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22: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预案
19.大象的耳朵
【设计理念】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像扇子似的耷拉着”,这是大象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他小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段话是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起因,因为大象耳朵的这一特征,オ引发了小兔子、小羊等动物的议论,才导致大象的第一次改变。第二至七自然段侧重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其中,突出的是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小兔子、小羊等的看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怎么是耷拉的呢”,二是“一定是有病了”。这些小动物之所以这样议论,潜在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写大象正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呢?“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想法的改变很轻率,改变后的结果不乐观。
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変、“我还是让耳朵拉着吧”还是”表示大象终于手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表示大象把耳放下来、继之前年拉着的状态。第十三自然段呼成第一自然段,形成了一个完的故事构
课文配有一幅对开的插图。左页是大象遇到了小免子。小免子竖着长耳朵,一脸奇怪的样子。大象的耳朵耷拉着,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右页是大象遇到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特别是小老鼠,表情最夸张了,他还张开了双臂。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的内容。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加上一直以来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设计这篇课文教学要考虑的有利条件。
2.二年级学生具有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因此,通过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和评价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要坚持实施,以利于与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梳理条理、概括内容衔接,以及一边读一边想象的学习训练。
3.课后练习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和“‘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所涉及到的学习训练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是难点,因此,设计时要做好任务分析,注意旧知的唤醒,和评价标准的把握,以利于学生达标。
4.二年级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处于起步发展中,社会认识和经验不多,要归纳课文的道理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能做到“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视作达标。
5.“整体感知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是起步学习的一个能力要求,属于难点。再加上本课角色众多,内容较为复杂,不宜要求概括到位。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问句,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句子“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意思的理解;感悟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盲目改变自己的道理。
3.能正确认读“耷”等7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似”“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4.能正确读写“扇”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耳朵”等11个词语。
【教学重点】
1.注意读好问句,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耷”等7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似”“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3.能正确读写“扇”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耳朵”等11个词语。
【教学难点】
1.注意读好问句,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耷”等7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似”“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3.能正确读写“扇”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耳朵”等11个词语。
【课前预习】
1.读课文,圈生字,标自然段。
2.提出自己的疑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耷、竖”等7个生字,会写“遇、扇、痛”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扇、似”。
2.能借助疑问词、语气词,读好问句,初步感受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学习过程】
板块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激趣:猜猜这是谁的耳朵。
初知大象: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学习生字词“耷拉”“竖着”。
2.揭示课题。
板块二:识读字词,初识课文
1.学习字词
学习活动一:我是识字小先生
独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合学: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说得好,点个赞;说不好,帮帮忙。
领学:小先生班级内领学。
2.反馈交流
(1)读词语。
(2)学习多音字“似”“扇”。
(3)巩固生字,打乱顺序读。
(4)感知内容,写好生字“扇、痛、遇”
3.出示作业本第3题,学生小组完成
板块三: 互动交流,协作分享
学习活动二:我是朗读小能手
默读第2--7自然段
圈:大象遇到了哪些小动物?用方框标出来。
划:试着用“放大镜”标一标疑问词,并练一练,读好问句。
读:试着有感情朗读问句(先自由读,再读给组内小伙伴听)
1.范读问句
引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学生试读。
教师范读,学生评议。交流,关注:疑问词“怎么”。
小先生展示读
2.扶学问句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找“疑问词”)
3.练读问句
交流反馈:
(1)交流,出示另两个问句。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你读我猜,寻找“放大镜”
(3)朗读展示。
(4)小组赛读。
(5)拓展积累,认识不同的疑问词。
4.认识语气词,读好问句
出示作业本第4题四组问句,比较发现不同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认识语气词“咦”,朗读品味作用。积累语气词。
试着运用语气词问一问小羊和大象的话。
(3)小先生展示朗读。
5.关注故事结尾。
学习活动三:我是说话小先生
小鹿、小马、小老鼠见到了大象,又会怎么问呢?请你学着小兔子的样子,再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吧!
要求:用“怎么”“是不是”或其它疑问词说一个问句。
板块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总结梳理
2.学说问句
板块五:实践运用,评价修正
1.玩游戏复现生字
2.读准、读通课文
3.书写指导:“扇”“慢”“遇”“兔”(小先生带领学习书写)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疑问词 咦 怎么
问句 是不是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活的能力。
【学习过程】
板块一:揭示文题,导入新课
字词过关
?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
板块二:亲身体验,自主发现
1.体会大象想法的变化
(1)聚焦想法变化
学习活动一: 独学:默读全文,用“ ”划出大象的话。 合学:组内说说大象的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学:小先生上台展示
(2)反馈交流
2.了解行为变化
(1)聚焦行为变化
学习活动二:我是寻找小先生 独学:发现大象耳朵的两次变化。 共学:找到后说给组员听一听
反馈交流,并贴上板贴。
原先(耷拉着) 中间(竖起来) 最后(耷拉着)
3.说变化
(1)过渡:最后大象还是把它的耳朵放下来,还是想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
(2)说变化
学习活动三: 独学:自由朗读11-12自然段 合学:“用开始 ,后来 ,最后 ”说说大象想法的变化。
板块三 故事大会我来讲
说清大象的心理变化
学习活动四:默读课文,思考:大象的想法发生了几次变化? 完成心情鱼骨图。
补全心情鱼骨图,感受大象心情的变化,故事的一波三折。
耷拉 竖起 耷拉
不在乎 (不安、心烦) (坚定)
“斑斓动物故事会”开始啦,谁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呢?请小朋友们对照心情鱼骨图,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学习活动五:结合心情鱼骨图,用自己的话讲讲“大象耳朵改变记”。 评价标准:说清楚 用上心情变化的词语 加上对话、神态和表情
板块四 故事主旨我理解
(一)探讨问题:大象仅仅只是知道自己耳朵耷拉的原因吗?他还懂得了什么?
1.如果你是大象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我会对大象说:“大象啊, 。”
(通过和大象面对面的交谈,让学生领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道理。)
看到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来,小兔子可能又会来问他。大象又会怎么回答?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个别展示。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 。”
小兔子说:“ 。”
从你们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大象的自信和坚定。
板块五 联读绘本悟道理
读《邯郸学步》的故事
引导学生悟得道理:学会喜欢自己的耳朵,喜欢自己。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星级作业我来选
读一读:和家长一起读一读这个故事。
讲一讲: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阅一阅:课外阅读绘本《折耳兔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