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第1-2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第1-2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0 06:10:3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第一、二单元单元素养评价
[范围: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跨物理】古埃及人在采集修筑金字塔的石头时,会让奴隶在岩石上使用铜和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上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涨时,岩石便被涨裂。这体现了(  )
A.埃及文明的先进 B.法老的无上权威
C.奴隶的辛酸血泪 D.劳动人民的智慧
1.D 
2.古代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了 (  )
2.A 
A.埃及法老权威至上 B.古代埃及人民封建迷信
C.古代埃及法律发达 D.君权神授思想束缚人们
3.下表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某一章节中人物的简介。他是 (  )
国籍 古巴比伦王国
简介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
贡献 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
历史地位 被誉为古代立法者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亚历山大 D.凯撒
3.B 
4.法典规定,倘自由民租赁耕牛一年,租金则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据此可知,该地区 (  )
A.法老至高无上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商品经济活跃 D.各等级贵贱分明
4.C 
5.某同学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课本剧。下列“剧本摘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
B.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古代印度文明达到鼎盛
C.种姓之间等级森严,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D.这里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太阳历
5.C 
6.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于是佛教应运而生。这说明佛教(  )
A.得到广泛传播 B.与印度政治高度融合
C.顺应了古印度发展需要 D.成为印度的国教
6.C 
7.【时空观念】下列世界早期文明成就,共同体现了世界文明具有 (  )
A.共容性 B.地理性
C.政治性 D.多样性
7.D
8.根据以下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罗马文明 (  )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灿烂起点 古希腊罗马史学是西方文明的根本经典 ……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渊源
A.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B.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C.都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D.都曾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8.B 
9.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9.B 
10.亚历山大东征使本来已经失去发展条件的希腊文化找到了根植于城邦外部的土壤与条件,并再度辉煌起来,希腊的文学、艺术、史学、自然科学都有了长足进展,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文化名人辈出。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
A.充分显示了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B.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C.对被征服地区人民实行文化侵略 D.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10.B 
11.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个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  )
A.元老院 B.执政官 C.保民官 D.独裁官
11.C 
12.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的标志是(  )
A.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B.凯撒控制元老院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D.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12.C 
13.罗马大道的特色之一在于道路穿过城市中央,而不考虑环绕城市的环线,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这说明罗马帝国 (  )
A.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B.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
C.以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D.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
13.D
14.【史料实证、跨美术】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下图所示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14.B 
15.从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到雕塑《掷铁饼者》,再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 (  )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D.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15.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岁,尼罗河!您来到这片大地,您的平安到来,给埃及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您从天国下来的旅程……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和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雅利安人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人热情歌颂尼罗河的原因。(2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哪些文明成果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法典。(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实质。(3分)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所示文明分别来自不同的发源地,概括这三个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2分)并归纳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16.(1)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居民,孕育出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或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4)都属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17.(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分析古希腊出现“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为保证公民“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里克利建立了哪一制度 (2分)说说公民大会的地位和职能。(4分)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2分)
材料三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凯撒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材料三是某同学在学习了古代希腊罗马历史后写的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8分)
17.(1)古希腊地理环境呈现多岛屿、多山地、少平原、三面环海,港湾众多,海岸线曲折的特点。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便,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因此古希腊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2)津贴制度。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波罗的海”改为“爱琴海”;“汉谟拉比”改为“伯里克利”;“尼罗河畔”改为“台伯河畔”;“凯撒”改为“屋大维”。
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文明发源区域 综合阐述
A.尼罗河流域
B.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等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早期民族;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C.印度河流域
D.       它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属于地中海的一部分;周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这里产生了早期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中B、D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A、C两处人类文明发源区域的情况进行综合阐述。(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学习人类文明起源后的体会。(4分)
18.(1)B.两河流域(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2)A.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水量丰沛,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其早期文明的代表遗址
(3)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发源于海洋,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第一、二单元单元素养评价
[范围: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跨物理】古埃及人在采集修筑金字塔的石头时,会让奴隶在岩石上使用铜和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上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涨时,岩石便被涨裂。这体现了(  )
A.埃及文明的先进 B.法老的无上权威
C.奴隶的辛酸血泪 D.劳动人民的智慧
1.D 
2.古代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了 (  )
2.A 
A.埃及法老权威至上 B.古代埃及人民封建迷信
C.古代埃及法律发达 D.君权神授思想束缚人们
3.下表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某一章节中人物的简介。他是 (  )
国籍 古巴比伦王国
简介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
贡献 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
历史地位 被誉为古代立法者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亚历山大 D.凯撒
3.B 
4.法典规定,倘自由民租赁耕牛一年,租金则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据此可知,该地区 (  )
A.法老至高无上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商品经济活跃 D.各等级贵贱分明
4.C 
5.某同学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课本剧。下列“剧本摘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
B.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古代印度文明达到鼎盛
C.种姓之间等级森严,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D.这里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太阳历
5.C 
6.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于是佛教应运而生。这说明佛教(  )
A.得到广泛传播 B.与印度政治高度融合
C.顺应了古印度发展需要 D.成为印度的国教
6.C 
7.【时空观念】下列世界早期文明成就,共同体现了世界文明具有 (  )
A.共容性 B.地理性
C.政治性 D.多样性
7.D
8.根据以下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罗马文明 (  )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灿烂起点 古希腊罗马史学是西方文明的根本经典 ……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渊源
A.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B.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C.都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D.都曾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8.B 
9.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9.B 
10.亚历山大东征使本来已经失去发展条件的希腊文化找到了根植于城邦外部的土壤与条件,并再度辉煌起来,希腊的文学、艺术、史学、自然科学都有了长足进展,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文化名人辈出。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
A.充分显示了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B.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C.对被征服地区人民实行文化侵略 D.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10.B 
11.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个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  )
A.元老院 B.执政官 C.保民官 D.独裁官
11.C 
12.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的标志是(  )
A.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B.凯撒控制元老院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D.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12.C 
13.罗马大道的特色之一在于道路穿过城市中央,而不考虑环绕城市的环线,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这说明罗马帝国 (  )
A.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B.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
C.以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D.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
13.D
14.【史料实证、跨美术】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下图所示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14.B 
15.从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到雕塑《掷铁饼者》,再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 (  )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D.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15.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岁,尼罗河!您来到这片大地,您的平安到来,给埃及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您从天国下来的旅程……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和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雅利安人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人热情歌颂尼罗河的原因。(2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哪些文明成果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法典。(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实质。(3分)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所示文明分别来自不同的发源地,概括这三个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2分)并归纳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16.(1)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居民,孕育出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或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4)都属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17.(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分析古希腊出现“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为保证公民“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里克利建立了哪一制度 (2分)说说公民大会的地位和职能。(4分)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2分)
材料三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凯撒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材料三是某同学在学习了古代希腊罗马历史后写的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8分)
17.(1)古希腊地理环境呈现多岛屿、多山地、少平原、三面环海,港湾众多,海岸线曲折的特点。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便,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因此古希腊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2)津贴制度。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波罗的海”改为“爱琴海”;“汉谟拉比”改为“伯里克利”;“尼罗河畔”改为“台伯河畔”;“凯撒”改为“屋大维”。
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文明发源区域 综合阐述
A.尼罗河流域
B.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等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早期民族;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C.印度河流域
D.       它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属于地中海的一部分;周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这里产生了早期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中B、D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A、C两处人类文明发源区域的情况进行综合阐述。(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学习人类文明起源后的体会。(4分)
18.(1)B.两河流域(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2)A.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水量丰沛,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其早期文明的代表遗址
(3)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发源于海洋,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