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习题
一、填空题
1、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食物被容易煮熟的原因是 。
2、高压锅上易熔片的作用是 。
3、家用电冰箱的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将气态致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使其在冰箱外部 ,同时被 了的致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 ,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4、火箭的整流罩的表面做的十分光滑,同时在外表面上涂上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在火箭或返回式卫星与空气摩擦升温时会迅速 和 ,从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整流罩的温度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
5、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 (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液态或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二、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 B、初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初冬砖瓦上霜的形成
2、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B、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不易沸腾
C、压力锅传热快, 使稀饭容易沸腾
D、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
3、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A、加入牛奶杯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冬天寒冷的清晨,室外花草上有霜
C、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了
D、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了
5、某同学在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习题
一、填空题
1、吉林省著名的“引松入长”工程采用的是管道输水,从节水角度看,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 。
2、某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撤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吸热而 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二、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 ( )
A、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B、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C、深秋的早晨,屋外的草堆上形成一层霜 的过程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的过程
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3、冰箱冷冻室里长期存放的物品,表面往往变干,而在冰箱冷冻室内的壁上,常常附着一层霜,这是因为 ( )
A、先在物体表面发生蒸发,后在冰箱内壁上发生凝华。
B、先在物体表面发生升华,后在冰箱内壁上发生凝华。
C、先在物体表面发生熔化,再蒸发,后在冰箱内壁上发生凝华。
D、先在物体表面发生升华,再在冰箱内壁上发生液化,后凝固。
三、分析题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
⑴请根据如图所示水循环的示意图,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⑵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从2000度到40度
因与大气的剧烈摩擦而被烧蚀成深褐色的神舟六号返回舱静静地躺在草原上,舱体上还带着上千度高温发热后的余温。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告诉记者,飞船返回舱返回最大技术难点之一就是飞船的降温,必须给飞船穿上一件“隔热衣”。
当返回舱在距离地面80km-40km的高度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越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温度可达1000-2000℃,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像陨石一样被烧为灰烬。这时必须给飞船穿上一层“防热衣”,使飞船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可以忍受的40℃以下。
侯鹰介绍,飞船返回舱的降温主要通过三种方法: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来吸收大量的气动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具有辐射性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热量的方法散热。
由于飞船重量的限制,防热材料要求是重量尽可能轻的烧蚀材料。神舟六号飞船的防热材料,就是按照这一标准从几十种材料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为进一步降低重量,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了蜂窝格的设计,这样保证了神舟飞船穿上的是轻薄的“防热衣”。直径2.5m的返回舱表面积为22.4m2,目前使用的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kg,其防热技术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陆地生命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淡水,它决定着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气从海面升起,被气流夹带到内陆,随着海拔提高,汇聚成云层降雨,这也是淡水基本来源之一,溪流汇聚奔腾大河,雕凿出自然界奇观,河流沿岸提供了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孕育着物种丰富的物种,无论高山,还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不过,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月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北京每年缺水1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万立方米,曾经出现过“水荒”。江河也缺水,黄河连年出现断流。楼兰古城因为缺水,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在全国总量中,耕地约占36%、人口约占54%的南方,水资源却占81%,而耕地占45%、人口占38%的北方七省市,水资源仅占9.7%。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平衡,70%左右的雨水又集中在夏、秋两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以上不利的自然因素,注定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毒性的增加,污水排放前又未能全部妥善处理,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水循环缺。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离不开“水”这样宝贵的东西。那么人们是否就要停止再浪费水资源了呢?有人会说,地球不是一个蓝色的水星球吗?怎么会缺水呢?我告诉你吧!地球的水资源是多,可是谁能考虑一下仅有的淡水资源呢?据统计,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却仅仅只有2.5%呢!但在这些淡水资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加以利用的。如分布在南北两极于高山地区的冰川水、高寒地区的永冻土下的冰层和深层地下水等。目前在全球淡水资源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家庭和市政用水仅只有占10%。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重视起了“节约用水”这四个看似简单,可是一当做起来难上加难的字了。
课件6张PPT。 1、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____;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_____过程,需吸收____。蒸发熔化热量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热。 凝华吸图2—5
3、(1)请依次写出上图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上面五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使用节水型洁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等。?液化、 凝华??、汽化?、?凝固??、熔化汽化、熔化 4、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②、③、⑤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⑤严冬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③④放热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吸热过程的是 ( ) A、春天来到,积雪融化
B、夏天的清展,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展,出现大雾
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A 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B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A 8、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态变为液体说明丁烷_______________。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 9、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