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认识酸和碱 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认识酸和碱 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21:20:44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认识酸和碱 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些饮品在常温时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苹果汁:2.9~3.3 B.豆浆:7.4~7.9
C.牛奶:6.3~6.6 D.番茄汁:4.0~4.4
2.下列有关酸和碱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浓盐酸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酚酞试液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夫土壤之性,有酸碱之异……知土壤之性,择地而耕,方能得谷之丰收”。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请完成3~4小题。
3.“择地而耕”。经测定该地区土壤呈弱碱性,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所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农作物 茶树 玉米 小麦 葱
pH 5.0~5.5 6.0~7.0 6.0~7.0 7.0~7.4
A.茶树 B.玉米 C.小麦 D.葱
4.“知土壤之性”。下列与测土壤酸碱性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浸出液的酸碱性
B.用pH试纸测得pH约为6.0,则土壤呈碱性
C.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若该校园土壤为酸性,则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6.水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下面是用pH试纸检验矿泉水的酸碱性的操作步骤,其中操作步骤错误的是( )
A.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
B.把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7.可用于除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8.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铁 B.硫酸 C.碳酸钠 D.氢氧化钠
9.下列应用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液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氧化物:SO2、CuO、KMnO4 B.酸:HCl、H2SO4、HNO3
C.碱:NaOH、Ca(OH)2、NH3·H2O D.盐:NH4Cl、AgNO3、BaSO4
11.某同学带着NaOH在跑道上奔跑,若NaOH分别能与各个红旗点的物质发生反应,就能跑向下一个红旗点。为了顺利跑完,各个红旗点的物质选择错误的是( )
A.①酚酞试液 B.②氧化铜
C.③稀盐酸 D.④硫酸铜
1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含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酸雨的pH<7,则pH<7的降雨都是酸雨
13.如图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得混合溶液中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操作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Ba(OH)2
C.b点表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14.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1
实验2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瓶>B瓶>C瓶
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可以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D.通过对比A、B瓶的现象可以证明检验CO2最好用氧氧化钠溶液
15.室温下,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测得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表(Δt为溶液实时温度与初始温度差),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B.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pH逐渐增大
C.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D.加入盐酸体积10 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16.(8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 (填“>”“<”或“=”)7。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4)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17.(6分)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字母)。
A.Na2CO3 B.CO2 C.FeCl2 D.Ba(NO3)2
18.(10分)如图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现象是 。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 (填“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例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 ;体现了不同的酸也具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酸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19.(8分)小明用来描述某两种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名称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H2O。以此类推,当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时,其微观实质可表示为 。
(4)从微观角度看,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0.(14分)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Ca(OH)2的制备、性质、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任务一:了解Ca(OH)2的制备
(1)Ca(OH)2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此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任务二:检验Ca(OH)2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2)甲中Ca(OH)2溶液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 ,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图乙所示实验中:
步骤一: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A中,软塑料瓶变瘪。小新认为此现象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认为小新的说法不正确,小刚的理由是 。
步骤二:打开弹簧夹K后,B中液体流入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三:了解Ca(OH)2的用途
(4)Ca(OH)2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属于Ca(OH)2用途的是 (填
字母)。
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B.用作食品干燥剂
C.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改良酸性土壤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
21.(9分)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有开采使用价值,决定称取该地石灰石样品
4.0 g于烧杯中,将50 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m 2.0 1.0 0.4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第二单元 认识酸和碱 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些饮品在常温时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B)
A.苹果汁:2.9~3.3 B.豆浆:7.4~7.9
C.牛奶:6.3~6.6 D.番茄汁:4.0~4.4
2.下列有关酸和碱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闻浓盐酸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酚酞试液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夫土壤之性,有酸碱之异……知土壤之性,择地而耕,方能得谷之丰收”。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请完成3~4小题。
3.“择地而耕”。经测定该地区土壤呈弱碱性,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所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是(A)
农作物 茶树 玉米 小麦 葱
pH 5.0~5.5 6.0~7.0 6.0~7.0 7.0~7.4
A.茶树 B.玉米 C.小麦 D.葱
4.“知土壤之性”。下列与测土壤酸碱性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浸出液的酸碱性
B.用pH试纸测得pH约为6.0,则土壤呈碱性
C.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若该校园土壤为酸性,则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D)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6.水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下面是用pH试纸检验矿泉水的酸碱性的操作步骤,其中操作步骤错误的是(B)
A.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
B.把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7.可用于除铁锈的试剂是(B)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8.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D)
A.氧化铁 B.硫酸 C.碳酸钠 D.氢氧化钠
9.下列应用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A)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液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
A.氧化物:SO2、CuO、KMnO4 B.酸:HCl、H2SO4、HNO3
C.碱:NaOH、Ca(OH)2、NH3·H2O D.盐:NH4Cl、AgNO3、BaSO4
11.某同学带着NaOH在跑道上奔跑,若NaOH分别能与各个红旗点的物质发生反应,就能跑向下一个红旗点。为了顺利跑完,各个红旗点的物质选择错误的是(B)
A.①酚酞试液 B.②氧化铜
C.③稀盐酸 D.④硫酸铜
1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酸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含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酸雨的pH<7,则pH<7的降雨都是酸雨
13.如图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得混合溶液中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该操作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Ba(OH)2
C.b点表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14.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实验1
实验2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瓶>B瓶>C瓶
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可以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D.通过对比A、B瓶的现象可以证明检验CO2最好用氧氧化钠溶液
15.室温下,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测得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表(Δt为溶液实时温度与初始温度差),其中表述正确的是(D)
A.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B.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pH逐渐增大
C.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D.加入盐酸体积10 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16.(8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 中和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其他答案合理
均可)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 酸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CO2 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 > (填“>”“<”或“=”)7。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pH计 。
(4)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17.(6分)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红色 。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C  (填字母)。
A.Na2CO3 B.CO2 C.FeCl2 D.Ba(NO3)2
18.(10分)如图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现象是 变红色 。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Fe2+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 ② (填“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例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 ;体现了不同的酸也具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酸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同 。
19.(8分)小明用来描述某两种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名称是 硫酸根离子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
(3)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H2O。以此类推,当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时,其微观实质可表示为 Ba2++SBaSO4↓ 。
(4)从微观角度看,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有相同的OH-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0.(14分)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Ca(OH)2的制备、性质、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任务一:了解Ca(OH)2的制备
(1)Ca(OH)2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此反应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
任务二:检验Ca(OH)2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2)甲中Ca(OH)2溶液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 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在图乙所示实验中:
步骤一: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A中,软塑料瓶变瘪。小新认为此现象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认为小新的说法不正确,小刚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步骤二:打开弹簧夹K后,B中液体流入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Ca(OH)2CaCO3↓+2NaOH 。
任务三:了解Ca(OH)2的用途
(4)Ca(OH)2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属于Ca(OH)2用途的是 ACD (填
字母)。
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B.用作食品干燥剂
C.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改良酸性土壤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
21.(9分)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有开采使用价值,决定称取该地石灰石样品
4.0 g于烧杯中,将50 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m 2.0 1.0 0.4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0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