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溶液 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溶液 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22:10:44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泥浆 C.蒸馏水 D.白糖水
2.下列措施中能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是( )
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B.静置溶液
C.减小溶剂质量 D.降低液体温度
3.下列常用的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硫酸铜溶液 B.葡萄糖注射液 C.碘酒 D.医用酒精
4.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5.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关于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
B.将10 g葡萄糖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D.取出50 g该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
6.下列四位同学对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甲: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固体
B.乙: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丙:密封的生理盐水久置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丁:10%的农药溶液中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7.下列生活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而改变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体逸出
B.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至水面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C.③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9.某温度下,在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 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0.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 g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1.将6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30%的稀溶液,需要加水( )
A.200 g B.250 g C.300 g D.400 g
1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变瘪。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选项 A B C D
液体X 水 水 水 稀盐酸
固体Y 氢氧化钠 氧化钙 硝酸铵 碳酸钙
   
13.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 ℃时将20 g Na2CO3加入50 g水中,得到70 g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一定能使Na2C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22.5% C.25% D.30%
15.t3 ℃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t1 ℃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6.(4分)生产、生活中常见下列物质,请你来解释:
(1)给下列混合物归类:
①食盐水、②碘酒、③牛奶、④墨汁、⑤血液、⑥酒精和水的混合物、⑦碳酸饮料。
属于溶液的是 。
(2)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在生产汽水时,为了增大CO2的溶解度,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为了解食盐水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需要取用杯中少量食盐水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7.(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
如图所示,在小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则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 (填“a升高b降低”或“a降低b升高”),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18.(10分)根据下列图像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如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50 ℃时,将60 g固体甲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②30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2)小明将30 g固体甲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缓慢升温、充分溶解,不同温度下溶液质量如图2所示。
①20 ℃时,甲的溶解度为 g。
②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19.(8分)小宁和小雨在家里配制蔗糖溶液,用于自制冰棍。结合蔗糖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20 40 60
溶解度/g 191 204 238 287
(1)2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g。
(2)20 ℃时,为了得到最甜的蔗糖溶液,二人决定配制80 g蔗糖饱和溶液,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取整数)。
(3)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 (答出一点即可)。
(4)取少量配好的饱和溶液品尝后,小宁认为溶液过甜,小雨仍坚持制作最甜的冰棍。于是,二人倒出70 g溶液,按如图方案(部分流程省略)分别制作冰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b=d     
B.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b>e
C.冷却至10 ℃时,模具c内没有晶体析出     
D.冷却至10 ℃时,模具f、g内均有晶体析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0.(10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由此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1)请计算实验2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 。
21.(10分)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 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 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量取所需水的体积为 (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 (填“10 mL”或“50 mL”)。
(4)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2.(5分)葡萄糖(C6H12O6)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输液时,常用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
(1)从中取出10 mL该葡萄糖注射液,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若用40%的葡萄糖溶液配制2 000 mL上述葡萄糖注射液,需40%的葡萄糖溶液和水分别为多少克 第一单元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D)
A.豆浆 B.泥浆 C.蒸馏水 D.白糖水
2.下列措施中能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是(A)
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B.静置溶液
C.减小溶剂质量 D.降低液体温度
3.下列常用的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C)
A.硫酸铜溶液 B.葡萄糖注射液 C.碘酒 D.医用酒精
4.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D)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5.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关于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
B.将10 g葡萄糖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D.取出50 g该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
6.下列四位同学对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C)
A.甲: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固体
B.乙: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丙:密封的生理盐水久置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丁:10%的农药溶液中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7.下列生活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而改变的是(B)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体逸出
B.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至水面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C)
A.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C.③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9.某温度下,在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 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0.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 g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1.将6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30%的稀溶液,需要加水(A)
A.200 g B.250 g C.300 g D.400 g
1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变瘪。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C)
选项 A B C D
液体X 水 水 水 稀盐酸
固体Y 氢氧化钠 氧化钙 硝酸铵 碳酸钙
   
13.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 ℃时将20 g Na2CO3加入50 g水中,得到70 g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一定能使Na2C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
A.20% B.22.5% C.25% D.30%
15.t3 ℃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t1 ℃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6.(4分)生产、生活中常见下列物质,请你来解释:
(1)给下列混合物归类:
①食盐水、②碘酒、③牛奶、④墨汁、⑤血液、⑥酒精和水的混合物、⑦碳酸饮料。
属于溶液的是 ①②⑥⑦  。
(2)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在生产汽水时,为了增大CO2的溶解度,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
(3)为了解食盐水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需要取用杯中少量食盐水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均一性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7.(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A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
如图所示,在小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则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 a降低b升高 (填“a升高b降低”或“a降低b升高”),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8.(10分)根据下列图像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如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50 ℃时,将60 g固体甲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4∶5 (填最简整数比)。
②30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2)小明将30 g固体甲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缓慢升温、充分溶解,不同温度下溶液质量如图2所示。
①20 ℃时,甲的溶解度为 40 g。
②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19.(8分)小宁和小雨在家里配制蔗糖溶液,用于自制冰棍。结合蔗糖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20 40 60
溶解度/g 191 204 238 287
(1)2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204 g。
(2)20 ℃时,为了得到最甜的蔗糖溶液,二人决定配制80 g蔗糖饱和溶液,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 54 g(计算结果取整数)。
(3)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 加热(或搅拌,合理即可) (答出一点即可)。
(4)取少量配好的饱和溶液品尝后,小宁认为溶液过甜,小雨仍坚持制作最甜的冰棍。于是,二人倒出70 g溶液,按如图方案(部分流程省略)分别制作冰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字母)。
A.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b=d     
B.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b>e
C.冷却至10 ℃时,模具c内没有晶体析出     
D.冷却至10 ℃时,模具f、g内均有晶体析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0.(10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由此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一定温度下,5 mL水至少能够溶解1.5 g硝酸钾,2号试管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1)请计算实验2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50% 。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300 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 210 。
21.(10分)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药匙 。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 7.5 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 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3.3% (结果精确到0.1%)。
(3)量取所需水的体积为 42.5 mL (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 50 mL (填“10 mL”或“50 mL”)。
(4)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2.(5分)葡萄糖(C6H12O6)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输液时,常用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
(1)从中取出10 mL该葡萄糖注射液,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若用40%的葡萄糖溶液配制2 000 mL上述葡萄糖注射液,需40%的葡萄糖溶液和水分别为多少克
答案:(1)5% 
(2)解:500 mL该注射液的质量为25 g÷5%=500 g
密度为500 g÷500 mL=1 g/mL
2 000 mL上述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为2 000 mL×1 g/mL=2 000 g
其中葡萄糖的质量为2 000 g×5%=100 g
需40%的葡萄糖溶液的质量为100 g÷40%=250 g
需要水的质量为2 000 g-250 g=1 750 g
答:需40%的葡萄糖溶液的质量为250 g;水的质量为1 75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