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期末素养评价四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史料实证】历史遗迹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古代非洲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古代亚洲文明 D.古代美洲文明
1.A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根据种姓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符合商人身份的是 ( )
A.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B.担任祭司
C.掌握行政权力 D.纳税供养刹帝利
2.D [解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D项。
3.【历史解释】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希腊化时代)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将它们合二为一。”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D.马可·波罗来华
3.B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东到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逐渐渗入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B项符合题意。
4.据统计,英语中大概有1000多个词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其在被英语词汇吸收、同化和转化过程中形成了意义丰富的各种词汇。材料强调希腊罗马神话 ( )
A.对思想文化的垄断
B.是了解古希腊的重要资料
C.影响了西方文明
D.加深了人们对神权的恐惧
4.C
5.【时空观念】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吉利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葡萄牙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西班牙
5.A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因其旧名为拜占庭,故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A项符合题意。
6.中世纪初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农民和庄园主的生活。10—11世纪,随着众多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庄园开始生产城市消费者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商品经济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B.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日趋稳定
C.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D.庄园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6.D
7.“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其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材料表明大学的形成 ( )
A.促进了城市自治权的扩大
B.刺激了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
C.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7.C
8.流行词往往最能反映时代特征。“天方夜谭”“孝德天皇”“阿拉伯人”这些流行词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古代非洲 D.近代欧洲
8.B
9.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在研讨“开展垦殖运动”“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历史知识。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西欧庄园的发展
C.西欧城市的发展 D.基督教的兴起
9.A
10.某同学翻阅《欧洲文艺复兴》一书,通过阅读下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了
解文艺复兴运动的 ( )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一、意大利工商业的发展 二、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 三、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0.A
11.【史料实证】下图中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 ( )
A.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
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11.D
12.【史料实证】“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材料可用于佐证 ( )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殖民主义的罪恶 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2.C
13.【跨物理】某校九年级学生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下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这里的“某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3.B
14.【历史解释】恩格斯说:“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拿破仑 ( )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宣告独立,民族解放
C.发动政变,执掌政权 D.横扫封建,传播革命
14.D
15.马克思曾说:“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意在说明 ( )
A.工人数量少使革命难以成功 B.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待检验 D.巴黎公社失败于没有国际支援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19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劳动者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
名称 文明类型 代表 经济特征 政治特征
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古埃及、 ① 、古代印度、中国 农业发达 奴隶制中央集权
欧洲文明 海洋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 工商业发达 ②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原因。(5分)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6分)
材料三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早已被……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也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3)以指南针或火药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3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3分)
16.(1)①古代两河流域 ②奴隶制民主政治 原因: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方式:和平交往;战争和征服。
(3)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举一例回答即可)认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7.(20分)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与自由】
材料一 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与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指哪一事件 (2分)根据材料,说说这一事件的焦点是什么。(2分)
【革命与独立】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国库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编自[美]海斯、穆恩、韦兰《人类简史》
(2)材料二表明美国独立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得益于哪一因素 (2分)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却成为压倒法国国库的最后一块巨石” (4分)
【革命与专制】
材料三 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19世纪初,拿破仑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摘编自《简明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拿破仑的统治有何积极影响。(4分)
【革命的共性】
(4)综合上述探究,分析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4分)
17.(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王权与民权之间的斗争。
(2)法国的支持和援助。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3)法国革命者在废除君主政体后,无法设计出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废除了封建特权。
(4)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8.(16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按以下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史料是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请区别以下史料所属类别。(只填序号,6分)
①巴黎公社运动见证者访谈录 ②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 ③《拿破仑法典》
A. 是实物史料 B. 是文献史料 C. 是口述史料
【分析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材料一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着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15年后,曼彻斯特已有约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材料二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2)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6分)
18.(1)② ③ ①
(2)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3)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期末素养评价四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史料实证】历史遗迹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古代非洲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古代亚洲文明 D.古代美洲文明
1.A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根据种姓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符合商人身份的是 ( )
A.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B.担任祭司
C.掌握行政权力 D.纳税供养刹帝利
2.D [解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D项。
3.【历史解释】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希腊化时代)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将它们合二为一。”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D.马可·波罗来华
3.B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东到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逐渐渗入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B项符合题意。
4.据统计,英语中大概有1000多个词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其在被英语词汇吸收、同化和转化过程中形成了意义丰富的各种词汇。材料强调希腊罗马神话 ( )
A.对思想文化的垄断
B.是了解古希腊的重要资料
C.影响了西方文明
D.加深了人们对神权的恐惧
4.C
5.【时空观念】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吉利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葡萄牙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西班牙
5.A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因其旧名为拜占庭,故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A项符合题意。
6.中世纪初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农民和庄园主的生活。10—11世纪,随着众多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庄园开始生产城市消费者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商品经济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B.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日趋稳定
C.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D.庄园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6.D
7.“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其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材料表明大学的形成 ( )
A.促进了城市自治权的扩大
B.刺激了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
C.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7.C
8.流行词往往最能反映时代特征。“天方夜谭”“孝德天皇”“阿拉伯人”这些流行词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古代非洲 D.近代欧洲
8.B
9.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在研讨“开展垦殖运动”“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历史知识。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西欧庄园的发展
C.西欧城市的发展 D.基督教的兴起
9.A
10.某同学翻阅《欧洲文艺复兴》一书,通过阅读下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了
解文艺复兴运动的 ( )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一、意大利工商业的发展 二、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 三、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0.A
11.【史料实证】下图中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 ( )
A.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
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11.D
12.【史料实证】“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材料可用于佐证 ( )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殖民主义的罪恶 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2.C
13.【跨物理】某校九年级学生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下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这里的“某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3.B
14.【历史解释】恩格斯说:“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拿破仑 ( )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宣告独立,民族解放
C.发动政变,执掌政权 D.横扫封建,传播革命
14.D
15.马克思曾说:“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意在说明 ( )
A.工人数量少使革命难以成功 B.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待检验 D.巴黎公社失败于没有国际支援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19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劳动者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
名称 文明类型 代表 经济特征 政治特征
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古埃及、 ① 、古代印度、中国 农业发达 奴隶制中央集权
欧洲文明 海洋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 工商业发达 ②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原因。(5分)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6分)
材料三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早已被……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也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3)以指南针或火药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3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3分)
16.(1)①古代两河流域 ②奴隶制民主政治 原因: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方式:和平交往;战争和征服。
(3)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举一例回答即可)认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7.(20分)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与自由】
材料一 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与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指哪一事件 (2分)根据材料,说说这一事件的焦点是什么。(2分)
【革命与独立】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国库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编自[美]海斯、穆恩、韦兰《人类简史》
(2)材料二表明美国独立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得益于哪一因素 (2分)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却成为压倒法国国库的最后一块巨石” (4分)
【革命与专制】
材料三 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19世纪初,拿破仑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摘编自《简明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拿破仑的统治有何积极影响。(4分)
【革命的共性】
(4)综合上述探究,分析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4分)
17.(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王权与民权之间的斗争。
(2)法国的支持和援助。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3)法国革命者在废除君主政体后,无法设计出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废除了封建特权。
(4)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8.(16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按以下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史料是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请区别以下史料所属类别。(只填序号,6分)
①巴黎公社运动见证者访谈录 ②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 ③《拿破仑法典》
A. 是实物史料 B. 是文献史料 C. 是口述史料
【分析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材料一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着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15年后,曼彻斯特已有约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材料二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2)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6分)
18.(1)② ③ ①
(2)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3)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