3)(-5)×(-7); (4)(-38)×(-83);
?
解:(1)6×(-1)=-(6×1)=-6;
互为相反数
? 一个数乘-1,所得的积就是它的相反数。
解:(2)(-4)×5
=-(4×5)(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0;
(3)(-5)×(-7)
=+(5×7)(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35;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步骤:(1)确定符号;(2)绝对值相乘。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例如:3与????????互为倒数,?????????与?????????互为倒数。
?
解:(4)(-38)×(-83)
=+(38×83)(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1;
?
注意:0没有倒数.
反之,若两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积为1。
倒数定义:
1的倒数为
-1的倒数为
13的倒数为
?
-13的倒数为
?
0.4的倒数为
-0.4的倒数为
1
-1
3
-3
0的倒数为 。
零没有倒数
思考:a的倒数是1????对吗?
?
(a≠0时,a的倒数是1????)
?
52
?
-52
?
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例2 一天,小刚和小明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明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2 ℃,小刚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 ℃.已知该地区的高度每增加100 m,气温大约下降0.6 ℃,求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解:4?(?2)0.6×100
 =10×100=1 000(m).
?
高度每增加100m,温度大约下降0.6℃
山顶和山脚的温差是4-(-2)=6℃
6℃是0.6℃的10倍
山峰的高度为10×100 m
答: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为1 000 m.
1.计算(-6)×(-1)的结果等于(  )
A.6  B.-6  C.1  D.-1
2.-12的倒数的相反数等于(  )
A.-2 B.12 C.-12 D.2
?
3.若数a≠0,则a的倒数是______,_____没有倒数;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
0
1或-1
1????
?
4.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则5(a+b)-6cd=_____.
A
D
-1
被乘数
乘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结果
-5
7
15
6
-30
-6
4
-25
5.填空题

35
-35

90
90

180
180

100
-100
一般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特殊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应用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3 课时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能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小学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复习回顾
思考: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2×3×4×(-5)
2×3×(-4)×(-5)
2×(-3)×(-4)×(-5)
(-2)×(-3)×(-4)×(-5)
7.8×(-8.1)×0×(-19.6)
只考虑积的符号,第一、三式的积是负的,第二、四式的积是正的.
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一:多个有理数相乘
计算:(1)(?????)×????×(?????.????????); (2)(?????????)×(?????????)×(?????).
?
解:(1)(?????)×????×(?????.????????)
=[?(????×????)]×(?????.????????)
=(?????????)×(?????.????????)
=+(20×0.25)
=5;
?
(2)(?????????)×(?????????)×(?????)
=[+(????????×????????)]×(?????)
=????????×(?????)
=-1.
?
思考·交流: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与同伴进行交流.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1)多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
(2)多个有理数相乘时,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知识归纳
1.三个有理数的积为0,可以推出(  ).
A.三个数都为零
B.三个数中有一个为零,其余都不为零
C.三个数中有两个为零
D.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D
练一练
探究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尝试·思考:我们已经规定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按照这一法则,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成立.
请你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ba
(ab)c = a(bc)
1.乘法交换律: .
2.乘法结合律: .
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
a(b+c)
ab+ac

2.计算:
(1) (-????????+????????)×(-24)
=(-????????)×(-24)+????????×(-24)
=20+(-9)
=11;
?
解:
你是如何计算的?
练一练
思考·交流:下面是计算(????????+?????????????????)×24的两种解法.
?
(????????+?????????????????)×24
=(????????????+?????????????????????????)×24
=????????????×24
=10.
?
解法一:
解法二:
(????????+?????????????????)×24
=????????×????????+????????×?????????????????×????????
=8+6-4
=10.
?
比较两种解法,说说它们的区别,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先计算括号里的.
先应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解:
原式=
-24× -24× +24× - 24×
5
8
1
6
3
4
1
3
3.计算:
= - 8 -18 +4- 15
= - 41 +4
= - 37.
以上解答正确吗?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 ? ?
__ __ __
练一练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 8 + 18 - 4 + 15
= - 12 +33
= 21.
=(-24)× +(-24)×(- )+(-24)× +(-24)×(- )
1
3
3
4
1
6
5
8
正确解法:
注意: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时,不要漏掉符号,不要漏乘.
练一练
解:(1)原式=[(-2.5)×(-4)]×[8×(-0.125)]×(-0.1)
=10×(-1)×(-0.1)
=1.
方法一:
方法二:
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例2 计算:
方法一:
方法二:
=-699×2
1.n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而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而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而定   D.由负因数的大小而定
C
2.计算 的值为 ( )
D
4.算式-25×14+18×14-39×(-14)=(-25+18+39)×14是逆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5×(-4)×(-2)×(-3)=5×4×2×3=120
B.(-9)×5×(-4)×0=9×5×4=180
C.(-3)×(-9)-8×(-5)=27-40=-13
=7×

