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单元基础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单元基础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06: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单元基础检测卷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在探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中要控制 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的是 。所以需要在电路中串联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画出实验电路图。
2.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多次改变导体的________,以得到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还应多次改变________(选填“电流”、“电压”或“导体”),进行实验。图中能够反映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选填a或b),它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均填“变大”或“变小”)。
4.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是12V,开关S1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4V。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开关S1断开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5.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200mA,它的电阻是_______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V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当该导体的电流是0.4A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6.夏季汛期来临,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监测东平河水位的装置,其原理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竖直放置的电阻片,浮子可带动金属滑杆的A点绕O点上下移动,且P与电阻R接触良好,则电路图中甲位置应放置______表,当水位上升时,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把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并要求其示数随水位的上升而增大,则电压表应接在________(选填“R”或“R0”)两端。
7.如图所示为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Ω。若把二者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2A时,则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_______A;若把二者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2A时,则灯泡L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1=1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_______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_______V。
9.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15Ω 0.6A”和“20Ω 0.5A”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该电路总电阻为________Ω,所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A,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V。
10.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40Ω、3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Ω两个电阻串联起来使用,也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
11.如图甲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图乙中的 a、b 分别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随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_______Ω。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39分)
1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绘制出的四条I-R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线是( )
A B C D
1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3节新干电池
C.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求普遍规律
14.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实验准备了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电阻,当将5Ω的电阻接入R所在位置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再分别用10Ω、2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右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用10Ω 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用20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用20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右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15.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导体两端的电压U/V 导体的电阻R/Ω 通过导体的电流I/A
2 10 0.2
4 10 0.4
6 10 0.6
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6.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B.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C.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17.定值电阻R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当该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 )
A.1A B.2A C.3A D.4A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R1=10 ,R2=5 ,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则电源电压为( )
A.2.5V B.5V C.7.5V D.10V
19.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身高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 B.电路中的R0是没有作用的
C.当被测者越高时,电流表示数越小 D.当被测者越高时,身高表示数越小
20.交警严查酒后驾车,如图甲所示是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其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β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测试仪的(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越大
C.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D.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21.以下为某同学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应先闭合开关
B.连接电表时,应先选小量程
C.闭合开关时,应先将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D.计算电阻时,应先计算电压平均值与电流平均值
22.如图“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
B.连接电路时,要使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C.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R的阻值也变大
23.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 B.电源电压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C.电流表示数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D.电压表示数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的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B.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C.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Ω
D.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5.如图所示为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电路图,请在圆圈中填入合适的电表符号,并在虚线框画出滑动变阻器,使滑片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3个2Ω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R13=R24=2Ω,R14=6Ω,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
四、实验题:(共16分)
27.(6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动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
(2)小力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0 1.5 2.0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①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V;
②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________;
③分析数据和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同组的小红认为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你认为她的观点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5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R 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象,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填“电功”、“电压”或“电功率”)。
29.(6分)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恒压电源、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一个、被测电阻Rx、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导线若干。同学们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电路。
(1)甲、乙两电路相比较,甲电路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电压表损坏,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能测出Rx的阻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右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3)定值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0.如图所示R1的电阻为6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A2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干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2)R2的电阻是多少?
3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阻值为10Ω,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滑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电阻,导体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电路图见下。
2.电压;导体;a;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变小,变大。
4.12;8。
5.10,10,4
6.电流,变小,R0。
7.20,0.3,1.5
8.0.2~0.6,0~4。
9.35;0.5;17.5
10.40;35;300;100
11.6;50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39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D D D A C C B C D A B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5.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电流表串联,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后,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如图所示。
26.每个电阻的阻值为2Ω;1、3及2、4之间均为2Ω,说明若分别连接1、3或2、4时,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1、4间电阻为6Ω,说明1、4间应为3个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共16分)
27.(1)B;(2)2.5;见解析;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不正确;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8.(1)(1)根据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所以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2)断路;(3)右;(4)电压
29.(1)可多次测量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左端;(3)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0.(1)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R2并联,A1测R1支路的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由图知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通过R2的电流为0.5A,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干路中的电流:
I=I1+I2=0.4A+0.5A=0.9A………………………………………………………………………………(3分)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则电源电压:
U=U2=U1=I1R1=0.4A×6Ω=2.4V ………………………………………………………………………(1分)
根据得,R2的阻值:
R2===4.8Ω…………………………………………………………………………………(1分)
31.(1)由题意可得,电流表的示数为:
………………………………………………………………………………(1分)
(2)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2=U-U1=3V-1V=2V…………………………………………………………………………………(2分)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max=2R2=2×=2×=40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