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整式的乘法
16.1 幂的运算
16.1.1 同底数幂的乘方
教学设计
课题 16.1.1 同底数幂的乘方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推导过程 ; 2.让学生学会利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3.使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用,并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 1.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推导过程 ; 2.让学生学会利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用,并熟练应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思考】 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亿亿( )次运算,它工作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它工作秒可进行运算的次数为×. 思考 怎样计算×呢? 引入新知
探究新知 1.同底数幂的乘法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1) × ; (2) × ; (3) ×=(m,n是正整数). 【思考】 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以上式子都是两个同底数幂相乘,其结果的幂的底数仍与原两个幂的底数相同,指数是原两个幂的指数相加. 【思考】 你能推导出这个这个规律吗? 一般地,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 【归纳】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符号表示: am an = am+n (m,n都为正整数) 【注意】 (1)使用该性质运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①乘法运算;②底数相同.(2)单个字母或数字可以看成指数为1的幂,参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时,不能忽略指数为1的幂.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也适用于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即 am an ap = am+n+p(m, n, p都为正整数). 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可以逆用, 即 am+n = am an (m,n都为正整数). 见例2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归纳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我解题能力.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1) x2·x5; (2) a·a6; (3) (-2)×(-2)4×(-2)3; (4) xm·x3m+1. 解:(1) x2·x5=x2+5=x7; (2) a·a6=a1+6=a7; (3) (-2)×(-2)4×(-2)3=(-2)1+4+3=(-2)8=256; (4) xm·x3m+1=xm+3m+1=x4m+1. 【例2】若am=3,an=4,则 am+n=______ 【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可以逆用, 即 am+n = am an (m,n都为正整数). ∵am=3,an=4,∴am+n=am·an=3×4=12. 【答案】12 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其逆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随堂检测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2 x2=2x2 B. x2 x3=x6 C. -x2 x3=-x5 D. (-x)2 (-x)3=(-x)6=x6 答案:C 2.若3x+3=243,则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 .∴=2. ∴ == 答案: 3.计算:(1) x7 x ; (2) (-10)3×(-10)5 ; (3) -x2 (-x)8 ; (4) (x+3y)3 (x+3y)2 (x+3y) ; 解:(1) x7 x=x7+1=x8 ; (2) (-10)3×(-10)5 =(-10)3+5=(-10)8 = ; (3) -x2 (-x)8 = -x2 x8= -x10; (4) (x+3y)3 (x+3y)2 (x+3y)=(x+3y)3+2+1=(x+3y)6. 4.已知xm=8,xn=9,求xm+n 的值. 分析:当指数是和的形式时,考虑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xm+n = xm xn (m, n, p都为正整数) 解:xm+n = xm xn=8×9=72. 通过设置随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符号表示: am an = am+n (m,n都为正整数) 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用:am+n = am an (m,n都为正整数).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