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
摘要:实录详尽,清晰呈现任课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过程,老师是如何进行有关作者牛汉人物肖像描写特点教学的?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牛汉先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散文—《我的第一本书》。你们知道在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里我为什么选这一篇吗 因为老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就被文中的一个字吸引了。我一直在琢磨它的含义。这个字在课文的最后一小节里。你们能猜到是哪个字吸引了我吗
(生七嘴八舌。)
师:请大家一起跟我读课文的后一节。
(生齐读。)
师:是的。“人,不能忘本”。吸引我的就是这个“本”字。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这个“本”字。大家想一想,这个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生1:书本。
生2:根本。
生3:原本。
生4:本来。
师:我想把“书本”“课本”带到“人不能忘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理解一定是可以的。诗人60多年都忘不了这国语课本。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大声朗读,看看作者围绕这本书写了哪些小故事
(生自由地大声朗读。)
师:请用简洁的语言交流。
生1:翻看父亲的杂志。
师:请注意围绕的是特定的“这本书”。
生1:第3小节里有父亲让“我”把书拿给他看。
师:那就是
生1:父亲查书,考书。
生2:第5小节介绍“我”背书;第七小节是“我”要书。
生3:第8小节是父亲补书。
生4:第10小节是父亲让“我”转学。
师:既然是围绕书的小故事,你把“书”字也概括进去吧。
生4:父亲携子读书。
生5:老师,“弄不成”读书的时候带两条狗,是调皮捣蛋。
师:童年时的调皮捣蛋是可以原谅的。这件事怎么概括比较好
生5:“我”带狗读书。
师:谢谢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基本上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人和事。在这个故事里,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有哪些呢
生1:父亲。
生2:“我”。
生3:元贞。
(板书“父亲”“我”“元贞”。)
师:故事里还有哪些人也让我们难以忘怀
生1:二黄毛。
生2:弄不成。
生3:祖母。
(板书“二黄毛”“弄不成”“祖母”。)
师:同学们都读过书。一般,书前都有一个目录,咱们以黑板上出现的人为纲也来编写个目录,好不好 那怎么来编呢
(生思考。)
师:大家看,在父亲前面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父亲的性格或品质,变成“的父亲”,就编好一个目录了。
(屏显。)
师:黑板上有六个人物,请同学们分小组编写,每组选两位你们最感兴趣的人物,先讨论,然后交流结果
(生热情讨论。)
生1:我们第一组准备编“父亲”和“二黄毛”。
生2:“二黄毛”和“弄不成”。
生3:“我”和“弄不成”。
生4:“元贞”和“我”。
生5:“祖母”和“元贞”。
生6:“元贞”和“父亲’,。
师:老师能不能和第六组同学商量下,祖母这个人物只有一组选而元贞有三个组选,能否重新考虑一下
生6:老师,我们第六组就编“祖母”和“父亲”。
师:任务己经积极认领,下面咱们说说自主学习的要求。
(屏显。)
1.每个同学先自读课文,画出对人物描写的语句;
2.组内交流自学结果,也就是完成“的某某,’;
3.到与你小组有交叉学习内容的组,自由交流;
4.派代表将本组学习成果呈现到黑板上。
师:到黑板上写的时候不需要举手,自己上来写就行。开始吧。
生自主学习,勾画;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成果;自由到与之有交叉任务的小组交流;在黑板上呈现学习成果。)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起劲,写得也真来劲。现在咱们听听其他同学的分析。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父亲”这个目录。这是第一组和第六组同学编写的。先请第一组和第六组的同学读一下他们组在黑板上所呈现的内容。
生1:我们觉得“父亲”是一个温厚、知书识礼、心细手巧的父亲。
师:请第六组同学读一下。
生2:善良、手巧的父亲。
师:两组同学的答案各有特点。第一组同学的答案比较丰富,第六组同学的答案比较凝练。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解读一下提炼出的信息。
生3:温厚在文中第3小节有所提及。原文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是一个}一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得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可见,父亲一向温厚,从父亲逼“我”把书立即拿来,还可见父亲心细。
师:是什么让父亲觉得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除了一向心细。
生3:还有对儿子的关爱。
师:好的,通过你们的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基本上也可以知道“知书达理”是在第8小节有所提及了。父亲一向知书达理,所以“弄不成”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可见,“温厚”“知书识礼”是父亲的一贯风格,“心细”确是本文提及的故事里所表现出的性格品质。“手巧”这一品质,两组同学所见略同。请第六组同学给我们解读一下父亲的“手巧”。
