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 掌握探究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 掌握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思路:可以用 进行实验。要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怎样随着它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确定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
(1)要想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用干电池作为电源,通过增减串联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压(优点:方便调节整数电压;缺点:只能跳跃性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电池时,可能会损坏电流表与电压表)。
(2)把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优点:能够相对连续性地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还能保护电路;缺点:很多时候不太能稳定准确地调节到我们想要的电压)。
设计电路图:
(1) (2)
我们为了电路的安全一般都选择(2)的实验电路图(变阻器最大阻值选择和定值电阻差不多就行)。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R=10Ω)
画出图像:
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思路:要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知道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可以将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以改变电阻,测量通过每个定值电阻的电流,找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还需要考虑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方法(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即可)。
设计电路图: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U=2V)
画出图像:
实验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导体两端的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的 成 比。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图像是一条折线,当数据足够多的时候,该折线会很趋近于曲线,于是可以用曲线来代替该折线。记录的数据对应的点,有的是分布在该曲线附近,有的在该曲线上,如果有的点离得太远,应该就是错误数据,应该要舍去。
多次测量(换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数值)的目的: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等于或者约等于定制电阻两端的电压(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等于的)。
还可以作 图,大概是一条直线,能直观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定量关系(如上图,列表略,前提是 能取到整数哈)。
【例1】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甲图:定值电阻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B.乙图:定值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
C.丙图: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丁图: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例2】小红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电源电压恒定),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应特别观察的是( )
A.变阻器滑片 B.定值电阻R
C.电流表示数 D.电压表示数
【例3】如图所示,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
B.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
C.实验的结论是: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D.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例4】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
D.把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左移动
【例5】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15 0.22 0.30 0.38 0.45
A.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C.由该实验可得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由该实验可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例6】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0.3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08 0.15 0.23 0.40 0.38 0.45
(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小英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是第 组数据?
【例7】实验小组以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中R为电阻箱。
(1)图乙为实际连接的电路,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接法,导线不交叉 。
(2)实验过程中,当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时,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目的 。
(3)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阻箱R的电阻丝断了 C.开关闸刀与触点接触不良
(4)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第1组电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后,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应将滑片适当向 端移动(选填“A”或“B”)。数据记录如表,其中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2 3 4 5
R(Ω) 5 10 15 20 25
I(A) 0.40 0.20 0.10 0.08
(5)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了如表中所示的数据,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6)为了确定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老师提出利用图像法,应将表中各组电阻值的倒数算出,并做出电流与电阻倒数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请你分析为什么不做I与R图像,而需要做I与图像: 。
【例8】物理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30Ω,2A)、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前无需移动滑片;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检查发现仅有一根导线有断路故障,则故障可能是导线 发生了断路;
(3)先接入5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 表的示数与前一次相同,记录相关数据,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比上一次阻值 ;
(4)其他小组中的A和B两位同学也利用这些器材探究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作出如图丙所示的I-R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 (A/B)同学实验操作错误,理由是 。
【课后巩固】
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两个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普遍性实验结论
B.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C.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D.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一固定值,记录电流表示数,多次更换定值电阻重复实验,得到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如图甲中图线A所示,从而得出结论。在整理器材时,发现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他同学通过正确实验操作也进行了上述实验,他们的实验结论一致。下述评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遗漏的实验操作是电压表调零(校零)
B.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电源两端的导线
C.遗漏的实验操作并未影响结论,是因为实验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仍保持为定值
D.电压表调零(校零)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电流I与定值电阻R的倒数关系应为图甲中的图线C
3.在探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选择了5Ω、10Ω、15Ω、20Ω四个电阻进行实验,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用10Ω电阻实验,读数时的滑片位置比5Ω电阻读数时更靠左
C.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D.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4.勇勇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按照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6V, 电阻 R1 可选用 5Ω、10Ω、15Ω、20Ω四种规格,根据电路图,连接各元件的过程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移动到最左端
B.电压表误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也可以进行实验
C.滑动变阻器可以连接三个接线柱
D.移动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逐渐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2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不变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方便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将R1换成小灯泡
B.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
C.实验开始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至最左端
D.实验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正确完成实验,记录各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描点画出下列四幅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B. C. D.
8.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测量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应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换用不同的导体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5V
③分析图像可得: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④分析图像可得: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④ D.② ③
9.小宇和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过程中,她们经过讨论,依次改进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改进为图乙: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压这一因素不变
B.图乙改进为图丙:实现多次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C.图丙:移动滑动变阻器目的是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D.图丙:不增加任何器材、不改变电路,也可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0.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表一是探究电流与 关系的实验数据,为分析它们的定量关系,需要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请简要说明如何处理数据: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 。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8
2 10 0.24
3 15 0.16
... ... ...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1 1.0 0.20
2 1.5 0.30
3 2.0 0.40
... ... ...
1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表:
U/V 2.0 4.0 6.0 8.0 10.0
I/A 0.1 1 0.3 0.4 0.5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是 (填出具体的电压和电流,并写出单位),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
12.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翔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并画出对应的图像;
(2)小琪说,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它是第 组数据。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U/V 0.4 0.8 1.2 1.6 2.0 2.4
I/A 0.08 0.16 0.23 0.33 0.28 0.48
13.小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满足实验要求)、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1)请根据小红设计的电路图(图1)将实物图(图2)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2)小红把5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示数无变化,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继续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 ”。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4)小红接下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分别将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正确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4所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起到 的作用。
1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5Ω。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电流I/A 0.10 0.20 0.30 0.40
(1)为了用电安全和保护器材,在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连接电路完成之后,应先把如图甲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
(2)小明测量并记录了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如下表。最后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A;
(3)根据对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关于“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结论是: ;
(4)在实验探究中,能不能把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替换成小灯泡而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理由是: 。
15.小侨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已有的4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滑动变阻器标有“”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连接电路时,应 开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无偏转,可能的电路故障是 。
(3)排除电路故障后,先接入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 A,然后记录数据。接下来用的电阻代替的电阻做实验,记录数据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比上次实验时更 。
(4)更换其余电阻继续实验,根据4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5)小江也进行了上述实验。他断开开关,在整理器材时,发现整个实验中始终未对电压表调零,但其余实验操作均正确。小江根据他的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也是直线吗?请判断并说出理由: 。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定值电阻 电阻 电流 电压 正
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 电流 电阻 反
【例1】D 【例2】D 【例3】C 【例4】B 【例5】C
【例6】(1)(2)4
【例7】(1);(2)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3)B;(4) A 0.12
(5)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见I与R的图像是曲线,不能直观得出定量关系,I与的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能直观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定量关系
【例8】(1) ;(2) ③;(3) 2.4 电压 大;(4) A 原因是未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1. A 2. D(提示:电压表的示数对应的位置其实是0~对应的数据,是一个区间,而该选项调零后,对应的区间变大了) 3. C 4. D 5. C 6. B 7. B 8. C 9. B
10. (1);(2) 电压 绘制I-U图像;(3)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1. 4V 1A 12. (1) (2)5
13. (1);(2) 右 短路;(3) 0.1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4) 在电压一定时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4. (1) 断开 右;(2) 0.5;(3)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 不能 小灯泡不是定值电阻
15. (1);(2) 断开 断路;(3) 0.4 大;(4)反
(5)是,因为两端的电压仍保持为定值不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