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小结与复习
证明
分类
结构
定理
推论
公理
条件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结论
反例
证明
应用
平行线
判定
性质
1.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作命题.
2. 命题有真有假,其中正确的命题叫作 ,错
误的命题叫作 .
真命题
假命题
3.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
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像这样的
例子称为______.
反例
一、命题
4.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 .
公理
5. 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______,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______.
证明
定理
图形
已知
结果
结论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a∥b
a∥b
a∥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1
2
2
3
2
4
)
)
)
)
)
)
a
b
a
b
a
b
c
c
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2
∠2=∠3
∠2+∠4= 180°
性质定理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1 =∠2.
性质定理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1 =∠2.
性质定理 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a∥b,∴∠1 +∠2 = 180°.
a
b
c
2
1
a
b
c
1
2
a
b
c
1
2
三、平行线的性质
例1 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B.角是几何图形
C.对顶角相等吗
D.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
C
疑问句不是命题
不是命题的形式: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总结
考点一 定义与命题
1.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_________.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向雷锋同志学习;
(3)对顶角相等;
(4)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 (3) (4)
【变式训练】
考点一 定义与命题
2. 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写出条件与结论,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 同角的补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若 |a| = |b|,则 a = b.
(1)真命题,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2)真命题,条件:同位角相等,结论:两直线平行.
(3)假命题,反例:取 a = -1,b = 1,则 |a| = |b|,但 a ≠ b.
考点一 定义与命题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例2 如图,在△ABC 中,点 D,E,F 分别在边 BC,AB,AC 上,下列不能判定 DE∥AC 的条件是( )
D
A.∠3=∠C
B.∠1+∠4=180°
C.∠1=∠AFE
D.∠1+∠2=180°
同位角相等,DE∥AC
同旁内角互补,DE∥AC
内错角相等,DE∥AC
同旁内角互补,EF∥BC
3. 如图,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a∥b.
求证:∠1 +∠2 = 180°.
证明:∵ a∥b(已知),
∴∠1 +∠3 =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 =∠2 (对顶角相等),
∴∠1 +∠2 = 180° (等量代换).
【变式训练】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4. 已知:如图,∠1 +∠2 = 180°.
求证:∠3 =∠4.
证明:∵∠2 =∠5(对顶角相等),
∠1 +∠2 = 180°(已知),
∴∠1+∠5 = 180°(等量代换).
∴ 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5. 如图,直线 AB∥ED.
求证:∠ABC +∠CDE = ∠BCD.
证法一:如图,过点 C 作 CF∥AB.
A
B
C
D
E
∴∠ABC = ∠B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ED(已知),
∴ ED∥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EDC =∠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F +∠FCD =∠EDC +∠ABC(等式的性质),
即∠BCD =∠ABC +∠CDE.
F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证法二:如图,延长 BC 交 DE 于点 G.
A
B
C
D
E
G
∵ AB∥DE(已知),
∴∠ABC =∠CG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D 是△CDG 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
∴∠BCD =∠CGD +∠CDE(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BCD =∠ABC +∠CDE(等量代换).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6. 如图,直线 AB∥ED,∠ABC 、∠CDE 、∠BC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如图,过点 C 向左作 CF∥AB,
A
B
C
D
E
∴∠ABC +∠BCF =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AB∥ED(已知),
∴ ED∥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解:∠ABC +∠CDE +∠BCD = 360°,理由如下:
F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EDC +∠DCF =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CDE +∠BCD
=∠ABC +∠BCF +∠CDE +∠DCF
= 180° + 180° = 360° (等式的性质).
即∠ABC +∠CDE +∠BCD = 360°.
A
B
C
D
E
F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ABC =∠CF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7. 如图,直线 AB∥ED,∠ABC、∠CDE、∠BC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ABC =∠CDE +∠BCD ,理由如下:
∵ AB∥DE(已知),
∵∠CFE 是△CDF 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
∴∠CFE =∠CDE +∠BCD(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ABC =∠CDE +∠BCD(等量代换).
F
A
B
C
D
E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