(板书“手巧”。)
生4:我们在第8小节找了一个词“手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第一组同学的细心发现外,我们组一致觉得,第8小节很郑重地描写了一个手巧的父亲。我们组想一起读一下这些语句。
(第六小组6位同学齐读“父亲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巧,居然把我们两个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写上名字”。)
生4:从两个半本书到两本完完整整的书,从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可见父亲心细。
师:何况,父亲是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书,还能如此这般,真是心细。老师有个疑问,是不是一个心细的人都能在昏黄的麻油灯下熬一夜把两个半本书修补成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的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呢
生5:老师,心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除了心细还得有爱才能把两个半本书变成两本漂亮的完整的书。
师:没有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就不会有两本跟印上去一样好看的完完整整的书。不对呀,两本呢!为何要熬夜做两本书呢
生6:还有一本,父亲让“我”把补全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乔元贞。
师:父亲熬夜做两本书,原来不仅有对自己儿子的深情关爱,更有对别人儿子—乔元贞的同情和关怀。这个让我们非常感动。
生6:我明白了,这个父亲除了心细还特别善良。
师:可见“父亲”不仅仅是心细手巧的父亲,更应是善良心细手巧的父亲,我们可以把善良心细合并为—
生(齐):心善。
(板书“心善”。)
师:接着说“我”。
生1:我们组提炼的“我”的性格品质是仗义、聪明、爱读书。
师:让你从中选一个词,你选-----
生1:“仗义”。
师:为什么
生1:第4小节里父亲质问“我”为什么要把新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撕一半送给乔元贞时,“我”的回答是“他们家买不起书,老师规定,每人都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砍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板书“仗义”。)
师:咱俩来读一读,我演暂时搞不清楚状况的父亲,你来演仗义的“我”吧。
师:“为什么送给他 ”
生1:“他们家买不起书,老师规定,每人都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砍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生因为紧张发窘而不自然笑起来。)
师:请你的组员来评价一下。
生2:这个读不应该笑,笑不合适。因为“我”己经是“泪水盈眶”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师:那应该怎么读这一句
生2:带着哭腔。
师:你来试试。
(生2声情并茂地演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3:读得很好,读出了“我”害怕、委屈,还有不忍自己同学—买不起书的元贞被老师批评的仗义。
师:这一读,一个仗义的“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跃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使我想起了《论语》里的一则小故事。有一天,孔子问他的学生子路有什么志向的时候,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是有名车貂皮大衣愿意与朋友们一同分享,用坏穿坏都没有关系。不得不说“我”的仗义和子路在志向里的表白有相似之处。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家里并不富裕,上学的第一本书对“我”来说很珍贵,可能不亚于宝马华衣,但“我”却能干脆地砍一半与朋友分享。果然仗义。
师:请另一组的同学来进一步说说。
生4:我们组选的是聪明、调皮、重情义。
师:也给你同样的待遇,选一个词。
生5:重情。
(板书“重情”。)
师:是啊,聪明调皮是大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孩子的共性,在文中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重情仗义的“我”。一起读第4小节,体会“我”的仗义重情。当然,这里还蕴涵着父亲的善良。
(生齐读。)
师:下面请交流“我”的同学乔元贞。
生1:爱读书且聪明的乔元贞。
师:依据呢
生1:第7小节,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哭着说”,可见元贞不舍得把半本书交还给我。可能对元贞来说,这半本书格外珍贵,简直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师:说得真好。对元贞来说,不让他读书无疑是天塌下来的事。
生2:元贞爱读书、刻苦在文中第4节里也有暗示。元贞考试第一。对于贫苦的元贞来说,书都没有钱买,其他的情况也可想而知,却还可以考第一。
师:说到元贞,我们就绕不开“贫苦”这个词。文中有对乔元贞的父亲乔海的一段描写,很精彩。
生3:“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可以猜想乔海是因为想省路费、多挣钱,才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谁不想回家啊!
