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期末素养评价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期末素养评价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0 06:15:1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期末素养评价三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
A.古典文化的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连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1.D 
2.【历史解释】小明同学在九年级(2)班班级群中展示了下面这张知识积累卡,其他同学针对这张卡片纷纷留言。以下留言中正确的是 (  )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A.小芝:这是图特摩斯三世时期颁布的
B.小强: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欧洲社会
C.小梅: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小杰: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 D 
3.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的是 (  )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雅典居民
C.全体希腊人 D.居住在雅典的成年人
3.A 
4.下面是“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B 
5.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这说明了 (  )
A.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B.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儒略历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D.古代不同地区的文明交流互鉴
5.D 
6.“中世纪西欧庄园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个结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政府’。”下列说法中,与上述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
A.中世纪的庄园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B.中世纪西欧庄园完全不受国王的管辖
C.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利益保持一致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庄园里相处融洽
6.A 
7.【历史解释】9世纪前后,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他们在城堡、教堂附近,或者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地方,筑起栅栏,聚居而进行手工业生产。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材料强调城市的兴起是因为 (  )
A.封建领主的支持 B.手工业技术提高
C.商业贸易的发展 D.水路交通的便利
7.C
8.下面是古代世界文明交流图。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
A.兼收并蓄 B.固守传统 C.风格单调 D.除旧布新
8.A
9.14世纪,欧洲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阅读上面的材料,判断下列示意图中对材料所述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  )
      契约关系      依附关系
A.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雇工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B.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雇工
      货币关系      依附关系
C.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D.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
9.D [解析] 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租地农场主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靠承租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故D符合题意。
10.“正当西班牙和葡萄牙用武力在海上和遥远的大陆上进行征服的时候,意大利凭着它的精神,在整个古老的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能够体现材料中的“精神”的是 (  )
A.《查士丁尼法典》    B.《神曲》
C.《哈姆雷特》 D.《四洲志》
10.B 
11.下面的大事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的著作《世界:一部历史》。该表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 (  )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过程开始
16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6世纪50年代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11.C 
12.【史料实证】“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2.A 
13.“它处死了一个国王,驱逐了一个国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君主。从表面上看,君主被保留下来,但君主是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的,要服从议会的法律。” “它”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光荣革命”
13.A 
14.18世纪中期,英国工厂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0年到1830年间,工厂从乡村转移出来,逐渐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应用 D.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
14.C 
15.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D.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8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则会被历史淘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了封臣……封臣的权利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相对应……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全球简史》
材料二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与中国隋唐时期经济、政治制度的比较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时期制度
经济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租庸调制
政治 中央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州县制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阴影之中……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材料一中的“封建关系”体现的是哪一制度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
(3)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改革的相同之处。(4分)
(4)从材料三地图中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2分)
16.(1)封君封臣制度。使封建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
(2)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在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日本大化改新的大部分内容是对中国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
(3)内容上,改革都涉及土地方面;影响上,都推动了本国历史的发展,都使本国逐步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答出两点即可)
(4)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三洲。心态封闭保守,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善于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意思相近即可)
17.(19分)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名称 内容摘要
1689年     除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
1689年《叛乱法案》 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1694年《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整理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1)将材料一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途径。(2分)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各州各自为政,合众国也没有统一的货币。1787年,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中央)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借债权、币制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力,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而统一国家的建成,又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1787年前后美国中央政府权力发生的变化。(2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有什么作用 (2分)
材料三 这部法典确立了近代民法的自由与平等、所有权无限和契约自由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彻底否认了以等级身份决定财产分配和相关权利的封建民事法律传统,将人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平等的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意志的人,确立了私法自治、意志自由的近代民法传统……是“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王云霞《<法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探析》
(3)依据材料三,说说《法国民法典》在法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四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来自锅炉、蒸汽机的工业烟尘弥漫在英国大气中。1821年英国颁布了《烟尘禁止法》,但没有涉及燃煤机车、锅炉等高污染源;一些规范烟尘排放的地方法案也是内容空泛,如规定对排烟一周的烟囱处以罚款,但没有人记录具体的排烟时间,这些使得大气质量改进成效甚微。1846年,在化学家和地质学家的推动下,英国通过了关于减少城市烟雾排放的议案,提出了对高污染源的处罚办法,此后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继续推动立法,治理环境;地方政府也采取行动,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坚决绳之以法。大气质量有了改观。
——摘编自王黎等《论英国治理空气污染中的立法与公民意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出英国为改善环境而立法的背景。(1分)并分析1846年以后英国环境治理效果有了改观的原因。(4分)
17.(1)《权利法案》。通过立法实现政治民主化(或通过议会对王权进行限制)。
(2)变化:1787年以前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以后中央政府权力增强。原因: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作用:巩固了美国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将人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了近代民法传统;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背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原因: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的参与,推动了立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高污染源进行处罚;地方政府加大了执法力度;等等。(写出两点即可)
18.(18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实现“强国梦”的历史事件、美国为实现“独立之梦”所颁布的文献、1787年美国“制宪”的原则。(6分)
(2)从上图中至少选择两个“梦想”,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
18.(1)大化改新。《独立宣言》。分权制衡原则。
(2)示例一: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论述: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法国兴起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乃至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推动国家发展。
论述: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渐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示例三:
观点: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梦想、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雅典通过一系列民主改革,逐步建立起民主政治,为雅典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民主制度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进行大化改新,通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制度创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制定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它们都通过不同方式推动了本国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不同的方式追求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期末素养评价三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
