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作业(四)2.3溶液的酸碱性 ~2.4酸碱中和反应(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评价作业(四)2.3溶液的酸碱性 ~2.4酸碱中和反应(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0:00:29

文档简介

阶段评价作业(四)2.3溶液的酸碱性 ~2.4酸碱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测定某地区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
A.装土样粉末  B.加入蒸馏水
C.振荡土壤液  D.测定酸碱性
2.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表:
物质 柠檬汁 西红柿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0~ 2.5 3.2~ 4.1 6.3~ 8.5 10.2~ 1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3.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A)
A.6.3 B.8.5 C.8.9 D.9.2
4.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降低
C.厕所清洁剂可腐蚀铁制下水道
D.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5.剖鱼时弄破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便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其pH约为6。在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物质可消除苦味的是(C)
A.食醋 B.纯净水
C.苏打溶液 D.料酒
6.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核心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B.微观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C.反应现象:中和反应都能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D.实际应用: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7.(2025济南模拟)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与该实验有关的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D)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K2SO4和H2SO4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C.该实验是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D.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粒子只有K+、S
9.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C)
A.氢氧化钠可以中和盐酸,因此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
溶液
10.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 g 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 g 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质量由a g增大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1.(12分)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红 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强 (填“强”或“弱”)。
(3)食醋是家庭厨房中常备的一种调味品,在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食醋的pH > (填“>”或“<”)4%的食醋的pH,要使食醋的pH升高,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水稀释 。
(4)测量苹果汁的pH时,pH试纸 不应该 (填“应该”或“不应该”)先用蒸馏水润湿;若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得的pH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16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图1 图2 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反应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HCl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12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D (填字母)。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大
D.通过图3中f→g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的热量变化
(5)通过图3可知,中和反应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如果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
13.(12分)(2025青岛市南区期末)为实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可视化,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监测温度
(1)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实验二:观察颜色
(2)在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盐酸,振荡,该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应该为 由红色变为无色 。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现象。
为探明原因,小组同学测量了试管中溶液的pH,并查阅酚酞变色范围如下:
pH<8.2时呈无色,pH为8.2~12时呈红色,pH>12时呈无色。则试管①中a的取值范围是 a>12 。
实验三:检验成分
(3)用玻璃棒蘸取试管③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甲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甲同学的观点 请判断并说明原因: 不同意,试管③中溶液pH=5,呈酸性,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
(4)实验二和实验三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其中实验二运用的思路是 利用酸碱指示剂验证反应物的
减少 。
实验四:定量测定
取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溶液隔绝空气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重。根据所得固体质量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是否反应。阶段评价作业(四)2.3溶液的酸碱性 ~2.4酸碱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测定某地区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装土样粉末  B.加入蒸馏水
C.振荡土壤液  D.测定酸碱性
2.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表:
物质 柠檬汁 西红柿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0~ 2.5 3.2~ 4.1 6.3~ 8.5 10.2~ 1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3.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 )
A.6.3 B.8.5 C.8.9 D.9.2
4.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降低
C.厕所清洁剂可腐蚀铁制下水道
D.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5.剖鱼时弄破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便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其pH约为6。在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物质可消除苦味的是( )
A.食醋 B.纯净水
C.苏打溶液 D.料酒
6.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B.微观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C.反应现象:中和反应都能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D.实际应用: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7.(2025济南模拟)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与该实验有关的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K2SO4和H2SO4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C.该实验是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D.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粒子只有K+、S
9.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以中和盐酸,因此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
溶液
10.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 g 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 g 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质量由a g增大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1.(12分)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填“强”或“弱”)。
(3)食醋是家庭厨房中常备的一种调味品,在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食醋的pH (填“>”或“<”)4%的食醋的pH,要使食醋的pH升高,可采用的方法是 。
(4)测量苹果汁的pH时,pH试纸 (填“应该”或“不应该”)先用蒸馏水润湿;若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得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16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图1 图2 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实质是 。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大
D.通过图3中f→g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的热量变化
(5)通过图3可知,中和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如果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3.(12分)(2025青岛市南区期末)为实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可视化,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监测温度
(1)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观察颜色
(2)在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盐酸,振荡,该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应该为 。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现象。
为探明原因,小组同学测量了试管中溶液的pH,并查阅酚酞变色范围如下:
pH<8.2时呈无色,pH为8.2~12时呈红色,pH>12时呈无色。则试管①中a的取值范围是 。
实验三:检验成分
(3)用玻璃棒蘸取试管③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甲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甲同学的观点 请判断并说明原因: 。
(4)实验二和实验三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其中实验二运用的思路是 。
实验四:定量测定
取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溶液隔绝空气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重。根据所得固体质量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是否反应。