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8《我的第一本书导》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8《我的第一本书导》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2 19: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我的第一本书》是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疆专用)第8课。《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要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蕴含,并不太容易。因此,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定为:
1、识记字词,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学会思考人生。
其中2、3均为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阳光课堂”“五步对话”教学模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展开教学活动。课前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学案的提示,做好学习准备。课堂上,采用导读法和研讨法来解读文本信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老师只做必要的点拨和总结。
三、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
 
有谁还记得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也许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人已经把第一本书给遗忘,给丢失了。但是,本课的作者牛汉先生,在历经坎坷、饱经沧桑之后,为什么会满怀深情地去追忆他的第一本书呢?他的第一本书为什么会让他永志不忘,难以释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牛汉先生的童年生活,去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探寻一下其中的原因(屏幕出示作者档案)
设计意图:导入语力求信息量最大化,同时设置悬念,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交流分享
——
展示预习成果
(生生对话)
预习检测卡
(满分30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10分)
酷(
)

掺(
)

脊(
)

枉(
)读
哄堂大笑(
)
2.成语解释(10分)
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
3、作者档案(10分)
牛汉(1923—
),原名
,蒙古族是
诗派的重要成员代表诗作《 
 》《  
》我们学过他的《  
》。
完成预习检测卡后,请大家大声齐读,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屏幕出示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预习成果以检测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进行打分,便于调动学生课前准备的积极性,当然,生字新词音形义的识记也在这一环节得以巩固。
(三)聚焦文本——理解内容和情感(师生对话)
1、整体感悟:本环节提纲挈领,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将围绕“书”、
“事”、“
情”这三个字,来解读文本,解读作者
⑴、请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书”
⑵、设问:围绕“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回忆了哪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中蕴涵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2、重点研读之一
——“书”
请学生用“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
的书”的句式来概括(用文中语句概括)
学生可能有以下答案:
(1).“我”的第一本国语书
(2).裁成两半的书
(3).父亲为我们修补的书
(4).与众不同的书
当学生答案浮于表面时,需要老师点拨。
点拨语:找找作者直接表达对“第一本书”情感的语句
“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他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课堂小结一:
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六十年前的小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级国语课本,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实在应当写写的书,如文本中第一段作者朋友的话:“课本有什么好写的呢?”是不是在围绕“第一本书”所发生的故事中,作者体会到了哪些别样的东西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阅读能力一项重要标准。
3、重点研读二
——“事”
请学生默读全文,概括出围绕“第一本书”作者叙述了哪些事情?体会到了哪些别样的东西呢?
四件事情:
(1).父亲要“我”拿书
(2).“我”找元贞要书
(3).父亲替“我”抄书
(4).“我”带狗背书
学生答案很可能与之不完全吻合,不必强求统一应珍视学生个性阅读,个性表达。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是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此理解,较为容易。
课堂小结二: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艰辛的、充满苦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把书裁成两半,一半给了爱读书却没有书的乔元贞;“弄不成”
身为一个教师,却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乔元贞这样聪明好学,却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哪有幽默可言?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也有“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乐在取名,百成与不成的对比,趣味横生;乐在童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
“双簧戏”、
“陪背”。
设计意图:语言概括的能力,同样也是考查阅读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阅读方法中,默读法是比较快、也比较适合语言概括题,引导学生选择默读法,省时高效。
4、重点研读三
——“
情”
过渡语:我们说,这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深打动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关于这本书的“故事”,更是因为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情感。那么,作者在书中蕴涵了哪些情感?请再次细读文本,试着总结出几种情感。
(1)、父子之情
(2)、同学、朋友之情
(3)、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4)、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细读文本品读人物性格,体味情感。
课堂小结三:
作者的第一本书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当我们围绕“书”、
“事”、“
情”这三个字解读了文本,解读了作者之后,我们看文末为什么要说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此时再来研讨“人不能忘本”之“本”有几层含义?
5、重点研读四
——“本”(小组讨论)
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各自对这一句子的理解。
课堂小结四:
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的修辞方法,“本”一方面指那第一本国语课本,它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书中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引领“我”朝着新的人生之路前进。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忘记了过去,即忘本。因此,“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四、探究提升——借鉴写法(对话作者)
请大家思考:作者在文章的中间为什么要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插叙手法介绍“乔元贞的父亲“呢?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结尾用补叙手法交代“他一辈子挎个篮子在附近几个村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呢?
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补叙、插叙的作用,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课堂回眸(对话自己)
请大家回忆、总结本课内容,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结束语: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一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点滴,就会积淀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而丰盈的人生岁月。
附: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

——

(人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