生4:“脸又黑又皱,脊背躬得像个‘驮灯狮子”’,这是对乔海的外貌描写,脸不仅黑,而且皱,算算年龄,也不过中年,皱纹却早早爬到了乔海的脸上。
生5:刚中年的乔海就成“驮灯狮子”了,这个让人很难接受。大概是贫苦沉重的生活重压把乔海压得喘不过气来。
师:那个年代,贫苦是逃不脱的命运。乔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儿子乔元贞买不起书却格外珍惜学习的湘L会,暗暗用心,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却又因贫困失去了读书湘L会,真让人烯嘘不己。
(板书“刻苦好学”。)
师:还有一位同学“二黄毛”。
生1:英勇、爱国、固执的“二黄毛”。
师:看黑板,和另一组的答案有相同的,都有“英勇、爱国”,文中如何说的
(生齐读。)
师:打仗不怕死。怎么个不怕死法
生2:负了几回伤,表明一次又一次地冲锋陷阵。
生3:“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固执的英勇、固执的爱国。
师:你说得这么固执,同学们都在信服地点头,我们就固执地用你的词语编目录。
(板书“英勇爱国”。)
生1:我说老师“弄不成”,忠厚爱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文中第10小节里有这样的表述—“老师‘弄不成’忠厚却没有本事”,所以我们提炼出忠厚。“爱学生”则是从他面对“我”的调皮所作的处理看出来的。
师:具体说说。
生1:“我”带狗来课堂捣乱,老师只是罚“我”立在院中背书。要是我是老师,非让他写检讨请家长不可。
(众生笑。)
师:老师只是让“我”站在院中背书,这个惩罚是够轻的,可见老师爱学生,这个我同意。可是,把这个爱学生编进去形式上不太好看,换个词吧。
生2:宽容。“弄不成”对“我”的爱是宽容的爱。
师:如果老师劈头盖脸地对“我”一顿责骂,兴许,“我”就没有兴趣继续上学了呢;兴许,正是“弄不成”的宽容呵护才培育出大诗人牛汉。
(板书“宽容忠厚”。)
师:最后一位人物—祖母。
生1:祖母风趣幽默。
师:何以见得
生1:第2小节中“我”不识字,装模作样翻看父亲的藏书,被祖母戏谑成“瞎狗看星星”。
生2:父亲问“我”考第几名时,祖母用“他们班一共才三个人”道出了“我”的第二名含金量不高,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祖母和一般祖母不一样。
师:一般祖母会怎样 如果是你的祖母,面对这样的情形,她老人家可能会怎么样
生3:祖母可能不会这么直接地告诉父亲“我”其实是倒数第二名。文中的祖母不溺爱“我”,很直率。
(板书“风趣直率”。)
师:在我们共同的努力卜,书的目录就编成了。下面让我们齐读目录,分享甜蜜的劳动成果。
(生齐读。板书总结的目录。)
师:读了以后,我们发现这第一本书似乎不仅仅是课本,这么丰厚,分明是“我”的人生之书啊!
(板书“人生之书”。)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这本“人生之书”写得如此丰厚呢 我想,那一定是有生活的丰富积淀,就像一棵大树要想枝繁叶茂,就必须有发达的根系。
(板书“本”。)
师:在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一棵小树,在深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泥土里有它发达的根系。树高千丈,离不开根须的滋养。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这个“本”除了课本,还可能指什么 对牛汉来说,是什么滋养了他呢
生1:本就是根,根就是本。是发达的根本滋养了他。
(板书“根本”。)
师:是什么让作者走出了那个小山村,走到了文坛精彩的大舞台。
生2:我觉得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的心善手巧,元贞的刻苦好学,“二黄毛”的勇敢爱国,“弄不成”的忠厚宽容,祖母的风趣直率,都让他有湘L会走到北京,走到了文坛大舞台。
师:你很机灵,活用了板书。能进一步说说你的看法吗
生2:在牛汉儿时的经历中,每一个人的品质都对他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他有这么高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给予的精神财富。
师:是啊,对于作者来说,在那个荒寒的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里,在他的童年阶段,父亲的爱和引领,朋友之问纯洁的友情,亲人伙伴美好的品质都给了他滋养。这些东西早己像根须一样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底。对于这个问题,牛汉也有他独特的感悟。
(屏显。)
童年世界里所有的亲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伙伴,还有我们的村子,那个贫穷而野性的我的诞生地,我永远不会和你们告别的。我今生今世感激你们对我的哺育和塑造。
---------牛汉《我仍在苦苦跋涉》
(生齐读。)
师: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师生齐读。)
师:好文不仄百回读。课后,请同学们趣读本文,在深刻领会文章主旨之后想一想:以下三组漫画中哪一组表现的主题与文中“我的第一本书”最为相似
(屏显《父与子》中的三幅漫)
师:愿我们牢记生活之本,愿同学们都能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