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 第二课时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将相和 第二课时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9: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6 将相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将”
“相”
“和”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中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段。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出身 成就 职位
廉颇
蔺相如
上卿
屡建奇功
“一张嘴”
低于蔺相如

你是不是也会为廉颇抱不平呢?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门客
原因所在
廉颇不服,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 ),而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是( )。
蔺相如真的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完璧归赵
读1—3自然段,说说赵王遇上了什么麻烦?
进退两难
秦国恃强凌弱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勇敢机智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机智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语言、动作、神态

退


撞碎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怒发冲冠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能交出来。”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隆重的典礼
1.造声势
2.拖时间
做事考虑周全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足智多谋、办事果断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如果
如果
如果
如果
一定
有勇有谋、深谋远虑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完璧归赵
带璧换成,知道秦王无诚意,送璧回赵国。立功,官至上大夫。
蔺相如
渑池会面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羞辱赵王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
语言、动作、神态

怒目圆睁
同归于尽
反映了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渑池会面
蔺相如
以死相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国家尊严。又立功,官拜上卿。
廉颇
带兵至边境,做好抵御秦兵准备。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的精神。
负荆请罪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居功自傲 直率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蔺相如的这一“避”,与完璧归赵的一“撞”、渑池会面的一“拼”一样,都是为了赵国。难怪蔺相如要语重心长地说——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想象一下,他们见面会说什么呢?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动作描写
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负荆请罪
蔺相如
避免与廉颇见面,回车退避。与手下陈说利害。
廉颇
由居功自傲转变为负荆请罪。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同心协力
将相和
学了《将相和》这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说一说
蔺相如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
廉颇
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
以国家利益为重
思考:“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变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