A.古典文化的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连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1.D 
2.【历史解释】小明同学在九年级(2)班班级群中展示了下面这张知识积累卡,其他同学针对这张卡片纷纷留言。以下留言中正确的是 (  )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A.小芝:这是图特摩斯三世时期颁布的
B.小强: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欧洲社会
C.小梅: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小杰: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 D 
3.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的是 (  )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雅典居民
C.全体希腊人 D.居住在雅典的成年人
3.A 
4.下面是“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B 
5.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这说明了 (  )
A.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B.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儒略历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D.古代不同地区的文明交流互鉴
5.D 
6.“中世纪西欧庄园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个结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政府’。”下列说法中,与上述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
A.中世纪的庄园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B.中世纪西欧庄园完全不受国王的管辖
C.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利益保持一致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庄园里相处融洽
6.A 
7.【历史解释】9世纪前后,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他们在城堡、教堂附近,或者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地方,筑起栅栏,聚居而进行手工业生产。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材料强调城市的兴起是因为 (  )
A.封建领主的支持 B.手工业技术提高
C.商业贸易的发展 D.水路交通的便利
7.C
8.下面是古代世界文明交流图。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
A.兼收并蓄 B.固守传统 C.风格单调 D.除旧布新
8.A
9.14世纪,欧洲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阅读上面的材料,判断下列示意图中对材料所述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  )
      契约关系      依附关系
A.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雇工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B.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雇工
      货币关系      依附关系
C.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D.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
9.D [解析] 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租地农场主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靠承租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故D符合题意。
10.“正当西班牙和葡萄牙用武力在海上和遥远的大陆上进行征服的时候,意大利凭着它的精神,在整个古老的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能够体现材料中的“精神”的是 (  )
A.《查士丁尼法典》    B.《神曲》
C.《哈姆雷特》 D.《四洲志》
10.B 
11.下面的大事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的著作《世界:一部历史》。该表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 (  )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过程开始
16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6世纪50年代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11.C 
12.【史料实证】“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2.A 
13.“它处死了一个国王,驱逐了一个国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君主。从表面上看,君主被保留下来,但君主是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的,要服从议会的法律。” “它”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光荣革命”
13.A 
14.18世纪中期,英国工厂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0年到1830年间,工厂从乡村转移出来,逐渐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应用 D.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
14.C 
15.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D.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8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则会被历史淘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了封臣……封臣的权利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相对应……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全球简史》
材料二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与中国隋唐时期经济、政治制度的比较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时期制度
经济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租庸调制
政治 中央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州县制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阴影之中……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材料一中的“封建关系”体现的是哪一制度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
(3)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改革的相同之处。(4分)
(4)从材料三地图中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2分)
16.(1)封君封臣制度。使封建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
(2)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在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日本大化改新的大部分内容是对中国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
(3)内容上,改革都涉及土地方面;影响上,都推动了本国历史的发展,都使本国逐步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答出两点即可)
(4)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三洲。心态封闭保守,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善于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意思相近即可)
17.(19分)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名称 内容摘要
1689年     除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
1689年《叛乱法案》 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1694年《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整理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1)将材料一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途径。(2分)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各州各自为政,合众国也没有统一的货币。1787年,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中央)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借债权、币制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力,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而统一国家的建成,又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1787年前后美国中央政府权力发生的变化。(2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有什么作用 (2分)
材料三 这部法典确立了近代民法的自由与平等、所有权无限和契约自由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彻底否认了以等级身份决定财产分配和相关权利的封建民事法律传统,将人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平等的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意志的人,确立了私法自治、意志自由的近代民法传统……是“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王云霞《<法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探析》
(3)依据材料三,说说《法国民法典》在法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四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来自锅炉、蒸汽机的工业烟尘弥漫在英国大气中。1821年英国颁布了《烟尘禁止法》,但没有涉及燃煤机车、锅炉等高污染源;一些规范烟尘排放的地方法案也是内容空泛,如规定对排烟一周的烟囱处以罚款,但没有人记录具体的排烟时间,这些使得大气质量改进成效甚微。1846年,在化学家和地质学家的推动下,英国通过了关于减少城市烟雾排放的议案,提出了对高污染源的处罚办法,此后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继续推动立法,治理环境;地方政府也采取行动,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坚决绳之以法。大气质量有了改观。
——摘编自王黎等《论英国治理空气污染中的立法与公民意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出英国为改善环境而立法的背景。(1分)并分析1846年以后英国环境治理效果有了改观的原因。(4分)
17.(1)《权利法案》。通过立法实现政治民主化(或通过议会对王权进行限制)。
(2)变化:1787年以前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以后中央政府权力增强。原因: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作用:巩固了美国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将人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了近代民法传统;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背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原因: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的参与,推动了立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高污染源进行处罚;地方政府加大了执法力度;等等。(写出两点即可)
18.(18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实现“强国梦”的历史事件、美国为实现“独立之梦”所颁布的文献、1787年美国“制宪”的原则。(6分)
(2)从上图中至少选择两个“梦想”,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
18.(1)大化改新。《独立宣言》。分权制衡原则。
(2)示例一: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论述: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法国兴起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乃至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推动国家发展。
论述: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渐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示例三:
观点: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梦想、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雅典通过一系列民主改革,逐步建立起民主政治,为雅典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民主制度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进行大化改新,通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制度创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制定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它们都通过不同方式推动了本国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不同的方式追求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