D.7×
A
5.计算:
(1)(-125)×(-2)×(-8);
(2)
(3)22×(-33)×(-4)×0.
(4)
解:(1)原式=-(125×2×8)
=-2 000.
(2)原式=?(????????????×????????????×????????)
=?????????.
?
解:(3)原式=0.
=-18.
(4)原式=?(????????×????×????????)
?
6.计算:
乘法的交换律
有理数的
乘法运算律
a×b=b×a
(a×b)×c=a×(b×c)
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c)=a×b+a×c
(既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3 课时3 有理数的除法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 ___________;
乘法的结合律: 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a×b=b×a
(a×b)×c=a×(b×c)
a×(b+c)=a×b+a×c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


0
(-3)×4=-12
( )×4=-12 (乘法算式)
(-12)÷4=( ) (除法算式)
(-3)×4=-12
(-12)÷4=-3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① 6×(-3)=-18, (-18)÷6= ;
②(-15)×(-25)=5, 5÷(-15)= ;
③ 3×(-9)=-27, (-27)÷(-9)= ;
④ 0×(-2)=0, 0÷(-2)= 。
?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下列各式:
-25
3
0
-3
从上面的算式,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有什么特点与规律吗?
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填“正”或“负”),并把绝对值 .
2.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 .
注意:0不能作 .


相除
0
除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
例1 计算:
(1)(-15)÷(-3); (2)12÷(-14);
?
(3)(-0.75)÷0.25;
(4)(-12)÷(-112)÷(-100)。
?
(3)原式
=-(0.75 ÷ 0.25)
=-3
解:原式=+(15÷3)
=5
(2)原式=-(12÷14)
=-48
?
(4)原式=+(12÷112)÷(-100)
=144÷(-100)
=-(144÷100)
=-1.44
?
想一想: (-12)÷(-112)÷(-100)
?
下面两种计算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解:原式=(-12)÷(-112÷100)
=(-12)÷(-11200)=-14400
?
(2)解:原式=(-112)÷(-12)÷(-100)
=1144÷(-100)=-114400。
?
除法不适合交换律与结合律,所以不正确。
(×)
(×)
(3)(-14)÷(-160)= ; (-14)×(-60)= 。
?
比较下列各组数计算结果:
15
(1)1÷(-25) = ; 1×(-52)= ;
?
(2)0.8÷(-310)= ; 0.8×(-103)= ;
?
-52
?
-83
?
-52
?
-83
?
15
发现了什么?
结果相同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也可以表示成: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
例2 计算:(1)(-18)÷(?????????)?;(2)16÷(?????????)÷(?????????)。
?
解:(1)原式=(-18)×(-????????)
=18×????????
=27
?
(2)原式=16×(-????????)×(-????????)
=16×????????×????????
=????????????
?
注意 对于只有除法的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无括号就从左到右算。或者可以先把所有除法都变成乘法,然后再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方法归纳
2.算式(-34)÷( )=-2中的括号内应填上 ( )
A.-32 B.32 C.-38 D.38
?
D
1.计算(-17)÷(-7)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1 B.-1 C.149 D.-149
?
C
3.填空:
(1)若a,b互为相反数,且a≠b,则????????= ___,2b+2a=_____;
(2)当a<0时,|????|????=_______;
(3)若a>b,????????<0则a,b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
?
-1
0
-1
a>0,b<0
4.计算: (1)-????????÷(-2); (2)-0.5÷????????×(-????????);
(3)-7÷(-????????)÷(-????????)。
?
解:(1)原式=45×12=25;
(2)原式=12×87×54=57;
(3)原式=-7×57×23=-103。
?
5.计算:
(1) (-49)÷74×47÷(-16);(2) (-4)÷[(-45)÷(-12)]。
?
解:(1)原式=(-49)×????????×????????×????????????=1;
(2)原式=(-4)÷[(-????????)×(-2)]
=(-4)÷????????=(-4)×????????=-????????。
?
除法法则一
有理数的除法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除法法则二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