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预案
22.小毛虫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通过讲述了一条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教会了同学们一个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毛虫的生活环境以及最终蜕变成蝴蝶的美丽。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了解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其中的所蕴含的哲理。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教材分析】
《小毛虫》一课,这篇课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终于它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课前预习】
读课文,圈生字,标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8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并说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任务导入,认识小毛虫
1.激趣读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齐读课题。
3.插图引读:出示插图,引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打量”的量,侧重正音,读轻声。
4.关注小毛虫:这是一只( )的小毛虫。
板块二 随文识词,梳理文脉
过渡:这只小毛虫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习活动一:合作朗读,梳理文章脉络
读: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想: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哪些变化?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读短语
1.读准多音字“尽”的读音
尽管 尽心竭力
出示词语,相机正音。
多种形式读词:通过自己读、小老师带读、同桌合作读的形式,读准字音“竭”。
(3)去掉拼音帽再挑战。
(4)换词理解:“竭”和“喝”“渴”。
(5)随文识词:出示文中的两个句子,比较读音异同,积累多音字“尽”。
2.读准同偏旁的字
纺织 编织
小老师带读,及时正音。
(2)发现规律:这一组词语在字形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点拨:绞丝旁,和什么有关?(丝织品)
(3)随文识词:出示文中的句子,理解字义。
(4)出示图片:理解“抽丝纺织”和“茧屋”。
(5)小结识字方法:借助偏旁,也能帮助我们记住这些词语。
读长句子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1.关注停顿:朗读长句子。
2.读好“地字短语”和“的字短语”。
3.多种方法认识“挣”,朗读积累。
(三)理清故事
1.理顺小毛虫的成长阶段。(板贴:小毛虫、茧、蝴蝶)
2.根据板贴图示,初次尝试说故事,运用连接词“先……然后……最后”。
3.完成课堂作业本T4,先排序再根据图示讲故事。
同学们快速排序,连起来说一说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校对答案,互讲故事。
板块三 品词析句,感知形象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吧。
学习活动二:品析词句,感知小毛虫形象
读: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圈:这是一只( )的小毛虫。从文中圈出词语,填一填
(一)梳理文章大意
1.关注语段大意
(1)自由朗读,思考关键问题:这是一只( )的小毛虫。
(2)自主朗读,初知故事要点。(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3)提取要点,认读词语。(板贴:可怜 笨拙)
(二)关注“可怜”
2.理解语段信息
(1)梳理信息:关注“可怜”之处,情感朗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2)提取要点:关注其他大大小小昆虫的动作。(板贴:唱跳跑飞)
3.品析语言表达:
(1)指生朗读:关注词语“打量”,读轻声。
(2)理解意思:询问“打量”的意思,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4.理解“生机勃勃”
(1)想象说话:小毛虫看到了什么场景?
(2)随文识记“昆虫”,罗列大大小小的昆虫。
(3)带着感情全班齐读文中“生机勃勃”的句子。
5.多种形式朗读
(1)师生合作读:读出其他昆虫的“生机勃勃”和小毛虫的“可怜”。
(2)对比说话:看到其他昆虫会__,可是这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____;
仿说练习,积累连接词。(板贴:既……也……更……)
这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唱。
这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跑。
这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飞。
这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4)体验式朗读。
(三)关注“笨拙”
1.理解语段信息
(1)梳理信息:关注“笨拙”之处,情感朗读。
(2)提取词语:九牛二虎之力、挪动、笨拙、仿佛。正音,拓展识字。
(3)指导朗读。(板贴:九牛二虎之力)
(4)相机理解“挪动”,体会小毛虫的动作缓慢。
2.品析语言表达:
(1)理解“仿佛”,联系生活经验说意思。(板贴:仿佛)
(2)有感情地朗读,熟知故事情节。
3.挖空朗读,积累语段。
板块四 借助板书,知“变化”讲故事
创设情境:小毛虫真可怜呀,我们先来合作拍摄小毛虫的“变身前传”吧!
学习活动三:借助板书,知“变化”讲故事
1.说一说:借助板书,把课文的第1-2自然段讲给同桌听。
2.评一评:根据标准,给同桌评评星。
(1)出示标准:
评价标准 星级
声音响亮
不看书本
借助板书提示讲故事
(2)自主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当“小老师”,试讲故事。
(4)指名两位学生上台讲故事,引导学生根据评星标准进行评价。
板块五 把握特点,指导书写
(一)学写生字
1.出示“纺”“织”“编”
(1)请学生仔细观察,自由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偏旁相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关注穿插:看三个字的关键笔画,是否发现相似之处。
2.书写“编”
(1)教师示范书写“编”,要点提示,学生跟着书空。
打开语文作业本,学生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学生及时修正。
4.梳理结课: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借助提示讲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听故事,讲故事。
【板书设计】
22小毛虫(笨拙)
小毛虫不悲观不失望尽心竭力蝴蝶(灵巧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